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吕雉的尸体200年都没腐烂?

李进

吕雉的尸体200年没有腐烂并非没有可能,但也不至于像有些答主说的那样玄乎。可能这么说多少有些伤人,但个别回答中的提法显然是难以成立的。关于这个问题,不妨逐步来分析下:

吕雉尸身不朽说因何谈起?

学习考古已有多年,也曾了解几个尸身不朽的案例。不过,始终不知道其中吕雉也在其中。其实,这只是《后汉书》中的一则夸张的记事手法,后人读之,不假思考,信以为真,可谓令人哭笑不得。

按照《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中的记载:

(赤眉)至阳城、番须中,逢大雪,坑谷皆满,士多冻死,乃复还,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污辱吕后尸,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

这段文字写的是汉代赤眉军作乱的情况。当时赤眉军作乱途中,将发掘了几座汉代陵墓,盗掘了墓中的财宝。而为了凸显赤眉的可憎之处,史官刻意添加了叛军“侮辱吕后尸”的情节。这根本就是与常识不相符的。而且里面所讲的“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也不足以为信。

《后汉书》的这则故事,根本经不起深究,多有与事实不符之处。

“玉匣”即位玉衣,是用金、银或铜等材质的丝线连缀玉片而制成了敛衣。说白了,就是一种丧葬服饰。在汉代人的观念中,玉器可以放置尸身腐烂,而玉衣则是高规格的葬玉。虽然想法很美好,但现实很残酷,据考古发掘来看,用玉衣的墓葬,基本比都烂的只剩了渣渣,甚至有些连渣渣都没剩。

有答主称,玉衣可以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这显然是一种误解,甚至是臆想。汉墓中起到隔绝空气作用的,并非玉衣,因为这玩意儿根本就没有封闭性。真正能作到隔绝空气的,首先是墓室本身,然后是棺椁,接着是膏泥。

墓室埋的严实,基本可以杜绝墓内外的空气交换;而用膏泥封闭的棺椁,则又将尸体进一步封闭起来。再考虑到填土和地下的环境,多少能起到延缓尸体腐烂的作用。尸体不烂,与金缕玉衣半点关系都没有。

《后汉书》所讲的“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显然是当时葬玉文化影响下的误解,而且以此来添上了一句“故赤眉得多行淫秽”,不过是为了凸显赤眉军的劣性。

吕后死时已经是个垂暮的老妇,即便保存的较好,也不会有人行不伦之事。

把墓给盗了,必然把尸体给倒腾出来。在时人眼里,这便是极大的“侮辱”了。试想,几十岁的吕雉死后下葬,历经一两百年被人翻了出来,面对这样的一具充满了尸斑甚至于已经腐烂的尸体,谁能提得起性趣?

一连看了多个回答,心中不禁阵阵发凉。总有人面对一个问题就能写出一篇长篇大论,而且说的有鼻子有眼。可能这么讲,会引发部分人的反感,但事情的真相确被如此误导,真的是不知说些什么好。

马王堆汉墓中的女尸之所以保存较好,实际上与其埋藏环境有关。在不做特殊处理的情况下,能实现尸体不烂的环境主要有以下三种:

  1. 极寒的环境。比如北极、青藏高原等地区,海拔高或维度高,气温过低甚至于酷寒,尸体相当于被冷冻;

  2. 极干的环境。比如沙漠地区,像是今新疆等地常有干尸出土,但水分丧失;

  3. 极潮的环境。包裹有膏泥的厚重棺椁被水分浸泡,基本做到了隔绝空气,而棺椁内部置碳,又使得尸身相对干燥,马王堆汉墓女尸就是如此。

可是,真正能实现尸身不腐的,又万中无一。像《后汉书》中所讲的事情,基本是不足为信的。这是我的理解,虽然有些遭人烦,可还是想告诉大家,人不能死读书,看到什么就信什么。


碣石樵子

吕雉,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的皇后,在刘邦死后临朝称制长达16年,期间将刘邦最爱的戚夫人做成人彘,其心狠手辣,可见一斑。


题主说的吕雉死后尸体200年没有腐烂,应该是出自《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里面有这么一段话:

