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烎”,我開始思考什麼是潮流音樂

最近的網絡熱詞非“烎”莫屬,至少我身邊的諸多朋友都在談這個詞。“烎”到底是什麼?具體講這是一個音樂項目,全稱是“烎·2018潮音發佈夜”,據悉項目的訴求是要為未來訂製潮流音樂。

講真,這麼看“烎”的野心是大大的,這並不是傳統的明星演唱會也不是聚合各路明星的跨年音樂會,而是基於音樂核心內容的潮流文化項目。並且,最重要的是這種形式類似於時尚圈的新品發佈,即動用一場“大秀”來預測下一季的流行動向。

也就是,“烎”試圖引導大眾,告訴我們什麼是潮流音樂。

關於潮流音樂,在“烎”給出答案前,我想先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談到“潮流音樂”,很容易就聯繫到時下風行的音樂形式,比如Trap,比如EDM,此類在國際國內都呈現席捲態勢的風格確實可謂“潮流”。沒錯,“潮流音樂”必須在市場裡構成主導態勢,最直觀的就是要足夠流行,Trap、EDM這類是潮流,因為全球流行。但,這只是偏於表層的認知,這其實只能算狹義層面的“潮流音樂”。

廣義層面,“潮流音樂”並非侷限於某個時段內極度流行的音樂風格,本質上,這指代的是所有具備鮮活生命力的音樂形式。

因為“烎”,我開始思考什麼是潮流音樂

這種說法或許玄乎,彆著急,待我慢慢來解讀。

在我的判斷裡,“鮮活生命力”的潮流音樂具備自我更新,保持跟外部世界連接的力量。其中具體包括三方面特質:

首先,必須具備良好的適配性。

能夠稱得上“潮流音樂”的類型,絕對不是單獨存在的品種,而是必須能夠完成跟其它風格類型的適配。也就是,未來的潮流音樂都是模糊風格邊界的,這不再是哪一種具體風格的音樂,而是高度融合的音樂。其實,正如歐美樂壇當下風行的Trap,本質上就不是純粹的單一風格,而是吸取說唱、電音、R&B等諸多風格特質的“雜交”品種。

因為“烎”,我開始思考什麼是潮流音樂

在未來,適配度越高的音樂就越潮流。其中的邏輯在於,適配意味著互補,取各自優勢。繼續談Trap,這種風格能夠跟EDM舞曲搭配,前者嘻哈後者舞曲,這兩者配搭會兼具Swag感以及舞動感。這種風格還能夠跟R&B配搭,前者暗色調後者騷靈氣質,兩者適配會呈現出性感的神秘色彩。所以,最終的產品就能夠深受大眾,尤其是年輕世代的追捧。同時,適配還意味著自我更新迭代。比如Trap,這種風格就能夠持續不斷吸取新元素,從而保持音樂形態的新鮮度,以適應市場不斷變化的審美口味。

在國內,進行風格適配嘗試的歌手同樣存在。比如李宇春,就在最新專輯《流行》裡完成對嘻哈、EDM、流行等等多種風格的融合適配。所以,無法動用某種單純的風格來定位《流行》,最終效果就是“潮流音樂”的樣子。另外還有華晨宇,一直就在音樂創作方面進行各種融合實驗,諸如重型搖滾、說唱、華麗搖滾等等悉數成為實驗樣本。這種大體量適配的創作方式,最終促使華晨宇的音樂極具“潮流感”以及“生命力”。前者保證音樂很酷,後者保證音樂很強。

因為“烎”,我開始思考什麼是潮流音樂

李宇春跟華晨宇,這兩位都算是面向未來,不斷打造潮流音樂的歌手。

其次,必須整合圈層文化。

除卻完成內部的適配,潮流音樂還需要完成外部的接納,也就是,引入音樂之外各種圈層的內容。

對於“烎”,我特別感興趣的就在於其中各種音樂人跟其它圈層文化的合作。從官方公佈的海報來看,華晨宇將與全機器人樂隊Compressorhead同臺演出。,感覺會有一場了不起的人機大戰。莫文蔚將與身體投影藝術家Oskar & Gaspar合作表演。此外還有美籍光影互動藝術家Han Lee跟朴樹聯手,打造專屬燈光秀。多媒體藝術家為李宇春獨門打造星球體交互裝置。Wagakki Band(和樂器樂團)聯手“荷茲”上演古風大作。這些安排的本質都是進行圈層文化整合,其中具體包括音樂圈層跟行為藝術、科技、二次元等圈層文化的整合。

因為“烎”,我開始思考什麼是潮流音樂

這種整合到底跟潮流音樂有什麼關係?這裡就要提到上文講的“保持跟外部世界連接”,音樂絕對不是獨立封閉的藝術形態,而是在持續跟外部世界互動。對於音樂發展而言,這種互動可以提供可觀的靈感,比如借鑑其它圈層文化的東西。李宇春在歌曲《一趟》裡其實就完成了一次小規模的圈層文化整合,整合的是音樂圈層跟文學圈層。按照李宇春的說法,這首歌曲的歌詞內容跟詩人海子關係頗緊密,“人間一趟,看看太陽”的靈感即是來自後者作品。在具體創作裡,這並非單純的、借鑑,而是基於這個靈感完成流行音樂文學化的處理,《一趟》的歌詞內容,簡直可謂寫實詩。這種整合,完全起到提升音樂品級跟格局的作用。

