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風暴下“老字號”如何搭乘“復興號”踏上覆興之路

自從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以來,許多老字號開始應用新玩法。據統計,如今在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中,超過半數的企業已在各電商平臺展開銷售,並開始嘗試各種創新。

在當下的新零售時代,線上線下融合已成必然趨勢。老字號也在新零售思維的影響下,獲得了超速增長。在一年又一年的節慶活動中,憑藉創意營銷、優質選品以及與聯動電商,眾多老字號品牌正搭乘“復興號”上演國貨品牌復興大戲。

老品牌要有新姿態

新零售風暴下“老字號”如何搭乘“復興號”踏上覆興之路

近年來,不少老字號通過電商平臺擁抱新零售模式,重新激起了商業活力。根據阿里巴巴的數據,今年天貓年貨節,老字號品牌銷量突飛猛進,實現了300%的整體增長。其中數十個內地老字號品牌更是迎來了在海內外的復興,包括北冰洋汽水、北京六必居黃醬、四川鵑城牌在內的商品,都已實現了香港的次日達;去年百花蜂蜜更是在香港站穩腳跟,市場佔有率達到40%;馬應龍、茅臺、同仁堂等老字號熱銷海外,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像百雀羚、老廟等國貨老字號更是迎來了事業的第二春。

電商平臺不旦為眾多百年國貨品牌打開了銷售通路,還帶領它們衝出亞洲,走向世界。如在去年七夕贏得高人氣的五芳齋、稻香村等品牌,利用中國風、DIY等元素,推出定製化產品,熱銷海內外。當“回憶殺”成為經典時,復古也在重聚時尚,從去年七夕數據來看,在謝馥春、百雀羚的用戶中,25歲以下用戶佔比超4成。這些歷久彌新的品牌,或藉助於大數據,開發出了更符合潮流的品類和款式,或在重構線上供應鏈的同時又反哺線下。以其獨特的手法,再次吃上了“青春飯”。

借勢營銷,玩轉“新、奇、特”

新零售風暴下“老字號”如何搭乘“復興號”踏上覆興之路

2018年初,京東超市公佈了2017年食品品類年度消費的數據,其中“老字號”的戰績尤為突出。截止2017年,稻香村、德州扒雞、王老吉、海天、中茶等近200家老字號食品品牌入駐京東建立電商購買入口,並在擁抱電商後不久老樹發新芽。

嶗山蛇草水被“黑出天際”,從只有青島人知道的典型區域性產品,變成了噱頭十足,火到斷貨的“互聯網+”熱門代購商品;在充滿情懷的渲染下,北冰洋袋兒淋加價也難搶;故宮美食“朕的心意”目標直指青年群體,聯手電商持續脫銷;再也不用排大隊耗時耗力的稻香村,電商銷量更是節節攀升。回望2017年,市場份額可觀的“老字號”們也一改“沉穩”的形象,藉助營銷手段玩起了“新、奇、特”。

說起創意營銷,其中玩得最嗨的要屬百雀羚了。始於1931年的百雀羚,在中華老字號中尚屬年輕之輩,卻在新零售的發展道路上行事分外老辣。百雀羚深知當年慘遭滑鐵盧的原因出在產品上,於是在堅持以“草本配方”抵抗洋貨的基礎上,匯聚全球頂尖護膚科技,打造的小確幸、三生花等多個子品牌頻頻刷爆朋友圈。

新零售風暴下“老字號”如何搭乘“復興號”踏上覆興之路

為了配合產品創新,百雀羚以堪稱神來之筆的營銷手段直擊用戶們的心。在國內外大牌夾擊中,登頂天貓商城化妝品類第一,線上超70%銷量由90後貢獻。從被嫌棄的品牌,搖身變成深受年輕人歡迎的第一國貨。

當然,這一類老字號“玩轉”電商的成功案例並不少見,它們大多利用了智慧營銷和互聯網大數據等手段,為品牌研發網絡適銷產品制定出專屬的營銷方案,從而做到線上“開花”的效果。在整個市場消費升級的背景下,老字號除了保持線下傳統渠道外,還需要通過互聯網“借勢”大數據,洞察用戶的行為變化與需求轉變,以更多元化的創新手段,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慾。

借新渠道抱團重聚品牌力

新零售風暴下“老字號”如何搭乘“復興號”踏上覆興之路

對於中華老字號來講,是新零售挑戰也是機遇,如何完成產品、運營和營銷層面的革新是老字號能否抓住機遇的關鍵。在這條復興之路上,老字號們為了抓住機遇都各出奇招。2017年底,在京糧、二商“三合一”重組的推動下,多家知名老字號成了“一家人”,形成了從育種、養殖到加工、配送、銷售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並與多家知名企業合資合作,構建出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

當然,除了合力抱團取暖重聚戰鬥力外,尋求線上線下的新渠道,也成為了許多老字號的發展重點。以茅臺為例,在其重構營銷渠道,成功從公務消費向大眾消費轉型之後,不僅推出官方旗艦店,還重金打造雲商平臺,並強制性要求分銷商將手中30%配額放在平臺上。這一舉措讓茅臺重掌控制權,對穩定價格體系、有效調控供應網絡、提升利潤空間都帶來明顯成效。同時,也為茅臺與新興大眾建立新連接窗口,更高效地匹配了當今新消費結構。

初心

創新

新零售風暴下“老字號”如何搭乘“復興號”踏上覆興之路

如今擁有獨創精神的中華老字號正在商業變革的洪流中走向世界前沿,重建新的商業文明。被新零售打通銷路的中華老字號,突破了地域限制和季節限制,讓區域品牌變身為全國品牌甚至是全球品牌。

在新零售時代的產業革新尚未落幕之時,中國品牌衝出亞洲之際,無論老字號將營銷玩得多花哨,或是渠道變得再多樣,產品的品質無疑仍是保障企業生存的重要條件。對於老字號而言,秉承匠心認真做好產品,在保持初心的同時,守正出新才是在這風雲變幻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的關鍵。

新零售風暴下“老字號”如何搭乘“復興號”踏上覆興之路

事實上,為老字號帶來生機的並不是新零售這個靈丹妙藥,而是這股誕生於中國商業領域的創新精神。勇於突破嘗新,不畏艱險的老字號們,在求新精神的引領下結合新技術贏得了全新的商業發展空間。當技術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之時,強大的商業力量也將變革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方式。

隨著時代變遷,沒有一個商家能躲過翻雲覆雨的變化。經營企業的關鍵在於從變化中讀懂未來,建立假設,然後執行,再對結果進行驗證。正在突破技術驅動層面,不斷前進的中國企業,在引發商業革命的同時,未來能否保有中華文化底蘊,在風暴中變革的老字號們,將給出最好的答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