赤眉贪财……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污辱吕后尸。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

根据这一段话,可以得出两个信息:

第一,赤眉军侮辱了吕后的尸身;

其二,在陵墓里,还有其他用玉匣收殓的女性尸身依旧保存完好,而且被赤眉奸污。

我们可以稍微推测一下,在吕后的陵墓,除了吕后之外,还有其他女性,尸身也是保存完好的,其共同特点就是“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

由此可见,这个玉匣是吕后死后200年没有腐烂的主要原因。我们知道,汉朝皇室成员在下葬时喜欢穿金缕玉衣,以保证死后不腐烂。而金缕玉衣,也被称之为玉匣。


吕后的尸体在200年后没有腐烂,这个可能性倒是存在的,长沙马王堆出土方辛追夫人历经了两千年,也依旧保存完好。

一般来说,这些王侯将相的陵墓,都是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空气流通性很差,导致微生物不活跃。

而玉匣的存在,则进一步隔绝了空气,里面创造了一个相对无氧的空间,让微生物的活动基本停滞。

在这种情况下,吕后的尸体保存完好还是极有可能的。不过要说依旧栩栩如生,我倒是不太相信。只能感叹一声,赤眉军的口味真重啊!


小镇月明

在之前文章,国史君(国史通论)曾经讲到中国历史上发现的尸身不腐的例子,其中之一就是鼎鼎大名的吕后。吕后死后被埋葬在汉高祖长陵东南二百米处,但是二百多年之后,她这座雄伟的墓地却被盗挖了——《后汉书·刘盆子传》记载,赤眉军曾经为了补充军需而大规模盗挖西汉皇陵(所以摸金校尉的祖师爷不应该是曹操)。

在这些皇陵中,他们的确得到了可观的金银财宝,更发现了很多奇特的东西——玉匣。史书中所说的玉匣到底是什么并没有定论,有的专家认为是玉质的棺材,有的专家认为应该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金缕玉衣。

总之,玉匣中盛放的是一具具尸体,一具具栩栩如生的尸体!紧接着,《后汉书》中记录了如下几个字:“故赤眉得多行淫秽”,甚至还“污辱吕后尸”。也就是说,虽然吕后已经去世二百年,但她尸身不腐。

至于吕后尸身不腐的原因,我们大概可以从著名的马王堆汉墓找到部分解释。马王堆中辛追夫人的尸体经历两千年仍然没有腐烂(辛追夫人的活动时间比吕后稍晚几年),专家的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应该不外乎两个——一是深埋,二是密封。

汉墓尤其是汉朝皇族墓肯定都是深埋的,并且辛追夫人的尸体是用四具棺材呈现阶梯状摆放,并且用木炭、白膏泥、夯土以及封土共同组成密封材料,对隔绝氧气、杀除细菌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吕后墓自然要比辛追夫人墓的规格高很多,所以她很有可能经历两百多年而尸身不腐。


国史通论

吕雉尸体两百年不“腐烂”是因为她的尸体泡在水银之中,墓室完全封闭,无空气流通,形成了一个相对真空的环境!水银有毒,可以杀灭人体内的细菌,类似真空环境可以有效延缓氧化作用,因此吕雉尸身保存较好,虽远远不及活人鲜亮,但也五官俱全,容貌可辩!



吕雉,字娥驹,西汉第一任皇后,我国第一位皇太后,汉高祖之后的实际执政者。吕雉起于细微,没有显贵时也在田地里劳作,养活刘邦一大家人。楚汉相争时,吕雉被项羽羁押,做了两年的苦役。正因吕雉的苦难经历,使她深知民间疾苦,尽管她在皇宫内大肆屠杀功勋显贵,但是为政理民还是很有一套,深得民心!


吕雉作为一介女流,颇有宣太后芈月之风,杀伐果断,执政强势,西汉在她的努力下,得以稳固。一代兵仙韩信被吕后诛杀,悍匪彭越被吕后砍成肉酱,戚夫人被吕后制作成人彘,刘氏子孙也多被吕后毒杀。吕后崩后,与高祖合葬于茂陵!

