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亲王有数百人,论智谋胆识此人当属第一,其功绩不输开国皇帝

1644年是个风云变幻,江山易主的年头。坐困北京的明朝,建都沈阳的清朝,称王西安的李自成,三方征战多年,中原逐鹿,在这一年尘埃落定。出任摄政王不久的多尔衮,以其过人的勇武和谋略,成了最后的赢家。

大清亲王有数百人,论智谋胆识此人当属第一,其功绩不输开国皇帝

按以往改朝换代的思路,新王朝取代旧王朝都会受到前朝的拼死抵抗,可是清朝以为数不多的兵力入关后,并未遇到实质性的抵抗,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多尔衮。多尔衮从沈阳进兵前,接受了范文程和洪承畴的建议,打着消灭李自成农民军的旗帜,向天下人表示他入关是为崇祯皇帝报仇。

当多尔衮入关后,他又以汉官范文程的名义,四处张贴安民文告,文告说:“义兵之来为尔等复君父仇,非杀尔百姓,今所诛者唯闯贼。官来归者,复其官;民来归者,复其业。”这就是完全改变了以往清军数次入关到处烧杀抢掠的野蛮做法,使得关内官兵百姓,向风归顺。这样一来,清兵每日奔行一百二三十里,未遇到任何抵抗。

大清亲王有数百人,论智谋胆识此人当属第一,其功绩不输开国皇帝

北京城里前明的文武官员听到消息后,连忙出城迎接。他们走出离开城五里地以外,跪在大道两旁,不顾千军万马扬起的尘土,不住地磕着响头,以帝王之礼,迎接多尔衮。随后,多尔衮在武英殿接受了明朝降将降官的拜谒,多尔衮实现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多年的夙愿,占领了北京城。

尽管多尔衮主张定都北京,可是满洲亲贵们却有很大一部分人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只要留少数部队驻守北京即可,而大军或退守山海关或还师沈阳。如果多尔衮听从他们的意见,那么大清入主中原将成为泡影。对于这样一个直接关系到清朝在全国统治能否建立和保持的战略问题,多尔衮是十分坚定的,也是具有长远眼光的。

大清亲王有数百人,论智谋胆识此人当属第一,其功绩不输开国皇帝

进入京城后,多尔衮采纳了范文程和洪承畴的建议,为崇祯皇帝发丧三日,以皇帝之礼下葬,同时还将崇祯帝皇后周氏,贵妃袁氏等以后妃之礼下葬。而且,多尔衮还发布了一条命令,规定“故明诸王来归者,不夺其爵。”

占领北京后的第二个月,多尔衮即派人到曲阜祭祀孔子,并规定以后每年二、八月都派大学士致祭,这也成为了整个清代所遵奉的定例。顺治二年,多尔衮又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当年六月,多尔衮亲自来到孔府祭拜孔子庙并行礼。

大清亲王有数百人,论智谋胆识此人当属第一,其功绩不输开国皇帝

除了尊孔之外,多尔衮还将四书五经奉为经典,列为士子必读之书,科举考试的八股文即取它命题。随后,多尔衮又提倡忠孝节义,把关羽作为忠君的最高典范来崇拜。自顺治二年起,每年五月十三关羽生日即“谴官祭关圣帝君”。所有这些安抚明朝统治阶级、整肃军纪的做法,都是为了收买人心。事实证明,这些做法确实起到了笼络明朝士大夫、安定民心的作用。

顺治二年十月,顺治皇帝从盛京来到北京,多尔衮用小皇帝的名义发布诏书,宣布以北京为国都,从此,清朝从偏居东北的小朝廷,成为统治全国的大清帝国。清王朝从统治中心从关外转移到关内,在统一全国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多尔衮为大清立下这一不朽功勋,被封为了叔父摄政王。

大清亲王有数百人,论智谋胆识此人当属第一,其功绩不输开国皇帝

多尔衮在北京站稳脚跟以后,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又进一步采取了一系列缓和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政策,以巩固阵地,扩大战果。比如取消加派、反对贿赂、打击太监势力,用暂时妥协来平息民间的反抗等办法。可以说,多尔衮在大清入关这一重大决策上是英明果断的,他的聪明睿智其实并不输其父努尔哈赤和其兄皇太极,可与清代前期几位帝王相比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