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第一个鲁班奖工程

横看成船侧成帆

远观近看均不凡

这座造型奇特的建筑就是

——南京青奥会议中心

南京的第一个鲁班奖工程

不光造型奇特,它的来头也不小

她是国内体量最大的GRC板安装工程

其钢结构施工难度堪比鸟巢

机电安装工程科技范十足

施工难度更是难上加难

更重要的是她还是鲁班奖工程

鲁班奖工程!!!

南京的第一个鲁班奖工程

青奥中心总建筑面积约为49万平方米,其中会议中心建筑分为6层,面积19.4万㎡,主要包括2181席大会议厅(保利剧院)、505席音乐厅、4个1000㎡以上多功能厅、展览厅、会议室、贵宾厅、多功能区、餐饮配套服务等功能。

南京的第一个鲁班奖工程

▲ 充满了妩媚和动感的青奥会议中心

看出生

每一个优秀的建筑,他的背后都有一个超级牛的设计师,青奥中心的设计师当然也不差:扎哈·哈迪德,这位被称为建筑界的“解构主义大师”一向以大胆的造型出名。

南京的第一个鲁班奖工程

▲扎哈·哈迪德

看颜值

南京的第一个鲁班奖工程

建筑设计的雕塑感很强,从高空俯瞰就好像一艘外太空的帆船。整个建筑内部几乎找不到一根直线,充分体现了“无曲线不扎哈”的特点。

南京的第一个鲁班奖工程

看建造

由于青奥中心主体建筑整体造型复杂,钢构的深化设计非常复杂,2.4万个构件尺寸各不相同,30多名设计人员耗时数月,累计设计图纸超万张。外墙与屋面的GRC幕墙系统,主要由1.2万块各不相同的GRC板组成。

南京的第一个鲁班奖工程

▲ 剧院室内找不到一根直线, 整个内部空间如同流动的音乐。

看看我们安装工人有多牛

钢结构工程:没有一个部分是相同的,钢结构总吨位近4万吨,施工的复杂程度和施工技术难度要比鸟巢、南京南站大得多。

南京的第一个鲁班奖工程

安装工程:系统复杂,功能先进,管线错综复杂,配合装修施工难度极大,管道拐弯非标角度,高大空间的机电安装更是难上加难! 最关键的是,所有的外墙安装作业全部都是“蜘蛛人”!

GRC为何物?

是英文Glass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的缩写,中文名称是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它是一种以耐碱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水泥砂浆为基体材料的纤维水泥复合材料。GRC通过造型、纹理、质感与色彩表达设计师想象力的材料。

南京的第一个鲁班奖工程

青奥中心为了呈现出镂空灵动又“流动感”十足的太空帆船造型可全靠GRC。传统建筑材料,如普通铝板、玻璃等根本不可能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

近9万平米的外立面幕墙,15000块形状各不相同的GRC板,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GRC板幕墙项目,青奥会议中心这件外衣可谓是对“裁缝”能力的最大考验。

南京的第一个鲁班奖工程

▲通过GRC混凝土板的预制,扎哈得以在建筑形体上展现大量的双曲面,其复杂度甚至超过了北京的鸟巢, 创

既是安装工又是“蜘蛛侠”

青奥会议中心外立面分屋顶面、上倾面和下倾面,下倾面内倾斜近45°,上倾面近70°,GRC板与下层构造层仅有250毫米空间。

南京的第一个鲁班奖工程

如何在这样的环境内“安装”这件“外衣”?

轮到“蜘蛛侠”上场了!

他们“悬浮”在空中进行高难度的安装作业,整个工作期间都吊在空中!即使这样困难重重的安装方式也能保证安装效果平整准确,误差3毫米以内!

南京的第一个鲁班奖工程

▲ GRC外墙上的窗户给室内带来不断变化的光影。室内所有的灯饰设计也和外墙上的窗户相呼应, 加强了置

南京的第一个鲁班奖工程

数量虽然多,但绝对乱不了,这可归功于每块板材的“身份证”!为保证外衣效果,异形GRC板材每一块板都需要深化设计、放样加工、安装施工三道工序,每块板材都要经上百名工人的手。

南京的第一个鲁班奖工程

▲会议中心的公共空间上下贯通。大扶梯如同瀑布一般,将上下楼层相连。

为了这件绝美的“外衣”设计人员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两万多张深化设计结构图、加工图纸1万多张、外形GRC板图1万多张。从设计到施工,最终到交付使用,一共才用了短短的三年时间!

南京的第一个鲁班奖工程

▲从设计开始到会议中心开放使用,前后只花了三年。 如此复杂的设计和施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令人难

GRC板规格多、数量大、安装难度高。该工程GRC板有80000平方米,共有12500块,分为异形板和标准版,最大的板有26平方米,最小的只有1平方米。尤其是在下倾面和上倾面安装更是难上加难。其中,GRC板连接牛腿有25000多个穿过防水层,外立面共设计有3400扇窗等都是本工程的特别之处。

南京的第一个鲁班奖工程

青奥中心GRC工程的处处“刁难”,不但没有吓倒安装人,反而激发了安装人的斗志和士气。青奥中心的顺利落成和顺利交付使用,成为了我国GRC板安装工程领域的一座丰碑,建设者为此付出了努力和汗水。他们用自己精湛的技术打造了享誉中外的“太空飞船”,为南京人民和世界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奉献了一份厚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