两百年后赤眉军攻入长安,发掘汉陵以掠夺财宝。吕后死后多有陪葬品,奇珍异宝较多,赤眉军将吕后尸体抛出,多有践踏。由于吕后杀了不少西汉开国功臣与刘氏宗亲,从汉文帝开始的所有汉朝皇帝都不是吕雉之后,因此文人骚客编造了赤眉军奸污吕雉尸体一事,用来污辱吕雉!



试想一个年约六十的贵妇卧于土中两百余年,尸身虽然保存较好,但也有腐烂,任何正常男子都不会对这样一具尸体有性欲,更何况这具尸体是曾经的国母太后!古代人等级观念重,对亡者也尊重,因此毁尸劫财可也,奸污尸体是绝对没有的事!



大秦铁鹰剑士

先说说吕雉尸体不腐的来源,《后汉书·刘盆子传》(卷41)记载,赤眉军当年“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污辱吕后尸。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

(吕雉剧照)

这里说赤眉军盗取珠宝的时候发现吕雉尸体,准确的来说是“睡美人”,因为身体不但没有腐化,还光泽如初,栩栩如生。于是这些如狼似虎的赤眉军就这样玷污了吕雉,不过这都是抹黑农民起义军的,我们相信该相信的,去掉不该相信的。



因为吕雉去世距离赤眉军盗墓有两百年,所以才说为什么吕雉尸体两百年不腐,历史上还有很多尸体不腐的按理,比如薄太后、辛追夫人、顾从礼夫妻以及慈禧太后等死后尸体都没有腐烂。出土时尸体仍润泽如鲜,与新鲜尸体无异,皮肤覆盖完整,毛发尚存,指、趾纹路清晰,肌肉尚有弹性。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首先:吕雉死后,防腐处理做的好;很有可能是经过汞处理和浸泡的,这样做可以起到防腐作用,棺液也是防腐的一种措施。


其次:和吕雉葬的地方有关系,按理说墓地越深尸体越不容易腐烂,可以做到不透水不透光,一定程度上隔绝了外界的化学影响。

再次:棺木密封措施好,这样可以隔绝空气;要知道很多文物一出土就氧化了。一般墓室中放一些丝麻织物、木桶、竹筒等有机物,还有中草药材、植物种子等,这样产生的沼气就会把细菌杀死。



最后:整体墓室要封闭好;古人帝王家室墓地里的墓室墙面都是采用黏性强、可塑性大、密封性好的白膏泥筑成,再加上墙面上涂抹一些木炭灰,用来隔绝外界的照射。还可以在墙面上涂抹木炭灰,这样既隔断了阳光直射,同时防止了水流进墓室。

能做到这些尸体不腐也就不稀奇了。


羽评历史

吕雉的尸体历经200年不光是没腐烂,而且当时尸体仍然保存完好,皮肤光润美艳,就是因为她身上穿着传说中的“金缕玉衣”。

西汉末年,绿林、赤眉农民军于公元18年起义,最终攻下长安,推翻了王莽的新朝,在公元25年杀死了西汉末帝刘玄,拥立汉宗室刘盆子为帝。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派将领冯异击败赤眉军,首领樊崇投降,最后被杀,赤眉军起义宣告结束。


对于赤眉军攻入长安之后发生的事情,范晔(公元420年-479年)在《后汉书·刘宣子传》中是这样记载的:

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侮辱吕后尸。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

你可能会说:“吕雉生于公元前241年,卒于公元前180年,死的时候已经61岁,赤眉军在公元25年攻入长安,那个时候已经过了205年,就算吕雉的尸体不腐烂,谁会对61岁的老太婆“多行淫秽”呢?赤眉军的口味是不是太重了,况且当年吕雉三、四十岁已经吸引不了刘邦,而让戚夫人受到专宠,生前已无魅力,死后还能咋迷人?”。

吕雉的尸体经历200年还能栩栩如生,虽有些夸张,但也不是全无可能。

在1972年考古工作者发掘的马王堆汉墓,就是西汉初期的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丝织品、帛书、帛画、中草药等遗物3000多件,其中最为令世人称奇的是保存完好的女尸。女尸(利苍的妻子辛追)之所以历经2100多年能保存完整,就是因为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塞木炭,木炭外面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主要就是隔绝了空气,使有氧微生物无法存活。


