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任江宁巡抚,荼毒百姓令人发指,最后连朝廷也看不下去了

清入关之初,废除了明朝原属南京管辖的区域,设立了江南省,也就是后来的江苏、安徽两省。顺治年间,江南省这个地方受毒害最深,“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都发生在江南的地界之上。清初统治者对江南的暴行令人发指,其中有两个人为江南百姓所痛恨,一个是多铎,另一个则是土国宝。

大清第一任江宁巡抚,荼毒百姓令人发指,最后连朝廷也看不下去了

多铎知道的人很多,而土国宝这个人大家就比较陌生了。土国宝,山西大同人,是明朝的参将。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后,土国宝投降清军,被原官录用。顺治二年,他追随豫亲王多铎渡江南下,定江宁、平江南,后被清廷破格提拔为第一任江宁巡抚。

在其后的7年时间中,土国宝积极参与清政府对江南地区士绅抗清活动的镇压,为清王朝控制、掠夺江南,极尽犬马之劳。

土国宝本就是一介武夫,靠镇压明末农民军起家,他在江宁巡抚任内,以残忍凶暴著称。清初,江宁巡抚常驻苏州。顺治二年七月,清军发兵围攻昆山县城,城内士民顽强抵抗。城破之日,清兵为报复军民抵抗,大肆屠城,数以千计的年轻妇女被凌辱、劫卖,有的被卖往苏州,许多人妻离子散,饱尝离乱之苦。

大清第一任江宁巡抚,荼毒百姓令人发指,最后连朝廷也看不下去了

苏松提督吴胜兆原是明朝旧将,目不识丁,但作战英勇,与土国宝向来不合,然而却得江南总督大学士洪承畴的赏识。那时江南一带的反清志士暗中与吴胜兆联络,意图策反合力攻取南京。

不料,事情败露,吴胜兆被捕处斩。土国宝借机打开杀戒,东吴名士陈子龙、顾咸正、夏完淳等数十人先后被处斩,苏松士民被牵连致死者更多,这些暴行都是在土国宝的直接指使下进行的。

土国宝在江南就好比是土皇帝,且嗜杀如命,只要是他认为有罪的稍加审讯后即可处斩。土国宝的种种残忍之举,不但激起了百姓的强烈反对,就连清廷都觉得他太过分。顺治四年八月,清廷解除了土国宝的江宁巡抚一职,降为布政使兼理江南按察使。

大清第一任江宁巡抚,荼毒百姓令人发指,最后连朝廷也看不下去了

然而,半年后土国宝重新出任江宁巡抚,再一次来到了苏州。这次上任,土国宝改变了策略,减轻了对江南士绅的压力,而加重了对百姓的盘剥。清军平定苏、松不久,土国宝就下令向当地民众征缴各种赋税。随后,他又派兵下乡“剿寇”,名为“剿寇”实际就是抢劫,清兵所到之处杀人抢劫,百姓深受其害。

任江宁巡抚期间,土国宝在严厉镇压江南士民反抗的同时,也有笼络江南士绅的一面,对他们实行软硬兼施的政策,以期得到部分江南士绅的支持。

要说好事,土国宝就做过一件。顺治二年六月,清廷下达剃发令,苏州城内数万人大乱,许多衙门和官舍被百姓打砸。对此,一向以严厉著称的侍郎李率泰力主屠城以平息民变,而土国宝分析了当时形势后,坚决拒绝了屠城主张,使苏州百姓避免了屠城之祸。

大清第一任江宁巡抚,荼毒百姓令人发指,最后连朝廷也看不下去了

除了残忍之外,土国宝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贪官。他以军需为名,大肆征收各种附加税,其中很大一部分全进入了他的腰包。而且他还纵容外甥杨国海利用他的权势贩卖私盐,从中牟取巨大利润。

顺治七年十二月,多尔衮死,次年二月,顺治帝开始清算多尔衮的罪状,土国宝的好日子自然也到头了。当年六月,朝廷以“贪酷病民”的罪名欲将土国宝治罪。

土国宝任江宁巡抚七年,正值多尔衮当政时期,当初他随豫亲王多铎南下后,在多铎的推荐和多尔衮的同意下,出任江宁巡抚。土国宝这样的酷吏之所以能长期主政江南,主要还是得益于多尔衮对他的信任和支持。

大清第一任江宁巡抚,荼毒百姓令人发指,最后连朝廷也看不下去了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顺治帝亲政后,土国宝的政治末日也就来临了,最后他不得不选择自杀来逃避刑罚的惩处。可以说,这个大清首任江宁巡抚之死,一方面是清初党争的牺牲品,而更重要的还是他多行不义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