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裡有一百萬是買房還是做理財?

wo型wo塑

首先你得有個大前提,買房的情況很多,全款?貸款?

從目前情況來看,銀行貸款利率逆天的高,3月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51%,相當於基準利率1.124倍,同比去年3月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4.46%,上升 23.54%。首套房最低為上海的5.11%,最高為鄭州的5.96%。

看看這利率,如果你是全款買房,你這100萬在二線城市上車也就買個小戶型,成都、武漢啥的就別考慮了。有升值空間的也就重慶比較大,但是能買到堪比中大獎,全憑運氣。

如果你計劃去個好點的二線甚至是一線城市,那就要揹負鉅額債務了,自身償還能力好的話,你去試試吧,如果不好的話,那就不介意買房了。畢竟,全家的幸福指數是靠現金流砸出來的,節衣縮食地去理財投資,完全沒必要。

還有一點,在權衡買房與理財這個問題上,你可以算算投資回報率麼。以現在重慶的房價來估算一下,未來應該還有3000元/平米的升值空間,也就則意味著12%左右的年化漲幅。找個可靠的P2P,完全可以實現12%的年化收益吧。如果有能力,有水平,炒股,這可不止12%,遠勝您揹著貸款買房投資吧。


對於純粹投資或投機的,現在不介意買房了,如果放在前兩年,你大可不必考慮,直接入手。如果你是剛需,自住,現在能買就買吧,畢竟此時居住屬性大,以後回過頭來,那房價又高不可攀時,理財那點收益根本填不了這坑。


天天說錢

手裡有這麼多錢,說明本身資金流動性還是比較好的,只是需要找項目來獲得更好的資金收益。

從房產投資角度來說,前十年確實是房產投資的黃金時期,因為這十年裡全國各地房地產漲勢明顯,很多人依靠手裡的房產獲得很高的收益。

但是,如果現在貿然進入房市,而且不是自住需求,還是建議不要進入,現在房市雖然也是漲勢明顯,但是要看到起存量房也不少,即便房地不跌,也基本失去了投資價值。

就房子而言,房子本身就有折舊的因素在內,加上貨幣超發,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通脹。

相對來說,房價上漲和房子價值沒有什麼關係,收入增長跑不過通脹,這個時候來投資房產沒有意義,搞不好還會被套。

所以,斑馬消費建議將手裡的資金分成多份,進行穩健理財比較符合預期,可以考慮國債等金融產品,也可以考慮現金流比較好的行業,比如餐飲行業等。


斑馬消費

在過去的二十年,手裡有一百萬的話顯然是買房合適,升值三五倍都很正常。但是這是過來人回頭看得出的結論,放在之前,多數人未必有這個膽量或眼光。

我自2017年就曾經說過,2018年起房產將失去投資價值,無論是商品房還是商鋪。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理財,哪怕年回報率只有4%,也不要再買房了。


銀行信貸收緊,商品房限購,緊隨美國加息,二手房出售需要拿到不動產證後至少兩年,一系列的舉措,都是為了防範金融風險。


所以,自2018年起,房產的流動性將大幅降低。而自2018年起買房的人,跟當年股市6000點時入市一樣,會吞下自己親手摘下的苦果。


如果是全款買房的剛需,家底厚,反正是自住,不管何時買,反正不賣,也就不管漲跌了。

但是如果需要貸款,設想一種情況,房價幾年間下跌30%甚至50%的話,房價尚且不夠銀行沒還的貸款時,你是還錢還是把房子直接交給銀行呢?問題是即使你想拒絕還貸,銀行還可以拿著合同,收了你的房,還能找你要差價,因為你的房總價值現在不夠當初的貸款了!

現在的理財產品,達到年收益5%不難。但是如果買了房,租金期望收回5%的房價,顯然不可能,不管是商鋪還是商品房。100萬的房子據我觀察一般只能租到2-3萬元,收益率尚且不足3%。如果是銀行貸款的話租金未必夠還銀行的房貸。假如你找不到接盤俠的話,賺哪門子錢?


至於如何理財,適當分散投資,求穩就考慮銀行定期,求高收益就理財產品。當然現在銀行現在的理財產品不再保本保息了,需要注意風險。至於國債、基金、P2P、股票,綜合考慮吧,就不多說了。



財智成功

100萬買房還是買理財,本質上想問的是,這兩個選擇哪個能賺更多?