吕雉的尸身上穿着“金缕玉衣”,主要还是隔绝空气杜绝微生物侵蚀,再加上尸体做过防腐处理,碱性物质与尸体内部的有机物发生皂化反应产生尸蜡而保存尸体。

至于赤眉军“多行淫秽”之事,则要结合当时所处的复杂历史背景考虑,另据《后汉书》记载:

“时三辅大饥,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遍野,遗人往往聚为营保,各坚守不下。赤眉虏掠无所得,十二月乃引而东归。”

相信很多人都明白这里的“人相食”是什么意思,在当时闹饥荒的情况下,发生这种情况可能真不稀罕,并且在历史上有118个时期发生过“人相食”的记载,这还不包括稗官野史的记载。

因此,受益于汉朝各种尸体防腐处理技术,再加之尸体本身披着“金缕玉衣”,才有了吕雉尸体200年没腐烂的记载,而对于赤眉军对吕雉尸体“多行淫秽”之事,如若与“人相食”相比,则显得有些相形见绌了。



小小嬴政

西汉末年,王莽专权,后来直接篡位,建立新朝,于是天下义军风起云涌,赤眉军,绿林军等此起彼伏,其中,赤眉军从出发一直打到了长安,然而,毕竟是农民军,一方面军饷补给是个问题,另一方便基层素质不够高,于是,盗墓便成了家常便饭,最有名的,就是赤眉军盗掘了长陵,也就是汉高祖刘邦和吕后的墓葬区。

有史籍记载,赤眉军曾经盗掘陵墓,并行淫秽之事,乍一听到这些一定很奇怪,不过,要是知道陵墓里女子尸身完好,犹如刚刚下葬,就不会那么奇怪了,传说赤眉军就这样侮辱了吕后的尸体,不过,为什么士兵们要这么做呢?我觉得是这样,首先,吕后是开国皇帝的女人,士兵们觉得有面子,还有就是军营里每天东征西讨,没怎么见过女人,虽然吕后死的时候六十岁了,然而保养得好,死时又有专门的人化妆,所以这也不奇怪!

然而,从吕后下葬,到赤眉军起义,将近两百年,为什么吕后的尸身没有腐化呢?其实这也不难理解,马王堆汉墓里的尸体也没有完全腐烂,而且已经两千多年,以此类推,如果只过了两百年一定是保存完好,另外,吕后的墓葬标准肯定是全国最高,所以对于尸体的保存应该比马王堆更好,所以这一层也不难理解!

欢迎朋友们评论区交流!


颍州小史官

吕雉的尸体经过200年的时间实际上是已经腐烂的了,没有腐烂的可能非常小,所以关于吕雉尸身不腐烂的传闻应当是假的,我之所以这么说,原因就是因为汉朝尸身的防腐技术是不科学的。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尸身防腐方法主要是用水银浸泡尸身,这样确实能减缓尸身的腐烂速度,但并不能完全地阻止尸体的腐烂,时间长了,还是会出现很大规模腐烂的,但却并不至于像没有做过措施的尸体一样腐烂得骨骼都已经脆化、看不出丝毫人形。

在汉朝的皇公贵族中流行着一种尸身防腐方法,那就是我们都知道的“金缕玉衣”法。

汉朝时期人们对玉和金缕玉衣的美丽误解

在汉朝人们相信玉是一种神奇的天地至宝,他们将玉当成了山峰的精华、当作了世间最神奇的物质,他们觉得玉是有着特殊作用的,所以他们就将玉磨成一片片的玉片,然后用金丝、银丝、铜丝将这些玉片穿成铠甲模样的尸衣包裹住死去的身体。

他们觉得用玉包住了尸体,就可以阻止灵魂的消散、阻止尸体上的精气消失在世间,这样就能让他们亲人高贵的灵魂继续生活在活人为他们打造的地下宫殿中,让他们的尸身继续保持着刚死没多久的模样。


