重夺汤杯,是时候吹一波国羽的北京天团了

中国羽毛球队上周继2012年后再夺汤姆斯杯,今年的参赛阵容中有4名北京队队员——林丹、张楠、刘雨辰和乔斌,几乎撑起了球队的半边天。虎妞儿采访了北京羽毛球队总教练田俊宁,听他讲述了4名队员的备战故事、心路历程。

重夺汤杯,是时候吹一波国羽的北京天团了

┃ 林丹 “躺冠”一点不轻松

听了以上描述,田俊宁也乐了。但他透露,这一次在三单位置上压阵的“超级丹”远不像这条微博中说的那样轻松。“虽然他参加过这么多大赛,包括团体赛,但其实是一次比一次压力大。尤其这一次,关注度比以往更高。而且现在各队实力越来越接近,中国队淘汰赛每一场赢得都不轻松。虽然林丹在淘汰赛没有得到出场机会,但是一旦需要他了,那就是生死决战。”

此次大赛过后,林丹将个人的汤杯战绩改写为34胜1负。出场顺序越来越靠后,他在球迷心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但上月底的亚锦赛“一轮游”,还是引来一些担忧的声音。紧接着,林丹在新西兰挑战赛上拿回冠军,为汤杯进行了一次完美的热身。在田俊宁看来,这个小插曲并没有干扰到林丹,“他一直有自己的训练和比赛节奏。我们北京队主要是从后勤保障方面做好工作。队里提供的营养品,他觉得效果不错,我们就全力保证他的需求。另外,在国家队队友出去比赛的时候,我们的教练、队员也会过去协助他训练。”林丹稳定军心的作用,其实从平时训练的自律中已经得到了充分体现。

重夺汤杯,是时候吹一波国羽的北京天团了

张楠 开始更多担起责任

28岁的张楠如今是国羽双打组唯一一位奥运会、世锦赛双料冠军。8年前第一次成为汤杯冠军成员,他还是“风云组合”身边的小兄弟。上届在昆山,张楠与傅海峰搭档成为国羽的一双,而球队最终止步八强。今年,张楠则是扛起了男双最重的担子。田俊宁透露,弟子非常看重这次机会。“一双、一单不仅仅遇到的对手理论上比其他位置的对手要强,更多的还是心理上的压力。越到后面的比赛,水平的发挥往往就越是靠心态来决定。”

田俊宁说,赛前张楠流露过一些顾虑,但他最终很好地化解了由此带来的压力。“特别是决赛,他拿出了奥运冠军、世界冠军该有的表现。我觉得更可贵的一点是,他能不断总结,即便是输球,也能积极看待。我跟他说,这次打得不错;他说还有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比如在跟印尼队的那场比赛之后,我们在一些细节上做了很多探讨。”

从这个奥运周期开始,无论是男双还是混双,张楠成了主心骨一样的存在。田俊宁也认为,通过这次汤杯,弟子在这方面表现越来越好。“他在解决困难时越来越有自信。站在决赛赛场上,不论是执行赛前准备的东西,还是临场发挥,都体现出了自信,这种自信可以给队友释放积极的信号。在搭档中起主导作用也好,在整个队里去带动小队员也好,都是球队赋予他的重任,他也在试图把这个担子扛起来。以张楠这样的性格,他更愿意把自己做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励身边的人。”

重夺汤杯,是时候吹一波国羽的北京天团了

刘雨辰 23岁小将起点高

夺回汤杯的同时,国羽又增添了6位新科世界冠军,刘雨辰就是其中之一。不到23岁,且有4战全胜、决赛一锤定音的表现,刘雨辰的这个世界冠军颇具含金量。田俊宁看到的是这一成就对年轻人未来成长的助力。“决赛的表现虽然不是那么完美,但对他来说,能够把自己的抗压能力展现到极致,已经非常不易。通过大赛,他也会有一次全面的提高。团体大赛,又是关键场次,对他来说是非常珍贵的一次经历。”

“决赛之后我给他发消息说:‘辰哥(队内昵称),热烈祝贺。’他师兄张楠就是从汤杯起步的,很快成长起来了。对刘雨辰来说,在思想和心理方面会有一个爆发式的提升,但技战术还是要一天天去积累。”田俊宁认为,从昆山首次冲击世界冠军失利到曼谷圆梦,小伙子得到了很多锻炼,2年前的经历给了他更多动力。“这次之前,我和他说,压力和动力就像双胞胎兄弟,压力小了,动力也不足了;动力越大,回报可能越多,但压力也会越大,需要他自己学会平衡,这是逃避不了的。”

刘雨辰髋部一直有伤,为了不影响汤杯,他和国家队、北京队共同积极应对,将情况控制得比较理想。同时,成长中的“双塔组合”技术细节需要进一步提高,大赛前的心理疏导也不能忽略。在田俊宁眼里,1米9多的刘雨辰还是孩子心性,“思想有起伏也正常,但经过国家队做工作,我们的辅助,这次俩人的发挥还是很出色的,特别是决赛上互相带动得很好。”

重夺汤杯,是时候吹一波国羽的北京天团了

乔斌 参赛前长谈解心结

乔斌是另一位新的世界冠军。尽管只在小组赛第一场赢下第三单的比赛,但不是谁都能跻身国羽这支常胜之师的汤杯参赛阵容。二度站上汤杯赛场,乔斌凭借的是全运会男团决赛决胜场的过硬表现,更是战胜自我的结果。

“我个人的看法是,乔斌在全运会团体决赛上的表现是有目共睹的,(国家队选择他)应该算是对他在高压下能力充分发挥的认可。”田俊宁透露,弟子在汤杯前伤情又出现了反复,“有了去年的经验教训,这次我们跟国家队配合,处理得比较好,对他的影响比较小。”

名单公布前,师徒俩在什刹海体校的训练馆里有过一次长谈。“他比较忐忑,想能不能入选,入选了能不能胜任。我们就帮他建立自信心,这是首要的。告诉他,你具备这种条件,不管从经验、意志品质,还有技战术的应用,都是队内非常优秀的球员,尤其是这种对抗困难的拼劲,所有人都看在眼里了。”

乔斌也随国羽经历了昆山触底到曼谷重回巅峰,其中的成长让教练欣喜。“又大了2岁,我觉得他更成熟了。(其间)又经过了全运会那样的历练,从严重的伤病中刚刚恢复,到站上最高领奖台,需要战胜的东西很多,这样的经历对他的职业生涯是一笔财富、一种激励。”

重夺汤杯,是时候吹一波国羽的北京天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