如果放在十年前,甚至只是五年前,手裡有一百萬的話都應該買房,升值三五倍都很正常。但是這是過來人回頭看得出的結論,放在之前,多數人未必有這個膽量或眼光。但有一類人無論何時何地都不用擔心樓市漲跌就買房的,那就是剛需買房族。用的是真正把房子當消費品而不是投資品的心態。

這個問題需要預期,同時也要因人因地而異。

一、理財風險和收益

風險較小的穩健型理財:銀行理財、國債、基金等等,然後分散投資,穩健理財收益利率在3%-10%左右。時間週期日、月、年、多年。週期較長,收益較低,資金靈活度小。100萬,一年的收益在:3萬——10萬

高收益高風險的理財:炒股、外匯、黃金、p2p。-20%+——20%+ 100萬年化收益在:-20萬+——20萬+ ,風險大,收益也大,週期靈活。

二、買房地區

1、一二線城市:

如果100萬是閒散資金,房子不是剛需,一二線城市,一百萬可能首付都不夠,要動用商貸,目前一線城市的基本貸款率是:5.39%-7%,假如貸款金額300萬,期限為30年。那麼每月還得還款1.6萬-2.0萬元。完全就是給自己增加負擔。而且一線城市的房價基本達到飽和。買房沒有必要。

要是夠了首付,再申請下公積金貸款,則看每月應還房貸會不會造成你生活質量下降,如果沒有,可以考慮。如果要還的房貸讓你日子變得緊巴,買房則是得不償失的。因為2018年起,房產的流動性將大幅降低,房價將進入長期緩慢上漲階段,作為投資品,它的價值變得越來越低。

2、三四線城市:

三四線城市房價相對低,則可以有更多玩法。三四線城市一般一百萬可以購買一套商品房了。公積金貸款利率是3.25%,拿五十萬到六十萬去供房給首付,“以租養貸”,剩下的四十萬或五十萬用於理財。 買房可以考慮。

如果說一二線城市的房價持續看好,那麼三四線也會好一些。如果一二線房價滯停,三四線城市房子升值也不容樂觀,甚至長期緩慢不變甚至下降。所以這種情況下不建議買房。

三、房子的價值和前景:

另外房子值不值錢、看有沒有人流、看發展情況。發達國家的城鎮化在80%左右,今年我國公佈的城鎮化率在58.52%,那麼具有經濟活力,對周邊欠發達地區有吸引力的城市房價能被看好,反之面臨人口流出,缺乏經濟活力和老齡化的城市,由於支撐房地產市場的長期動力不足,房價將下降。

總而言之,如果你不是剛需的話,只有不影響生活水平下,能全款買下或能用公積金貸款的情況下,買房才是可以考慮的。其後你還要比較這套房子在市場中的價值,以穩健的一年期銀行理財為例,平均收益在5%左右,如果一年前100萬的房子,一年後漲不到105萬以上,那你也沒必要買房子。


財經蝴蝶

如果不是急著買房結婚的剛需的話,買房這件事可以緩緩,畢竟房價經過十多年的上漲已經很高 了,這時再去介入不可取,即便是上漲,空間也是有限的,而如果一旦下跌,則可能會像2007年的股市一樣在高位站崗,一時半會很難解套,所以,如果不是剛需的話,還是做理財比較好,原因如下:

一、買房短期來看是一種負債,而理財是筆收入:

100萬如果是在一二線城市買房,也只夠首付的,而買房之後,每個月要還房貸,這樣就成了一種負債,不僅不能改善生活質量,反而增加了生活負擔,而如果是去做理財,不管賺多賺少,起碼是有錢進賬,而且這筆錢還可以應對不時之需,而如果是買了房,則活錢變死錢,無法應對以後可能出現的風險。

二、理財的方式:

為了保證個人家庭財產的流動性,同時又確保收益最大化,我們可以將這100萬資金做一個短中長線的理財組合:

1、短線:20萬

2、中線:30萬

A、可以做一些債券逆回購:時間週期隨你選擇(幾天幾個月都可以),而且也是沒風險,有一定的利息收入

B、存銀行定期:可以存1到3年的定期

3、長線:50萬

A、存定期:3到5年皆可

B、購買國債:3年或5年的皆可,利息比存定期稍微高一點

注:以上三種方式都是無風險下的利息收入,而且考慮到了短期資金的流動性,以備不時之需,同時也確保了收益的最大化!

