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甘青两省的川海大桥要来了!兰州到青海更快

跨越马平西高速,甘青两省分界线湟水河的川垣至海石湾大桥

如今已逐渐显露出它的雏形。这座造福甘肃红古与青海民和两地百姓的跨省大桥,不仅缩短两地间的通行距离,更提供了让两地百姓步行游览对方城区的便利。

跨甘青两省的川海大桥要来了!兰州到青海更快

川海大桥起点位于民和县东垣北路与川垣五路交叉口,终点与红古区碳素厂路与红山路交叉口相接。路线建设长度 1656.7m,其中桥梁长度 832.8m,桥梁跨径组合为 1-45m现浇箱梁 +( 80m+140m+80m)连续刚构 +12-40m预制 T梁,最大墩高 50米,荷载标准为城 -A级,红线宽度 31m。

来往两地间单趟时间缩短至不到10分钟,加快了两地间来往频率。

跨甘青两省的川海大桥要来了!兰州到青海更快

川海大桥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川口镇以东约3公里处,是109国道和川口至大河家(省界)路的连接线,大桥南边是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川口镇,北边连接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它既是民和东进兰州红古区西上西宁的便利通道,也是民和县新县城与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之间最直接的连接通道。大桥全长1.6公里、宽31米,采用城市主干道标准建设,双向六车道,还包含东西各3米宽的人行道,大桥设计时速40公里/小时。

项目副主任赵永辉介绍,大桥建设之前,民和红古两地居民只能通过县城东西边缘的民和大桥和团结桥,绕行10多公里通行,最快也需要半个小时才能到达。而川海大桥建成后,两地间的通行时间将缩短为3分钟左右,特别是红古区的群众跨桥后可到民和南站乘坐高铁,交通便利。

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境内的施工量并不多,大桥的大部分墩柱都在甘肃省红古区境内。由于大桥南北两侧的高低落差近70米,因此,必须在红古区境内用大量墩柱来填补这70米的落差。

提起大桥,胡焕猛用小、多、杂来总结大桥的特点。小是指大桥的规模比较小,不算连接线,桥梁长度也就832米左右,不算规模特别大的桥梁。但是桥梁建设采用的技术手段多,而且建设现场的地势,环境都比较复杂。由于大桥建设需要跨越两地的乡村道路以及青海省境内的马平西高速,因此,建设必须在不干扰道路正常通行的情况下进行。

此外,由于川海大桥2号,3号墩位于湟水河河床之内,承台全部埋于河床底部,平台开挖深度达10米,底部又有约8米至10米厚的卵石底层。为了保证安全施工,项目办将这项在我国南方河流区经常采用的施工法应用到了川海大桥建设当中。

跨甘青两省的川海大桥要来了!兰州到青海更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