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文学成就有被高估吗,为什么?

话痨鲁迅

如果还停留在中学课本的几篇选目上来提这个问题,那就还不如不提。

鲁迅的文学成就从未被高估,无论是在他还活着的时候,还是在他去世之后被抬上神坛的时候,还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文学进入多元化大发展的时候,鲁迅的文学成就始终矗立在那里,成为至今中国文学无法超越的一座丰碑。

当然,对鲁迅文学作品的理解,不是一两句价值判断就能说清楚的,篇幅也有限,我下面只能简单谈几点意见,不全面,供参考。

1、

既然谈到鲁迅的文学作品,那么主要是小说、诗歌、散文,其次是杂文,再次是一些书信。最后,还有他的译作。在这些主要的作品类型里,鲁迅的译作的水平是比较具有争议的,因为他主张“硬译”,也就是把忠实原文放在绝对首位,可以牺牲文采。所以,鲁迅的译作在当时就有人认为译的不够好。现在过去了这么久,应该说,鲁迅的译作水平不是一流的。但除此之外,他的其他作品都是一流的。

2、

鲁迅的文学成就之所以高,主要有三点因素:一是具有开拓性。二是思想极为深刻,而且,他的思想与文学的融合度极为完美,以至于他写的一些针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所写的杂文、时评,经过七八十年,还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凡是写过杂文的都知道,杂文是速朽的文本,鲁迅是目前有且仅有把杂文写成传世文本的作者。你找不到第二个。三是鲁迅的文学语言既有个性,又极为自然。很多读者恰恰会觉得鲁迅的作品读起来不那么流畅,那是因为这些读者的口味被那些较差的文学作品、流行作品败坏了。鲁迅的散文语言的凝练、精确、生动,以及美,是源于他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所以,他的旧体诗也是十分出色的。

3、

很多人总是认为鲁迅被高估,是因为官方对鲁迅的刻意神话,引起了很多人对鲁迅天然的不满。就像这位提问题的题主,仅仅是通过课本上的选目来评价鲁迅,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恰恰是

当鲁迅走下神坛,你才会发现,他的面目是这样的慈爱可亲,幽默风趣,他不是高高挂在学校墙壁上的一副肖像画,而是你的邻居、网友、长辈,他会在你面临人生的种种困难,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感到愤怒,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种种黑暗感到压迫……等等的时候,站出来帮助你批判,帮助你剖析,安慰你,鼓励你,帮助你。

所以,我也是离开学校,走上社会,工作了几年之后,才逐渐感觉到鲁迅真是伟大,他的文学才配的上称为文学。


danyboy

作为鲁迅先生的崇拜者,我不得不承认,先生的文学成就被高估了。

毫无疑问,鲁迅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界最伟大的作家。但是鲁迅的伟大,更在于他的思想。先生对中华文化的反思,前无古人,对国民性的批判,入木三分。更可贵的是,鲁迅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批判,他冷酷的背后是热血,责骂的背后是深深的爱。他对我们这个民族的爱,刻骨铭心。爱之深,责之切。如果没有鲁迅,二十世纪中国思想界的夜空,将少了一轮明月。

作为自由主义思想家,鲁迅是伟大的。作为文学家,鲁迅造诣深厚,成就不凡,但是也有硬伤。

一是,没有长篇小说。众所周知,长篇小说是小说之王,也是文学之王。伟大的小说家,必须有长篇小说。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都有自己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品。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十分杰出,但遗憾的是没有长篇小说。

二是,语言不成熟。鲁迅的时代,是现代汉语的转型期,文言文和白话文并举,欧化语言盛行。鲁迅的很多文字,带有明显的文言文痕迹和欧化语言的影响,读之比较拗口。相比之下,老舍先生的文字,京味十足,胜于鲁迅先生。

三是,美学思想有偏差。伟大的小说家不一定就是伟大的文艺理论家。鲁迅先生对文学的理解有误,比如跟梁实秋先生的争论,不得不说,先生的观点不正确。

不过,正如先生所说,有缺点的战士终究还是战士。虽然鲁迅先生文学成就不如同时代的老舍先生,沈从文先生,但是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无人可比。在我心目中,鲁迅先生是中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一流的小说家,综合起来就是中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


江南俗士1

现在大学中文系里最通行的现代文学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用鲁迅自己的话串成了一段对鲁迅文学成就的评价:

他创造了“内外两面,都和世界的时代思潮合流,而又并未梏亡中国的民族性”,并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的“现今想要参与世界上的事业的中国人”的文学。

这评价是切实而中肯的,讲出了鲁迅文学的开创性在于他的民族立场与世界视野。但我猜你所要问的并不是这个,而是“鲁郭茅巴老曹”这类现代作家大咖排座次,鲁迅永远稳居第一把交椅,甚而曾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除了最高领袖,就只尊鲁迅一人的现象。

事实上,鲁迅确实经常被高估,但被高估的不是他的文学成就,是他的世俗政治头脑。

(鲁迅的文学成就往往被错估而非高估)

