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亿年前的类星体现在有残骸吗?在哪儿?

极乐佛

类星体的残骸就是超大质量黑洞,它们现在还在原先星系的中心。类星体本身并不是一种天体,而是一种现象,只是早期天文学家刚发现类星体现象时,误以为它们是一种新的天体。在上个世纪60年代,天文学家在遥远的星系中心发现了一些强度极高的电磁辐射,包括从无线电波到X射线等波段。由于它们的特征有些类似于恒星,所以天文学家把它们称为类星体。

但后来的研究表明,其实是星系中心的活跃超大质量黑洞造成了类星体现象。黑洞本身并不会发出任何电磁辐射,相反,它们还会吞噬电磁辐射,那么,那些超大质量黑洞又是如何成为类星体的呢?

原因就在于环绕超大质量黑洞的吸积盘。在年轻的星系中,星际空间中的气体物质很多,它们还没有大量形成恒星,其中一些气体物质就会被超大质量黑洞的引力所捕获。这些气体物质环绕黑洞旋转,结果形成了吸积盘。在螺旋掉进黑洞的过程中,黑洞的引力迫使物质之间不断摩擦,这足以释放出极其强烈的电磁辐射,所以我们可以观测到距离我们十分遥远的类星体。有关明亮的黑洞吸积盘现象,在《星际穿越》中有过展示。

类星体现象一般存在于年轻的星系中,因为它们有更为丰富的气体物质。并且类星体也不会一直存在,经过数百万年至数千万年之后,气体物质消耗殆尽,超大质量黑洞将会失去明亮的吸积盘,最终回归平静。正因为如此,我们只能在遥远的星系中观测到类星体。例如,ULAS J1342+0928是目前发现最远的类星体,它发出的光经过131亿年才传播到地球上,这些光在当年发出时宇宙才形成7亿年,其中心包含的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约为太阳的8亿倍。我们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在遥远的过去也有可能是类星体,它早已经消耗完气体物质而回归平静,它一直在我们我们星系的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