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四川省新时期柑橘产业发展的建议,实用!

当前,四川省柑橘产业进入新的关键发展阶段,如果缺乏宏观产业战略的正确导向,支持政策调整不力,发展策略应对不当,不能未雨绸缪,准确预判形势,那么在外部市场竞争全面加剧和销售洪峰的爆发式冲击难以避免的现实背景下,四川省柑橘产业有可能出现急剧波动,并由此造成销售危机、果农信心危机等较大产业动荡。因此,根据现实矛盾和潜在风险,及时调整战略性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对四川省柑橘产业长效稳定发展意义重大,由此总结整理了五点建议。

推进四川省新时期柑橘产业发展的建议,实用!

1.强化中长期规划约束

四川省应着力强化中长期规划的空间布局约束,有效抑制非适宜区柑橘产业基地的无序扩张,重点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带,突出比较优势,加大熟期调整力度。扩大早、晚熟鲜食品种,积极推广良种和新品种,延长果品成熟上市时间,从而形成错位供给,显著提升四川省柑橘产业市场竟争力。同时,要高度重视规划建设多层次营销体系,统筹省内柑橘市场,保障销售市场有序发展,防止无序竞争。

2.调整政策支持重心

鉴于市场销售将逐步上升为四川省柑橘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当前急需适应性地调整支持政策。重点是从单一的基地扩张扶持转向更加重视对产后流通和加工环节的支持,要切实提高对柑橘产业加工、储藏、营销等后向产业链的扶持力度,从根本上扭转四川省柑橘生产全产业链失衡的现状。

就四川省现实而言,应特别重视大力拓展营销渠道,支持发展柑橘产品网上销售、直销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以及 “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和 “农市对接”等现代营销模式。与此同时,要探索建立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以财政资金为主要依托建立柑桔产业发展基金,撬动金融机构为柑桔产业发展积极提供更大力度的信贷支持,有效解决四川省柑橘产业发展中的资金投入不足矛盾。

3.整合资源,打造区域品牌

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打造区域品牌,是四川省进一步提升柑橘产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之举。当务之急是要立足全省角度在不同柑橘主产区之间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凝结共识,合作互信,致力于打造整体公共品牌,提高四川省柑橘产业知名度,共同解决柑橘生产销售存在的瓶颈性问题。与之同时,还应针对不同目标市场、不同品种,着力打造各主产区的个性品牌,力求统一公共品牌下形成个性鲜明、特色突出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总体上,四川省柑橘产业发展必须坚持 “以质量保品牌、以技术促品牌”的发展理念。品牌的打造应当以质量为基础,实行标准化生产,加强柑橘产销衔接,逐步实行柑橘产品质量可追溯,杜绝不合格的柑橘产品进入市场,切实保护已形成的柑橘品牌,进一步稳固并提升四川省柑橘市场占有率。

4.建立市场预警机制

在供求平衡压力加大和市场竞争加剧背景下,加强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有效促进产销衔接,就柑橘生产、供应、消费等进行信息预测预报,建立高效精确的预警机制,是当前四川省柑橘产业发展面临的又一紧迫任务。

首先,柑橘主产区要及时收集国内有关柑橘的产业政策、生产、加工、保鲜、市场及自然灾害等方面的信息,建立及时准确、系统权威的柑橘产品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为生产者和经营者提供决策参考,达到调控柑橘产品市场的目的。

5.构建危机处置机制

在自然条件和市场因素仍然存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四川省柑橘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不可控因素将是难以避免的。面对客观存在的自然或市场的不可控风险,关键是构建完善的危机处置机制。

首先,应设立应急保险资金,建立 “政府+保险公司+农户”的保障体系,避免 “果贱伤农”现象出现。

其次,政府应制定柑橘产业危机处置办法,建立价格应急机制,一旦市场价低于设定保护价,政府应启动应急资金给予橘农一定补贴,切实保障橘农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