鲁迅的文学成就也曾多次受到质疑,但有趣的是,受质疑的原因往往并非出自文学本身,而是针对他的政治倾向。更有趣的是,政治上的质疑者,既有左的,也有右的。

比如三十年代初,一群左翼青年觉得鲁迅已经跟不上新时代的革命形势了,所写的文字已经是“滥废的无意义的类似消遣的依附于资产阶级的滥废的文学”了(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而六十年代夏志清站在以新批评理论外衣包裹下的自由主义政治立场也质疑着鲁迅的文学的“狭隘”,并将晚年《故事新编》一类作品的“失败”归因于他政治上的“向左转”。

但无论左还是右,对鲁迅文学造诣本身都是不得不肯定的。即使是狂热的左翼青年钱杏邨,也要认可他《阿Q正传》的文学技巧,即使是自信心爆棚的夏志清也要佩服鲁迅的文学方面的“天才”,连狂人李敖,给鲁迅找毛病,找来找去,也只好从鲁迅一生没有长篇小说来做文章。

(对鲁迅文学成就的赞美与质疑,往往都是世俗政治的)

这当然不是说鲁迅是“去政治化”的,恰恰相反,鲁迅文学的精彩处,除了技巧的圆熟新颖,更在于他以文学介入社会、文化及思想的超乎左右之上的政治关怀,他所呈现的国民性、民族文化、立人、阶级性等等问题,直至今天依然有效且鞭辟入里。

当我们从无论文学技巧还是思想深度来判定“鲁迅的文学成就是现代文学史的巅峰”的时候,其实既是对鲁迅的评价,也是对当下写作的批评。很多时候,不是我们高估了鲁迅,刻意仰望,而是我们自己太不争气,实在自我高估不起来,难以平视。


杨早讲史

鲁迅的文学成就直到今天个人认为现代人仍然没有人能够达到,现实意义与历史考究来讲他的文学作品生命力依然存在,并将长期有着勃发的生机。他的《阿Q正传》人物形象至今仍然处在中国文学的高地,令文人们望其项背,那个社会发韧时期创作出的《伤逝》难能可贵,青年时期仿徨伤逝中鲁迅能够敏锐的洞察并呐喊出: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直到今天仍然散发着现实的意义与生命力,并且能够从现实出发写出掷地有声的作品,他的文学作品没有被高估,他的作品长处侧重于社会性、思想性,是现实的存在,时至今日还没有人超越,为文为人必须在苦熬与发韧中锤炼自己,那样才能够出现有份量的作品。


杨柳青青春之声

在中国文学史上,像先生这样,彻底反奴役,反愚民,反糟粕的文章,以前几乎是没有的。至少明清两代是没有的。从孟姜女哭长城到关汉卿好一粒响当当的铜豌豆为绝唱。到朱元璋弃孟子,再到满清一道道文字狱,几乎灭杀了这个民族的生机。吴承恩不无无望的指出,难道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了真经?在吴承恩那时,中国王朝更替了22次了,家天下家天下家天下,像孙猴子这么厉害的人物,有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的化外,也稀罕弼马温这类屁官,纵使华夏文明给他洞察妖孽的火眼金睛,金刚不坏的金丹,与天地同寿的人参果,奈何甘心跪拜。鲁迅先生说,烈士死了,刽子手把血淋淋的心挖出来,给华老栓做药引子,这华夏真老梗到要把自己文明哺育的精英都给自残尽了吗?单就这篇文章,先生就可成为不朽。


伯爵227998672

应该没有,深邃的思想,犀利的文笔,透彻的剖析,思维的缜密,无人能及,塑造的人物鲜活生动,让人慨叹佩服,在里面的人物或多或少的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使人警醒,检讨,利于提升自己,净化人性,利于振兴国家民族,那样铮铮骨气是难能可贵的,另外他的优美的语言,很好的传承了中华的文明,言简意赅,回味无穷,让人感受到中文的博大精深,可以说鲁迅是前无古人,后鲜来者的大师,无论有多少别有用心的人贬低,许鲁迅揭穿了他们阴暗的灵魂,才诋毁他的作品,人格,也无损他的地位,反而那样更显示出他们卑鄙龌龊的心里,阴暗肮脏的灵魂


冰河夜渡

就鲁迅的文学成就来说并无什么过人之处,远不如四大名著,但近代史上为什么会如此著名,很简单,他说了很多人不敢说的话,或者别人不知如何去说的话,针对时贬,挖疮疤,讽执政党等,嬉笑怒骂于笔杆之间,很多文章都是杀头之罪啊,但他一如既往,不畏权贵,不屑学究,这可需要多大的勇气,有几个文人能够做得了,这就是其可贵之处,至今无人超越。


徒步走go

谈文学成就其实毫无意义,鲁迅贡献的是智慧和思想成就,他最可贵的是,没有无病呻吟,没有违和,没有攀附趋炎附势捧臭脚,没有华丽辞藻。没有那些看了想吐的腻歪!也是历史特定时期造就的


茶风悠乐

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与其他伟大作家一样,在于对生活以及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发掘,以民族和国家为范围的话,他前无古人,至今无来者。相较于讨论它是否被高估,我更想了解是什么样的环境与经历才能诞生这样一个高度自知自觉的灵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