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場巷戰,讓我重拾對傳統武術的信心

曾有段時期,我對練拳失掉了信心,一是沒有長進,二是練拳也不能當飯吃。一日,碰到一位多年不見的朋友,朋友熱情,邀我共進午餐。朋友也是喜歡拳術的,我們便談起了拳術,他有了許多新的理解,便向我講述。他說到了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這句俗諺早聽得厭了。以前耍把式賣藝的,在開場中總要說上這麼一句。這好像已經成了定式。在我的理解中,這句話只是一塊招牌。但朋友卻另有解釋。他說,你可不要看輕了這句話。這正是內功的基礎。他初說我並不大以為然,當我兩人聽試了一通後,知道他的功夫確實大有長進。回到家,我細細品味他的話,又身體力行,終於也悟出了些許門道。

那一場巷戰,讓我重拾對傳統武術的信心

太極拳的大松大軟幾乎盡人皆知,鬆了以後又如何呢?七經八脈的氣血運行對養生有用,難道用這氣血就能打人?那作為太極勁的東西又是個什麼東西?(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在放得極為松的狀況下,周身是有氣體膨脹的感覺,難道這膨脹就是勁?如果是,那在推手中為什麼不起作用?氣通周身有抗擊打的功效,但拳術不是氣功,那這“勁”就一定是另有奧妙。朋友舉了個例子。一個秤砣,有一斤重,或者一個一斤左右的鐵球,拴上一個軟繩,掄起來砸在人頭上,砸一個大包那是輕的,如果砸在人身上,砸傷了是不成問題的。恐怕是沒有人能禁得住這一砸。不信可以試驗。甚至這鐵球砸過去,能要了人的性命。這鐵球的力道是明擺著,近乎成了一種常識。一個人的拳頭割下來放在秤上稱應該有多重沒試過,總該有點分量吧,如果再加上胳膊,那就應該有幾斤了。而常人這一拳打出去,為什麼沒有鐵球的威力呢?別說是常人,就是現在電視轉播的擂臺賽上,那些拳手的拳頭,又有幾人能發揮出那鐵球的力道呢?同樣的質量,甚至比鐵球大的多的多的質量,卻不能發揮出鐵球的力道,這問題出在哪呢?

人的結構除了骨頭,就是外面包裹的肉、筋和皮。(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鐵球后面是軟繩,如果換成有彈性的皮子,那威力還會加大。人的拳頭威力大不起來,兩相比較,就會清楚,人沒有這個軟繩或者有足夠彈性的皮子。拳頭髮出的力道,絕大部分都讓筋肉皮的僵拙給化解了。你發出的力其實很大,而筋肉皮往往起的不是助力,卻是阻滯的作用,筋肉皮越緊張,阻滯的作用也越大。明白這層道理很重要。好的太極拳家,筋骨肉皮都是分家的,這就是松透,僅此還不夠,還要讓筋肉皮變得有彈性,像猴皮筋一樣,能夠在骨外做伸縮運動。整個筋肉皮毫不緊張,極為放鬆,那拳頭打出去,就如同軟繩輪鐵球。松的越好,彈性越強,那拳頭的威力自然也就越大,這就是為什麼太極拳不是用力打人。

再說這“一口氣”。這是最讓人迷惑的。很多人都把這一口氣理解成了氣功。曾見到有人丹田上下左右翻轉,那肚子能鼓出很大,還能接住他人打來的拳頭。好像很神奇,其實在技擊上沒有什麼作用。內練的不是這樣的氣。丹田內轉也不是這麼個轉。簡單的說,丹田內轉是與指揮筋骨皮肉運動有關。呼氣下沉,有助於筋骨肉皮全面放鬆。

那一場巷戰,讓我重拾對傳統武術的信心

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是內功最基本的功夫,有了這功夫後,剩下的就是如何周身一家,身背五張弓,如何在這五張弓上搭配使用的問題。據說更高級的東西就是意,但身上沒有這些東西,意就成了空意。

我曾與人有過一次小小的街戰,那人輪著拳頭就衝上來,典型的王八拳,不懂身法,不護頭,中門打開。我身體往前一鑽,順勢一掌就打到那人下巴上。就把那人打了一溜滾。我知道我可能練的是對的,或許正是這一戰,使我對拳術又增加了興趣。從此對那些用王八拳笑話傳武的噴子嗤之以鼻,練都沒練過,哪來的資格和自信對傳武品頭論足啊。

如果真喜歡武術的話,建議大家站樁,練練樁功。這是現在很多人都驗證過的,比較認可的較好的健身、上功方法。用無極樁修正身法,混元樁進行換勁,然後三體式或者太極拳套路練勁,經過進一步練勁用勁,效果非常顯著。

那一場巷戰,讓我重拾對傳統武術的信心

那一場巷戰,讓我重拾對傳統武術的信心

那一場巷戰,讓我重拾對傳統武術的信心

那一場巷戰,讓我重拾對傳統武術的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