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手脚发麻别大意,可能是这些器官在求救!

「健康」手脚发麻别大意,可能是这些器官在求救!

偶尔的手脚麻木不要紧,但如果是经常性的,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可能是疾病的表现症状!

生理性手脚发麻

生理性的手脚发麻主要由不良姿势或是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造成的,导致局部供血不足、末梢血液流通不畅,如:上厕所久蹲、久拎重物、睡姿不正确等。

这类手脚麻木一般症状较轻,对身体的影响较小,通常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握拳、拍打、紧绷脚部等动作重复几次,即有缓解之效。

「健康」手脚发麻别大意,可能是这些器官在求救!

病理性手脚发麻

手脚发麻长时间得不到缓解或是经常出现,很可能是疾病引起的,也被称为病理性手脚发麻,多由以下七大疾病诱发:

颈椎病

长时间久坐、低头、枕头过高或过低等可能引发颈椎病。

临床中,因颈椎神经压迫导致的手麻比例高达70%,是引起手麻最为常见的疾病,且大多伴有关节增生或韧带钙化等症状,并同时出现颈肩部的肌肉酸痛,甚至呕吐、头晕、耳鸣等症状。

症状表现】

① 拇指、食指麻木,可能预示着第5、6椎间孔压迫了颈神经;

②中指麻木,可能预示着第6、7椎间孔压迫了颈神经;

③ 时常感到脖子很累,似有重物压着,早上起床时双手有僵硬、麻木感,可能预示着第七颈椎棘突处的卡压。

「健康」手脚发麻别大意,可能是这些器官在求救!

腰椎间盘突出

有人认为80%的慢性疾病与衰老都源于脊椎的变形与弯曲。但在20岁以后,椎间盘会开始退化。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有外伤史、不良姿势等群体容易引起腰椎疾病。

症状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常表现为反复性的下肢麻木,单侧或者双侧的大腿、小腿以及足部出现麻木,同时伴有腰部疼痛等不适症状。

「健康」手脚发麻别大意,可能是这些器官在求救!

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主要是外伤、劳损等引起的腕部病变或退变,压迫到神经时会引起手指麻木、无力、灵活性降低,也可能伴有胳膊、手腕等处的麻胀感。

高发群体】

一般好发于常搬运、托举等工作人员,但手机、电脑玩得过多也会增加病发风险。

「健康」手脚发麻别大意,可能是这些器官在求救!

神经炎

格林-巴利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是神经纤维和髓鞘遭受免疫攻击造成的,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症状表现】

早期症状以感觉障碍为主,临床上常有对称性的疼痛,有麻木、虫爬、发热、触电样等异常感觉,且下肢症状较为多见,从脚趾到膝盖都可能出现不适症状。

「健康」手脚发麻别大意,可能是这些器官在求救!

一过性脑缺血

好发于三高、心房纤颤、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等中老年人。

症状表现】

常表现为手指发麻或是一侧的肢体发麻。若伴有头痛头晕、视野黑蒙或视线模糊、流鼻血、协调能力差等症状时,可能是中风征兆,需警惕。

「健康」手脚发麻别大意,可能是这些器官在求救!

三高等血管性疾病

三高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血流不畅或减缓、神经变性,导致细胞所获取的氧气等养料减少,可能引起手脚发凉、麻木,或有紧绷感,甚至疼痛感。

建议

若出现第5点中的抽搐、单侧麻木等症状时,要警惕中风。

「健康」手脚发麻别大意,可能是这些器官在求救!「健康」手脚发麻别大意,可能是这些器官在求救!

日常调理,改善症状

1科学运动,常活动手脚

健康群体应每周进行3次30分钟以上的运动,对于疾病患者,应量力而行。

日常有空多活动手脚。在中医看来,双手及双脚有很多重要的经络和穴位,经常按摩、活动等刺激有助于疏通经络,从而减少甚至防止发麻。也可适当多走鹅卵石路,刺激脚部穴位。

「健康」手脚发麻别大意,可能是这些器官在求救!

2纳豆,健骨骼,护血管

黄豆经特殊发酵处理后的纳豆,可以辅助溶解血栓,逆转动脉硬化等血管性疾病,也能保护骨骼。

① 其卵磷脂可调节血脂,降低坏胆固醇,防治血管硬化及血管内膜的损伤;

② 其钾元素可以促进钠盐的排出,有一定的辅助降压功效;

③ 其维生素K2,不仅能促进骨骼发育与健康,又能减少钙化风险,保护血管。

「健康」手脚发麻别大意,可能是这些器官在求救!

3深海鱼,防中风,护神经

深海鱼中含有ω-3脂肪酸,能降低坏胆固醇、甘油三酯,保护心脏、血管、神经健康,又有抗炎性,能减少关节僵硬和疼痛。其中,深海鱼中的DHA、EPA,能辅助修复血管,预防脑出血。

研究证明,每周吃2~3次深海鱼有助于降低中风风险。

「健康」手脚发麻别大意,可能是这些器官在求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