同時,整合圈層文化也是現實需求。潮流的主要受眾群體是年輕人,由此,潮流音樂本質上是為年輕世代準備的東西。鑑於年輕一代鍾愛科技、行為藝術、二次元等等元素,由此,潮流音樂只有完成跟這些元素對接才能真正具備粘性跟生命力。對此,“烎”的定位相當清晰,項目的目標群體就鎖定在青年,具體措施就是致力於以音樂為基礎表現形式,將當代藝術、時尚潮流、青年亞文化等圈層內容融入其中。

圈層文化的整合是門講究的技術,並不能簡單粗暴的拼接,而是要具備邏輯自洽性。比如在“烎”的安排裡,華晨宇將跟Compressorhead配合,這是音樂跟科技兩大圈層的整合。之所以安排他們合作是因為這支全機器人樂隊所具備的工業機械感跟華晨宇偏重型搖滾的風格非常配搭。

潮流音樂的氣質雖然強調自由跟即興,但在具體創作層面其實是非常重視規律跟邏輯的。

最後,必須兼容視聽體驗。

未來潮流音樂,不僅能聽,還要能看。這點特質在歐美樂壇早就成共識。就連如“格萊美”這般老派守舊的音樂頒獎禮都明白,必須動用衝擊感強烈的現場演出來同步刺激觀眾的視聽官能。

對於音樂作品而言,兼容視聽體驗本質上是在擴展音樂的表現力。其實,縱觀國際,對於潮流音樂的探試持續在進行,具體手法都是通過各種元素適配來提升視聽體驗。比如動用高科技手段,全息投影復活流行天王Michael Jackson以及嘻哈傳奇Tupac。再比如藉助其它文化領域元素,U2樂隊當年就在巡演中動用巨型“鋼爪”搭建的受迪斯尼風格建築啟發的360度旋轉舞臺。諸如此類操作都成功完成對流行音樂可能性的開發。

而這類嘗試發生的大背景是,消費群體的“官能升級”。

所謂“官能升級”講的是,大眾的審美標準越來越高階,口味取向越來越刁鑽,由此常規形式的流行音樂必定無法滿足大眾胃口,唯獨開發出更新鮮的“品種”才能滿足市場需求。

這種兼顧視聽體驗設置的效果首先當然是“炫酷”,但又不止於“炫酷”,更多是為更好進行藝術表達。考慮到這點就能明白,所謂潮流音樂其實就是品級質量同步提升的音樂。

這種提升感覺在“荷茲”身上就有具體體現,這位從《明日之子》節目中成長起來的虛擬人物,完美貼合潮流音樂的標準,兼顧視聽層面的效果打造並且完成不同圈層文化的整合。當然,這種效果的實現依靠的是技術跟思路,對於虛擬人物如此,對於真實歌手更是如此。

因為對“烎”充滿了好奇,我也關注了官方微博,從微博公佈的陣容來看,我覺得參加“烎”的諸位歌手都具備“開火”精神,因為,他們其實都是選擇進行自我挑戰,而且都是在進行未知的實驗。當然,部分歌手本身就具備潮流音樂的“基因”,比如李宇春在的歌曲《今天雨,但我想和你在一起》的MV拍攝中就動用過人臉識別技術,進行全自動的實時 3D 面部捕捉,精準的將二維人臉還原為三維頭像。華晨宇則是在演唱會以激光投影的形式打造巨鯨遊弋,鉅鹿奔跑的宏大效果。這兩位都在兼容視聽體驗方面進行過成功嘗試。部分歌手則是首次嘗試,比如朴樹,他將跟光影互動藝術家Han Lee合作,通過聲音頻率打造專屬燈光秀。對於向來颱風偏向於常規的朴樹而言,這是非常具備挑戰性的操作。

因為“烎”,我開始思考什麼是潮流音樂

打造未來潮流音樂註定是要持續進行挑戰,因為這過程裡至少涉及到擺脫音樂風格侷限,衝破不同圈層文化壁壘,以及平衡不同觀感體驗需求這三方面的難題。但是,對於潮流音樂來講,這其實就是常態。

因為“烎”,我開始思考什麼是潮流音樂

因為“烎”,我開始思考什麼是潮流音樂

所以,在判斷潮流音樂時,基本只要動用以上三方面特質來衡量就足夠。現在正流行的Trap算嗎?當然算,完全符合以上特質。屬於上世紀的DISCO是嗎?我個人認為,是。雖然時下DISCO並不是主流,但這種音樂依然保持強勢生命力,以重要元素的形式跟各種流行樂風進行適配,待到時機成熟,DISCO甚至還會逆襲成為主流。

最後,再來看“烎”,從目前的信息來看,項目裡呈現的音樂完全符合“鮮活生命力”的三方面特質,所以,在我看來,“烎”所推介的音樂形態極有可能就成為未來的潮流“爆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