这就是汉朝皇宫贵族们的防腐方法,这种方法虽然耗资巨大、有着很非同凡响的意义,但是经受过现代科学知识洗礼过的我们可以一眼就分辨出这种方法有没有效。

说实话,金缕玉衣就是那个年代皇亲贵族们对死去亲人一种精神上的安慰而已,实际上是没有太大作用的。

在吕雉太后去世后,她就是用这种方法下葬的。


关于金缕玉衣不实的传闻和吕雉尸身不腐的记载

在后汉书中就有记载,说在天下大乱的时候,赤眉起义军开始挖掘起了西汉各代君王、妃嫔的陵墓,起义军挖开的所有陵墓,凡是身上有玉匣包裹住的尸体都有着栩栩如生的样貌,并没有在陵墓中腐烂,所以帝陵中的一些妃嫔尸体就遭受到了赤眉军的沾污,其中吕雉太后的尸体同样没有免俗。

在这段记载中所说的玉匣就是我们所说的金缕玉衣,记载中所说的主要内容就是所有穿着金缕玉衣的尸体并没有腐烂,相信大家一眼就能判别这种记载的真假程度了吧?


金缕玉衣真的有这么神奇的功效吗?真的能让穿着它们的人尸身不会发生腐烂吗?

实际上是不能的,但是不管金缕玉衣有没有这种功效,关键是那个年代的人相信啊。

那个年代根本就没有什么考古学家,和平年代挖掘人的陵墓基本上就是死刑,人们也因为秉承着死者为大的观念,后人根本不可能会去观察自己的祖先在金缕玉衣中有没有腐烂掉,所以关于金缕玉衣能保持尸身不腐的传闻一直被人们深信不疑着。

而起义军发掘帝皇陵墓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是天下大乱时期,他们的眼中只有埋葬在坟墓中的珍宝,根本无暇去观察什么尸体不尸体的,所以唯一亲历过赤眉军也根本不可能有闲情出来打破这个传闻。


所以后来东汉记载这段历史的时候,史官们仍旧深信着金缕玉衣能保存尸身的传闻,在后来的史书中才出现了赤眉军淫辱吕太后和众妃尸身的不实记载。

打破传闻,以及传闻出现的原因

吕雉去世的时候年龄已经有60多岁了,就算她还活着,也是一个皮肤干燥万分的老太,面对这样的老人常人是根本不可能会产生邪心的,更何况在经历200年后,吕雉的尸体早已经腐烂成只剩下烂骨烂肉了呢?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再变态的人也不可能会做出什么事情。

我觉得会造成这种传闻出现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赤眉军在搜刮陵墓的时候难免会将心思打到尸体身上。

西汉皇帝和自己的亲眷身上所穿的金缕玉衣基本上用的都是金线,虽然金丝分量小,但再少对这些贫苦的起义军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所以他们就扒下了尸体身上的金缕玉衣,将金缕玉衣上的金丝抽取了下来,准备重新熔成金子使用。

而玉片则因为上层人士看不起这种已经有死人用过的玉,而普通的百姓又不能拥有玉,所以就被丢掉了。

赤眉军扒金缕玉衣这个动作很有可能流传了出来,最后再加上金缕玉衣有着尸身不腐的传闻,在人们的以讹传讹下,关于赤眉军淫辱吕雉太后的传闻就出现了。

流言可畏

流言在很多时候其实是很可怕的,就比如在我们现代都有着很大的市场,在人们的传言中,甚至还时不时出现慈禧太后的尸体被孙殿英手下淫辱的传闻,实际上这种传闻的出现跟吕雉太后的传闻是差不多。

当时孙殿英的手下为了搜刮慈禧身上的珍宝,就将她身上的衣服扒了下来,然后取出了塞在她尸体七窍中的玉件,正是这种举动导致了传闻的出现,这才是这种不可靠流言出现的最主要原因。

所以说关于吕雉太后死后200年尸体没有腐烂的记载是一种以讹传讹的产物,古代除了乱世中的士兵和生前的仇人外,人们对死去的人都是很尊重的,这是一种深植在人们思想中的观念,记载史书的史官们绝对不可能专门前去求证吕雉尸体有没有腐烂的事实,所以在金缕玉衣这种不实防腐方法的传闻影响下,没有事实依据的流言就开始在所有人的脑中有了市场,在观察历史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怀着辩证的思想去看待,而不是人云亦云。


孤客生

吕雉到底腐烂没腐烂,说不清楚,倒是从后汉书的记载中可以知道一点,还发生了著名的“糟蹋”尸案。

公元前180年,一代伟后吕雉逝世,接着被下葬,与刘邦合葬长陵。



200多年后,赤眉军闯入关中,进入皇宫,不但烧杀抢掠,还掘墓,掘西汉帝王之陵墓,以此发泄。不幸,西汉诸多陵墓被掘!

