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遇見“小奶狗”,他說他在銀行工作……

當我還未滿25週歲的時候,母上已經在物色相親對象的路上越走越遠。

我默默地翻了個360度托馬斯旋轉式驚天大白眼,嘴上依然雲淡風輕地應了一句:『哦』。

看吧,為我們表面的母女情乾杯。

相親遇見“小奶狗”,他說他在銀行工作……

Vincent,頭像是個小豬佩奇,嗯,是個『社會人』。

依舊是千篇一律的標準相親式開場白,一番自我介紹之後,我發現了一件驚天大事:對方竟然比我還小兩歲!

點開朋友圈,翻到一張自拍。

相親遇見“小奶狗”,他說他在銀行工作……

嚯,遇到了傳說中的“小奶狗”。

作為一名中年少女,我頓時打起了十二分精神,開始和小奶狗天南地北地“尬聊”。

然而,當得知他在銀行工作時,我的心霎時涼了半截,想起我那進入銀行之後就把我當成垃圾桶的死黨,一種不妙的預感油然而生......

我為什麼那麼“忌憚”銀行工作者?

死黨入職四大國有銀行之一半年之後,曾總結道:曾經人們眼中的金飯碗,現在你想不到有多慘。

1、忙忙忙

一般畢業生進銀行,都是從櫃員做起。很多人對銀行工作的認識,就是“很輕鬆”、“四五點就關門了”、“福利多”......

然而你不知道的是,他們每天早上七點半到單位,開始搬鈔點鈔,下午雖然五點就關門了,但並不代表他們就下班了,而是開始整理一天的項目,有的時候開會,有的時候留下來學習,客戶經理還有各種應酬,八小時只是“假面的上班時間”。

中午沒有休息時間,午飯最多吃半個小時,不敢喝水,一整天上不了兩次洗手間,也幾乎不能站起來走動,普遍腰椎頸椎都有問題。

錢很髒,不少懷孕的女員工仍然堅持在櫃檯前辦理業務。

相親遇見“小奶狗”,他說他在銀行工作……

2、“不知道自己和機器有啥區別”

很多人以為銀行業務很複雜,其實櫃員翻來覆去做的就是那些事,一年365天都沒有什麼變化。

“做著做著就會想,自己和機器有啥區別,未來這些機器肯定都能幹,”死黨懨懨地說,“但是當初進來多難啊,就我們單位裡那個財大研究生,ACCA全科過,CFA一級,幹了兩年機器乾的活,覺得自己書都白唸了......”

事實上,由於銀行內部體系的特殊性,員工跳槽的局面並不樂觀,很多人都不過是從這家銀行跳到另一家銀行,除非你有拋開一切從頭開始的決心,否則很難開闢新局面。

3、攢錢去進修

都說銀行工資高,福利好。

很多員工卻說,那大概已經是上個世紀的事兒了。

如今的局面是:錢多錢少,全靠命。

據死黨所說,有的小網點人少,營業額哪怕比大行少,一分攤還是比較客觀的。不像大分行,就算營業額再高,一分攤也比不上前者。

而當你沒有背景的時候,去哪個網點完全是聽天由命。

錢賺得不容易,也正因此,不打算一輩子待在這個坑的員工早早就開始為自己打算,他們格外留意各種財會金融證書的培訓,在高頓的CFA、FRM、CMA、CPA、USCPA等等的證書培訓班裡,必然少不了銀行人的身影。畢竟“考證”這兩個字,無論對金融專業的大學生還是已入職場的銀行人來說都不陌生。積攢更多的財會金融證書,在換崗或者跳槽時發揮出來的作用還是很強的。

沒辦法,誰都要為自己的未來打算,尤其是當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愈發清晰的時候,提升能力,另謀出路才是正經。

高負荷的工作,機械化的日常,微薄的工資......看著聊天界面上嬉皮笑臉的小奶狗,我一顆老母心氾濫成災,腦子一抽給他推薦了一本《活著》,並附上九十度鞠躬表情包一枚。

小奶狗:......

無論如何,希望廣大和小奶狗一樣的銀行人都能夠認識到行業趨勢的發展,找到自己的方向,哪怕安之若素,哪怕從零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