當然銀行、證券以及保險公司也有其他的理財產品,但是那些理財產品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風險,所以是否配置這些理財產品就看你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了,另外,如果你有多年的股市經驗,也可以考慮配置部分股票做中長線(如果是股市小白,那就算了)



K濤資本

手裡有一百萬是買房還是做理財?我認為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如果你可以申請公積金貸款,那麼可以選擇買房,我所在城市屬於三線城市,一百萬可以購買一套一百方左右的商品房。公積金貸款利率是3.25%,如果第一套房已供完,第二套還可以繼續申請公積金貸款。所以不管是首套還是二套,只要能申請公積金貸款,都應該拿五十萬到六十萬去供房給首付,剩下的四十萬或五十萬用於理財!現在銀行的5%左右的定期理財產品還是比較安全的,這樣既可以買房又可以理財,三線城市買房還是比較可觀的。





如果你是處於一線城市,又不是剛需,那我認為應該把一百萬都用於理財。拿5%的收益率還是比較安全的,如果你有比較專業的理財知識,還可以拿小部分資金投資你比較熟悉的收益稍高的理財產品。但切記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視了風險係數!




坐井觀天916

手上有100萬元,那麼你要給自己的錢計劃一下,生活中有急用錢的地方嗎?在可預見的未來,有沒有必須從這100萬元裡支付的開銷?如果沒有,那這100萬就在買房和理財兩者中做個選擇。

1.如果你沒有住房,住房對你來說是必須要買的,那麼我建議你首先要考慮買房,雖然市場上房價漲漲跌跌,但目前來看,房價大漲沒有可能,大跌也基本上不會發生,房價變化對剛需來說影響不是太大,如果看到比較合適的房子,能買首先考慮買房。

2.如果已經有了住房,那麼從投資角度考慮,目前不建議買房,房價高峰期已經過去,穩中有降是主流地區房價的一個趨勢,所以現在投資很難獲得良好的預期收益。

3.如果有了住房,那麼100萬就可以用來做理財。隨著市場實際利率的提升,從去年年底,固定收益率類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就一直在上漲,現在銀行的1年期理財產品收益率達到了5.5%,而大型理財平臺的1年期理財產品收益率更是達到了7.6%。所以理財產品還是適合當下理財。

除了固定收益率類理財產品,還有黃金也有不錯表現,但影響金價因素很多,收益也不像固定收益率類理財產品那麼穩定。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固定收益率類理財產品是首選,其次考慮黃金,其他變動收益率理財產品不適合穩健型大眾理財。


財經微世界

個人覺得這個問題得答案,關鍵在於個人得具體情況。因為30歲的人和60歲的人可能選擇就不一樣,在3線城市和在北上廣的人選擇也不一樣,也就是說得看情況,不是廢話,是真的要看情況,我們舉例來說:

為什麼選擇買房

如果你沒有房子,還年輕,不論在哪個城市,我覺得還是優先選擇買房子好一些。有以下幾個原因:

1、長遠來看,買房子比投資投資要穩定,且好處多

經濟好的時候,買房可以順應市場發展得到紅利,房價上漲你升值。

經濟不好的時候,有一所房子,可以抵抗惡性的通貨膨脹,你是有房一族,不用慌。

回頭看,2007年後的兩年經濟危機,國內的房價開始起飛,如果你在自己發展的地區有一所自己的房子,那對於工作,生活,都是很穩定的,少了很多焦慮,也升值不少。

2、買房和投資理財,人的心態不一樣

美國著名的基金經理彼得.林奇就做過這樣一個觀察,一般家庭持有一套房子的平均時間是七年。人們在買房子的時候總是看了又看,選了又選,因為在人們心理這是一件大事,事關家庭,事關人生。

而反觀人們在投資理財的時候,股票、基金、銀行理財、各種交易可能只是在手機動動手指就完成了,交易的頻率要高的多。很多人腦子一熱就買了,然後心底一虛又賣了,如此反覆,看不見的損失在一次次的刺激中就這麼積累了下來。反而是買了房子可以穩定的持有很多年。


再來說說

為什麼選擇理財

1、純投資來看,不夠穩

如果你在一線城市,房子不是你的剛需,如果100萬用來買房子,似乎資金的流動性就會受限制,同時關於買房的政策可能隨時影響到你的收益,很多不可控因素。從這方面角度考慮,這種情況下還是穩定一些投資為好。

