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公路電影,為什麼《愛在記憶消逝前》就能打動人?

同樣是公路電影,為什麼《愛在記憶消逝前》就能打動人?

和往年一樣,2018年春節檔又在一眾喜慶、激烈、歡騰的電影中度過。收拾心情開工在即,大年初八剛剛上映的電影《愛在記憶消逝前》適時出現,仿若忙裡偷閒、輕快的小憩時光,讓我跳離喧鬧,重拾如詩如畫般靜謐。

“品味歲月靜好,淺笑前行。”這是電影《愛在記憶消逝前》給我的感動和溫暖,更是啟發和徹悟。中國有句老話,“酒是陳的香,情是舊的好。”這是一部看似折騰、能作、不服老的公路喜劇電影,這其實更是一部浪漫到極致的愛情電影,比粘膩比寵愛比情調,年輕人真不是老年人的對手,好好學著點吧。

同樣是公路電影,為什麼《愛在記憶消逝前》就能打動人?

一起走過的歲月裡,因為有了感動才會變得更加迷人,攜手五十載,眼裡唯有彼此,心裡頭牽掛的,不是對方是否會先離去,而是如果自己離開了對方怎麼活。你笑著哭著、唏噓著,為兩位老人的命運唏噓悸動,萬沒想到,這部電影的最後又給了你一份禮物:人生的那些進退、苦樂啊,所有聚聚散散的緣由,不是用來執著而是用來看破。

同樣是公路電影,為什麼《愛在記憶消逝前》就能打動人?

《愛在記憶消逝前》的劇情還是很出人意料的,該片改編自邁克爾·薩度裡安的小說《The Leisure Seeker》,講述了一對患重病的老夫妻開著老舊的房車從馬塞諸塞州出發前往海明威的故居,在旅途中回顧人生的故事。海倫·米倫和唐納德·薩瑟蘭是一對結婚50年的老夫妻,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逐漸不記得過去,但是卻對自己喜歡的海明威作品如數家珍。

同樣是公路電影,為什麼《愛在記憶消逝前》就能打動人?

老婆婆自知不久於人世,為了不留下遺憾,在這種情況下,老婆婆讓老人開著家裡的老房車“求閒者”出門旅行,向著海明威位於Key West的故居進發,也是一起回到老婆婆的家鄉看一看。一路向著海明威位於Key West的故居進發。這場唸叨了好多年的旅行終於上路了,一路上這對老夫妻每晚重溫幾十年相處的記憶,一起對抗各自的病痛,因為不穩定的記憶力兩人差點失散,老婆婆甚至無意中發現當年和鄰居的婚外戀,一氣之下又有許多意外發生……這一路上,各種回憶和新奇的經歷撲面而來,俯拾皆是的幽默,老兩口的調笑,總能讓人在複雜的情緒中會心一笑。

同樣是公路電影,為什麼《愛在記憶消逝前》就能打動人?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這部電影真是一部風景大片,從美國北部一路南下,導演甚至拍出了歐洲小鎮的精緻。正如落日的餘輝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電影的基調就是夕陽的顏色,而男女主角的表演又自帶光環,相得益彰。

細細想想,電影雖然是以死亡為主題,但處處有老人對生活的幽默處理,比自己的兒女還要幸福放鬆。這樣的反差處理,更能讓人真切地感同身受,生活的經驗讓你我更能理解:真正的愛意,就是流淌在不經意過去的每一分每一秒當中的。有些夢想真的應該早點去實現,不要到處找理由來拖延。

同樣是公路電影,為什麼《愛在記憶消逝前》就能打動人?

電影的聰明之處,就在於沒有刻意渲染悲痛,而是繼續展現看似日常的生活,可觀眾能感覺到那種“日子”已經明顯地失去了任何意義……這120分鐘的瑣事連貫起來,魔力才會發生:喚醒你我關於自身生活的共鳴,累積對於主角們的認同感。每一次眼神相交,每一個會心的微笑,每到一處露營都要在漂亮的桌布上擺上花瓶,甚至尿褲子、戴假髮、一杯爭執的咖啡……回味起來的話,其實比那些“重要時刻”更令人沉醉。

同樣是公路電影,為什麼《愛在記憶消逝前》就能打動人?

你越是認同這對可愛的老夫婦,就越不願意那種琴瑟和鳴、相濡以沫的幸福終結,可時間的力量是無法阻擋的,那種不捨、不要發生的感觸隨著老婆婆昏迷入院、兩人在裝滿記憶的房車中安然睡去那無聲的一刻兒達到頂點,無助地想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這對焦慮的兒子來說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寬慰。去電影院聽聽老婆婆的遺書吧,笑中帶淚的豁達,對死亡的另一種解讀,很受啟發。當然,也許看過之後,你也會認為旅行更能治癒心靈。

在我看來,一部好電影,情感內核比技術本身更為重要。能激發觀眾對於愛與生活的勇氣,有什麼比這樣更豐富、更有價值的收穫。擁有一顆向陽的心,陽光就會流進心裡,驅走恐懼和黑暗。花開的喜悅,花落的惆悵,只是一場風景,溫和從容走一場。

蔣熹熹|文

同樣是公路電影,為什麼《愛在記憶消逝前》就能打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