掘墓还不算完,还发生了辣眼睛的事情,那便是糟蹋尸体。吕后是61岁病逝,被开棺时跟孙殿英打开慈禧棺材一般如同一个活着的女人,丝毫没有腐蚀。尽管她年老,但依旧没有幸免。不但是她,就连其他帝王的妃嫔也是没有幸免于难,变态之心,十分明显。



从这里,我们能够知道,不但吕后没腐,其余妃嫔还是没腐蚀。至于原因,无从知晓。或许真的没被腐蚀,或许是个噱头。

如果真没被腐蚀,我们可以从1972年出土的马王堆汉墓中的被誉为“东方睡美人”的辛追夫人栩栩如生的面貌上找到一二点原因。



原因很简单,即保持缺氧、无菌、横温、横湿的环境。从外到内,先封土,再木炭,再白泥膏,再严密的棺椁。

或许这就是不腐的原因,或许还有其他……不管怎样,现在是不知道了,都“尘归尘,土归土”。


文/非常茴香豆


非常茴香豆



每当看到这条史料,我都在想

污辱吕后尸是几个意思,难道真的是传闻中的奸尸吗?果真如此的话,赤眉军也太特么疯狂变态了!但反过来再想想,吕后死时61岁,赤眉军就是再变态,再饥不择食,一个人老珠黄且死去200多年的老太婆,会激起他们的雄性荷尔蒙?

就算吕后当时的尸体保存的完好无损,甚至肌肤吹弹可破,因为毕竟有马王堆汉墓横空出世的千年古尸作为案例,所以姑且也认为存在这种可能。可别忘了,那也只是一具尸体,我认为污辱吕后尸应该意指尸体遭到破坏,尸体身上的奇珍异宝被洗劫一空,绝不等同于奸尸。



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意思是说,赤眉军挖掘出的用金缕玉衣装殓的死者大都还像活人一般栩栩如生,因此他们对这些尸体干了许多淫秽的事情。这个并没多少歧义,意指赤裸裸的奸尸,可更令人匪夷所思了。

吕后贵为大汉太后,入殓时享受到先进的尸体保存技术,故而尸体保存完好,似乎勉强说的过去。可陪葬的宫女也能享受如此殊荣,这就令人大惑不解,这样做一来和她们的身份不匹配,二来花费的成本未免太高,所以根本不足为信。

事实上,我很怀疑吕后的尸体经过200年是否真的没有腐烂?这条史料似乎别有用心,达到了双重丑化抹黑的效果,第一侮辱了吕后,表达了作者对西汉之初吕后干政的诸多不满和愤恨;第二揭露赤眉军的暴行,反映了赤眉军的残忍不堪。



《后汉书》的作者是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此人生性孤傲,一生放荡不羁,不拘小节,这种鲜明的个性也使《后汉书》成为一部另类的史书。它没有《史记》那样大书特书春秋笔法,行文隐晦暗喻,而是措辞大胆激进,有时甚至直言不讳,或褒或贬一目了然,有非常强烈的个人意志。

《后汉书》有肯定王权秩序、颂扬忠贞名节等儒家正统思想,亦有褒扬避世隐逸、狂狷放达的道家玄学思想,还有或多或少的对佛教思想进行了批判。

了解了这一特点,我们再来看看关于赤眉军污辱吕后尸体的史料记载,不难发现,范晔对二者俱都深恶痛绝,所以极有可能是他夸大其辞所致。总而言之,我认为吕后的尸体200年没有腐烂,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心若顽石,带刀修行;无材补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岳顽石,码字不易,请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