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银行柜员是一种什么体验?

当银行柜员是一种什么体验?

忙着码字的时候,手机提示收到了新信息。

是银行发来的,去年买的保险,又到了一年一次付款的时间。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还在银行上班。保险任务太重,还剩许多保险卖不出去,没办法,所有的同事只得给自己买一份,当然,也包括我。

但没过多久,我就离职了,离职十分突然,现在想起来,只觉唏嘘不已。

01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正忙着卖产品,是的,穿着体面合身的银行制服,顶着烈日下乡推销。

难道银行“桂圆”不是只需要存钱、取钱就完了吗?

too young啊年轻人,柜员的业务范围相当广泛,包含且不仅仅是:卖保险、卖基金、卖理财产品、卖肥料卖种子卖特产、隔壁银行抢存款......

如果完不成任务怎么办?你自己也是消费者,家里七大姑八大姨总有钱要存,自己不知道去营销吗?

总之一句话:风里雨里,我在银行等你!

前期培训花了好几千,教我们的老师,从来没真正上过柜台,连系统更新都不知道。

你问我学到了什么?哦,数钱的速度快了许多罢了。

正式上岗后,十几页操作代码,随手摁错一个数字就关系到整个行的“生死存亡”,稍不注意就被“考核”扣钱。

操作的时候,主管背着手站在我的背后,面前是密密麻麻的纸张凭证,一抬头就是大爷大妈炽热的眼神......

有限的空间里,一举一动都被摄像头无死角监视着;

每天如机器般重复的工作程序;

莫名其妙被客户骂;

拿着可怜的工资,节假日从来没有休息的机会。

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想都不要想......我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进了“牢房”。

在进银行之前,我也以为好歹朝九晚五、旱涝保收。

培训结束,我顺利进入银行工作,可进去后才知道,我们居然只是劳务派遣。

也就是说,我并不是真正的银行工作人员,不过是一个“编外”而已,福利待遇什么的,跟正式员工根本没法比,然而却要包揽本职工作以外的其他所有杂务。

和我同一批次考进去的男孩子,第一个月的工资条居然是负数!

02

银行柜台岗位带来的疲惫,不只是工作量的繁重,更是心理防线的一次次崩塌。

我的同事姐姐,二十七岁,已经在银行呆了六年。

某天,她突然跟我说,你要是想走,就早点离开这里吧。

突如其来的严肃让我有些错愕,我问她,“那你怎么没走呢?”

她顿了顿说,“我是走不了,我什么都不会了,只会做这些。我已经快三十了,离开这里,不知道还能不能养活自己。”

从眼前狭窄的窗口望出去,好像一眼就望见了生命尽头,以致于我不敢想象自己六七年以后的样子。

离职,并不是一个草率的决定。

接到总公司的调任电话时,我已经连轴转了整整一个月,整个人都崩成了一根弦。好不容易调好假期准备休息,总公司却打来电话,要求我立马到另一分行上班!

可是,我不是才到岗半年?规定不是这样的啊?!

不出所料,整个片区都没人愿意去,所以这个“肥差”就落到了我这个新来的头上。当然,这个时候再质问为何是我被调动,已毫无意义。我仅仅是表明客观情况,请求给我一个休整的时间,人事部直接果断拒绝,明确告知,“若不立即执行就予以开除”。

我说,“对不起,我需要休息。”

然后关机,回家。

第三天,我的直属领导找到我,说公司给他施压。于是我接通了人事部的电话,对方的态度好了很多,让我休息好了就去上班,之前我“任性”的事情,可以既往不咎。

任性?既往不咎?

终于,紧绷的弦拉到了极致。

我无fuck说,提出了离职。

提出离职之后,人事却突然变得通情达理起来,劝我不要冲动好好考虑,女孩子找个安稳的好工作不容易。

我还能说什么?表面笑嘻嘻,心里......

03

家里人气得吃不下饭,我爸摔门而去,我妈哭着打电话请来了家里的各路亲戚。

七大姑八大姨苦口婆心地劝我,"要冷静,年轻人嘛受点委屈正常的,这么好的工作丢了可哪里去找啊......"

我都一一听着,丝毫不反驳。

送走他们之后,锁上门痛快地哭了一场,眼睛红肿写完了离职申请。

直到我办完离职,父母依旧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好不容易把我弄进了“体制内”再不用受风吹日晒的苦,我却一点也不省心。

可能我亲手破坏的不仅是父母的安排,更是他们想要孩子逃离农村、改变命运的美好愿望。

于我而言,唯一难过的是,“为了我好”的亲人,最终也并不是因为尊重我的意愿而选择原谅。

那个下午,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孤独,恍然明白,这漫长的一生里,有些路,是注定要一个人走的。

离职后,我在家休息了两周,看好了一家待遇不错的公司,跟我妈说,“休息好了,我去拿下它。”

我妈冷哼了一声,“你倒是想得美!”

果然,去面试的当天就确定了合同关系,我爸妈对我的态度也才终于缓和了些。

04

如果你即将进入银行,或者正有这个打算,也请不要沮丧。

不可否认的是,高强度的工作和学习节奏,确实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思维方式也逐渐变得更加理性,养成了遇事先冷静想解决办法的习惯。

但无论如何,都一定要保持随时可以离开的能力。

不管你身处什么位置,处于人生中的什么阶段,都要慎重考虑后再做出选择,毕竟我们做的抉择,都是为了更好的开始。

华兹华斯曾说过:“适合自己的生活才是美好而诗意的。”同样,只有遵从自己内心选择的路,才是真正地不负此生。

文 | 亲爱的胖喜 图 | 网络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字别忘了关注我,会持续更新走心又有趣的内容,mu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