2、資金流動性更強

反觀100萬的流動資金,可以選擇的理財項目就很多了,年化收益起碼保證在5~6%是可以實現的,而買房之後不但背了利息,如果房價上漲不如預期,壓力可能更大。不要想你還可以通過租金來養房,買房到交房再到你可以租出去,中間浪費的時間就已經拉低了你的資金利用率。同時你還要考慮如何租,如何賣的問題,這幾點有一點不順利,都會給生活帶來負面的影響。


因人而異,記得靈活用槓桿

正如上面所講,100萬的錢,用於買房子還是用於理財,根據每個人的情況來決定,這個不再多解釋。

想提到的是,如果買房,記得靈活規劃資金流向,對於老百姓來說,能享受的最大福利之一就是公積金貸款了,利息低,兩人一起貸款的話,額度應該足夠買房。例如2016年的西安市,如果你有100萬,不追求黃金地段和高端小區,你可以留出30~40萬的錢來理財,你需要做的是讓這些理財收益高於還貸款的利息,然後繼續正常工作。這樣來說壓力小一些,而且人也有了生活的核心。我有幾個朋友就是這樣,現在生活節奏調整的很不錯,

最後有一個觀點和大家分享:無論買房還是理財,都是對生活的投資,生活好不好不只是看錢的。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樣的看法,歡迎交流。


潘帕斯

題主這個問題,或許很多人都不支持買房,而建議理財,可是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首先分析下買房打算在哪裡買,不同的地方選擇不一樣。下面我來說說哪種情況可以買房,哪種情況應該理財。

買房

假如是在一線城市,買房那就算了,因為房價2014-2015漲得太多了。我2014年底買的,2015年時就漲了一倍。雖然現在不怎麼漲了,關鍵也跌不下去,而且成交量這兩年一直很低迷都跌不下去。但假如是漲幅還不算大的,二三線城市,那可以考慮買一套,最好是買那種學位房。一個朋友2015年炒股賺了幾千萬,最近兩年股票基本沒賺什麼錢,然後他這兩年在我們廣西南寧,北海,玉林等城市購買了不少房產,結果現在他的房子給他的增值都讓他不敢相信。北海花8000多一平買的別墅,現在賣16000。還有南寧去年底買的,現在也漲了兩三千。但是他這段時間炒股反而虧了不少。假想他要是一直拿2015年賺的錢炒股,現在可能也全部虧回去了。可這兩年固定資產卻給他的財富增值了近一倍。

理財

假如自己現在的房產已經不少,那可以拿這100萬買理財好了。當然就算現在還沒多餘房產,由於對非一線城市又不熟悉,沒多時間去研究哪裡的房產可能帶來快速增值,那最好也是理財。理財的話就求穩了,不建議全部拿去炒股。可以購買部分基金,部分定期存款,部分股票。

最後希望題主根據自己的分析後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文子宣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前兩天在財經專業研究生群裡討論一個很火的話題--如何買房?在哪裡買房?買房的現在都賺了,當時沒有買房的人虧了多少錢...最終得出一個結論就是--果斷下手買!作為專業的財經畢業生能夠為之如此瘋狂,可想而知買房對我們來說是有多麼大的吸引力。


畢竟投資有風險,房地產投資就目前的市場來看是穩賺不陪的,但是我們要清楚一點:有多少人買房是剛需,有多少人買房子是用來投資?房價居高不下與買房投資的人群不無關係,他們彭高了房價。


之前有一個成龍演的電影《十二生肖》,先不說電影本身兜售的愛國主義情懷,後來找到了十二生肖的獸首在拍賣會上竟然以十幾億的價格被一個古玩收藏家拍下,但經過專業的考證研究表明,十二生肖作為古玩並沒有那麼久的年代,實際上也沒有那麼高的價格,但是在拍賣會上能夠派出天價,實際上也是有人願意買單。


房地產也是一樣,中國的房子和中國的人口匹配下來,供需情況沒有那麼緊張,但是房地產的一系列的銷售手段,比如預售,比如配套設施,房價定的很高,一直處於上升的階段,一開始出現這種情況時,有些“投機者”發現了其中的溢價空間,買了房之後再出手就能夠淨賺不少,慢慢這一現象就多了起來,演變成了現在的炒房投資,投機變成投資,和房地產商們的營銷手段也不無關係。


