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鄉土情 那雪、那年、那些事

信陽鄉土情 那雪、那年、那些事​窗外,2018年的第一場雪山舞銀蛇,原馳蠟像,為四季輪迴中的豫南大地劃上厚厚的句號。不禁偶憶少年時、老家下雪天的情景。


那一年的隆冬時節,農村忙碌的只剩過年一件事了。豫南老家連下的幾天大雪,外面難見到人影。冰天雪地裡,只有雪靜時嫋嫋的炊煙讓遠近的村莊裡看到些生機。出不了門了,壪裡的尋常人家,烤炭火是金貴的享受,只能劈開浸著雪水的大樹根來燒,溼柴火帶煙常把人燻得眼紅淚流。

其實村子裡並不是沒有動靜,過去農村很少見到麻將,小賭怡情、閒散的男人們會以竹製的“推牌九”來消磨時光。女人們一刻也沒閒著,抽空納著鞋底,爭取在過年為家裡每人準備一雙新鞋,手巧的姑娘們則將心思都花在織毛衣上。

那時收音機應景的歌曲最多的是“塞北的雪”,上了些年紀的老人最愛聽的還是單田芳的“三俠五義”“楊家將”等傳奇故事。

雪終於停了,太陽不情願的探出了頭,陽光振作了精神,冰冷的雪地開始反射出七彩的光芒。雪化成水,水結成了冰,倒掛在屋簷下的冰凌晶瑩剔透。院子裡的雞鴨鵝狗早已歡騰起來,大人們各掃門前雪,將積雪堆起小山似的高,孩子們趁著空隙玩起了堆雪人,粗線條的造形常以胡羅卜做鼻,扣上破草帽或破臉盆就成了,雪人會陪伴人們很久,慢慢融化……

信陽鄉土情 那雪、那年、那些事家鄉處在小丘陵地帶,除了大部分水田就是少部分的坡地。堰溝、池塘、水渠在土丘的谷地間上上下下構成了一張供水網。這樣的地貌為秋後曾藏在莊稼地裡的山雞、秧雞,野兔等動物提供了天然的庇護所。

在這場大雪中、鳥雀們凍死了不少,終於可以出來找食了。雪地裡難找到食物,到處都是鳥兒們留下的爪印,遠處的雪野充滿了無盡誘惑。

大雪過後只有背風的田埂坎子沒被蓋住,如線條般將雪後的田野分割成許多塊厚厚的棉被,層層疊疊地向四面坡上漫延。

大哥從信陽逮了條"蘇聯紅”的狼狗,長的毛色棕紅、高挑瘦削、充滿了野性,幾天的大雪狗拴在家裡嗷嗷叫個不停。讓柴火燻了幾天,人也早已蠢蠢欲動,早幾日與小我兩歲的同族小姥合計著雪停了帶上"蘇聯紅"去攆兔,那天下午終於成行了。
信陽鄉土情 那雪、那年、那些事​出發前,我們將深靴上口紮緊,帶上根竹棍探路,雪野裡了無人跡、空曠而靜寂,深一腳淺一腳地前行,只有腳下踏出的喳喳聲。蘇聯紅"東瞅瞅西聞聞,在雪地中不停地撒野,我們小心留意著兔子的新舊爪痕和尿跡。

時間很快過去,終於、循著一溜新爪印,"蘇聯紅”後腿蹬起團團的白霧、狂吠在一處陡削的田坎前。正探頭間,一道灰色的影子“嗖”地從雪洞中竄出,"兔子”小叔大叫,“蘇聯紅”早衝了上去,我們哪敢怠慢,一路緊跟不捨。於是茫茫雪野中近兩小時的追蹤遊戲熱鬧上演。時間一分分過去,我們離村子越來越遠,兔和狗也早沒了影子。帶著忐忑,顧不上擦汗,順著狗兔留下的痕跡一路追蹤,風馳電擎中,精疲力盡的人、狗、兔終於在一條貫通田埂的漏洞前相逢,小叔堵住上口,我堵下面,那隻4.5斤的大野兔經不住折騰,剛衝出洞口就被我撲在了身下,那一刻,所有的疲憊化為烏有。天將暮,我們拎著戰利品到家,大人們滿是驚詫地表情……
信陽鄉土情 那雪、那年、那些事​圖片來自豫南老家及網友,美術作品為羅山老鄉所畫,特致謝!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