據統計中國平均每年花在買房上的錢可以買下五個美國,可想而知,中國的房地產生意是多麼緊俏,比起投資房地產似乎是穩賺不陪的。


股神巴菲特提出來的複利效應也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時間基礎上,複利的強大和神奇這裡就不贅述,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訂閱號“錢富通集團”產看相關的文章內容。但是就連巴老的複利效應在只增不減的房價上面也遜色了不少。


很多人選擇投資都有急於求成的心理,而投資金融產品不僅需要方法,還需要專業的指導,承擔一定的風險,最重要的是要付出一定的時間,可能是五年也可能是十年,但是投資房產有可能就是一兩年的事情就能夠看到可觀的收益,多麼有誘惑力。


說了這麼多,並不是建議去買房,接下來我們來分析分析不要買房?


總的來說,房子,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必需品,因為構成了一個家的基礎。投資房產的人也是越來越多,對於他們來說,在現階段嚴格的調控政策下是財富還是累贅呢?


七成人投資房產

就是剛才我們提到的連財經專業畢業的研究生都選擇果斷下手。也許是受“安居樂業、有房才有家”等類似的傳統觀念影響,我們國家的老老少少對於房子有一種近乎於執念的情結,再加上房地產作為不動產具有的保值性、低風險性、高回報率等特性,這個社會從來不缺賺錢的機會,缺少的是真正優秀的投資眼光。


沒錢想買房,有錢更想買房,高昂的房價,特別是在一線城市,很多人是承受不起的。據最新一個調查,投資房產理所當然繼續成為全民性的不二選擇,中國人7成的投資方向都是房產,優先選擇勝比股票、基金、P2P理財等。


但是真正靠房產發家的並不多。究其原因就是,大多數人沒能及時做出正確判斷,畏首畏尾,無動於衷,只好眼睜睜看房價直線飆升為過去的5—6倍,即使政府出臺了相關限購政策,高房價已然成為定局。


房產投資風險無時不刻存在,政府政策的影響,經濟發展的速度,所以出現炒房、囤房的人往往就是變相投機的體現,容易帶來房產經濟危機!


房價的“學術說”

從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看,無論是開發還是銷售,都屬於高收入群體,今年四大千億公司“恆碧萬融”賺得滿缽盈盈就是最好的證明,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房價高不可攀,即使政府限購調控,也阻止不了天朝人們購買的心情。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缺失。


常見的是房子銷售思路:現在供應有多少套房子,需求有多少套,供求相減,多出來的自然就要“去產能”、“去庫存”了。


很多人關注房市的就知道住房供比與剛性需求的關係,這是觀察房地產最主要的數據,所謂剛性需求就是買了為了住。要協調好住房供比剛性需求的關係,如果住房供比過多超過剛性需求了,就是泡沫形成甚至是刺破了。平均每家5套房了就是泡沫要破了,中央說了房子是用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不能超過剛性的需求,一旦超過就會形成泡沫。

在現實當中經常有住房供給超過剛性的可能,這是房地產產業的特點。為什麼呢?房子只要有居住功能就必須有另外兩個屬性,一個是金融屬性,一個是投資屬性。這兩個屬性一定會引發另外兩個需求,一個是投資性需求,一個是投機性需求。投資性需求是買房不為了住,就是為了收房租了,投機性需求就是為了拉動房價的。一旦超過了剛性需求就會被刺破,從而影響房地產經濟的發展平衡。


房價怎麼定呢?號稱“比較法”,無非是房齡、戶型、裝修、位置與地段、配套、小區環境之類的,但這樣子比下去,恐怕是隻漲不跌了吧。


去過上海的人知道,看到那些老別墅,現在是千金難買,但有人問過這樣的一個問題嗎?原來民國時期的業主是誰,他當時買房子是怎麼想的?投資還是自住?剛需還是軟需?



到處都有歷史,歷史到處都在提醒大家,所謂房地產的保值和增值,完全就是個神話。過去是,現在更是,房地產本身是不會投資保值的,真能投資保值的是經濟環境,經濟趨勢,是大環境!房地產本身就是宏觀產業,這個性質就決定了,它不能像電視機那樣的商品一樣,用投入產出來衡量,不能用供需來衡量,甚至根本就不能用價格來衡量。因為你今天有的,明天可能就會一文不值。


現在講什麼“最賺錢”的滿天飛,各路英雄豪傑都在講,但什麼“最賺錢”,跳不出發展邏輯,失去了發展邏輯講“最賺錢”,那就是純忽悠。原因很簡單,最有權力的政府,也要受發展邏輯的制約,不管它願意不願意,它跑不出去這個圈子。房價還是跟著大經濟發展而調控,除了政府主要調控,也是各房產商需要跟著政策而來,泡沫經濟是極其容易觸發的。


人口流動決定房產經濟

從古到今,每一次人口遷徙都會帶來經濟中心的流動,這也是為什麼北上廣深或者省會沿海城市房價如此高昂的原因。人多地少,地價自然高,開發商為了利益差價也會抬高銷售價格,再加上政府的緊縮調控政策,自然引起人們的哄搶,前陣子南京樓市供不應求也是體現了這個道理。


簡單的問題複雜化,房地產長期看人口,短期看金融。

長期,我們預測房價就變得簡單了,大家實際預測未來中國人往哪流動,人流入的地方房價長期看漲,人流出的地方肯定是看跌的。大家其實就是預測中國人未來往來哪兒流動,然後以此來預測中國的房價。

有的人說往來大城市流動,大城市機會多,但是大家說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問題,空氣差,交通差。大家說去小城市,小城市好,大家也會說好山、好水、好寂寞。


我們的政策也是經常搖擺,一會搞小城鎮戰略、西北造城運動,一會又搞大都市圈戰略,基本的問題過去一直沒搞清楚,中國人未來往哪裡流?比如下面這個案例:

對比發達國家美國、歐洲、日本等等,我們看他們的人口流動趨勢,我講兩個:美國和日本。美國人地關係不緊張,美國國土面積跟中國差不多,3.2億人,中國14億,日本人地關係緊張,國土面積相當於一個半山東省,有1.3億人,來看這兩個代表性的國家。這是日本大的都市圈人口占比的趨勢,日本1.3億人,3600萬都在東京。再看美國,人地關係不緊張,是不是人平均分散呢?這是美國過去幾十年人口流動的趨勢,大的都市區佔美國人口比重不斷上升,人繼續往大的都市圈遷移,這個趨勢是不可逆的。


因為大的都市圈更節約土地,更節約資源,更有活力,這是幾百年來城市的勝利。這也就是過去國家的西部造城運動,小城鎮化戰略註定失敗的原因。


然後我們看過去這五年,中國的人口流入和流出,基本從東北西部往四大都市圈遷移。所以判斷房價就非常簡單了,什麼地方房價會漲?人流入的,庫存低的,合肥、鄭州、深圳、南京、上海,這是過去一年漲價最多的;什麼地方房價漲不動,庫存高的,人口流出的,比如呼和浩特、瀋陽、長春、烏魯木齊等。


十九大後的房產發展

房地產業十多年的高速增長帶來的最大問題是,因為炒房投機盛行,房地產被人為強加的金融屬性越來越強,而居住屬性越來越弱,吸引了大量資金湧入,一方面抬高了房價,影響了居民的居住需求,另一方面擠佔了實體經濟的發展資金,不利於整個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從經濟健康發展的角度看,這樣的發展不可持續。從房地產行業發展的角度看,高速增長的無序競爭,也決定了這樣的發展不可持續。房地產“黃金時代”的結束是必然的。


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之後的租售同權、房產稅等都是房地產政策改革的具體表現。

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必須消除房地產業因炒房而造成的金融屬性,堅決杜絕房地產的投機行為,加大房價調控力度,增強房價和住房購買能力的適應性,著力推動房地產利潤率進一步下降,降低房地產對實體經濟資金的吸附性,使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我們都想渴望在城市中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個家,而這個家很多時候就是一個房子為載體。面對高房價,除了不斷努力工作,還要提高自己的理財意識很重要,學會讓自己的財富增值,相信在不遠的未來就能實現這個夢想。


最後,您決定拿您的100W買房也好,投資理財也好,都是您的個人選擇,既然房產投資也是投資的一種,投資需要一個人綜合的能力的表現,比如判斷力,眼光,分析能力等等,能夠做出最好的決定現在都不好說,如果你選擇了投資,若干年後,收益更客觀,在現在這個炒房火熱的大環境下,也算是明智的抉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