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馬雲失意,劉強東擺攤,馬化騰和李彥宏還在當打工仔

20年前,馬雲失意,劉強東擺攤,馬化騰和李彥宏還在當打工仔

一眨眼,

時間已經悄悄地來到了2018年!

令人既恐慌又期待的世界末日,

已經是4年前了;

充滿著激動、驕傲、血淚汗水的

北京奧運會,

已經是10年前了;

牽動著每一箇中國人的

長江領域特大洪水,

已經是20年前了····

人越長大,就會感覺

一年越來越短,時間越來越快;

有人是這麼解釋的

當我們還是個孩童時,

一年就是我們生命的幾分之一;

我們逐漸成長為青年、中年、老年,

一年便只是生命中的十幾分之一、

幾十分之一。

時光抓不住,也不為誰留步;

好在,人類創造了文字,

發明了媒介,

讓記錄,

成了某種意義上的留住時光。

移動互聯網時代讓信息的交流、留存

變得前有未有的方便快捷

但也帶來了信息的泛濫

一些久遠但應被銘記的事物被悄悄掩埋

今天,我們站在2018年的起點上,

往前回溯

10年,20年,30年,40年

去重溫那些改變了中國互聯網的人和事···

20年前,馬雲失意,劉強東擺攤,馬化騰和李彥宏還在當打工仔

40年前——1978年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拉開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冰封已久的神州大地,

開始緩慢回春。

這一年,

如今叱吒中國互聯網的四大巨頭BATJ,

創始人都還在玩泥巴:

馬雲,14歲了,

在前一箇中學打架記過太多,

轉學到了杭州八中,每天拿著臺收音機,

收聽英文廣播,在班上顯得獨樹一幟;

李彥宏,10歲;

馬化騰,7歲;

劉強東,才4歲;

和同齡人相比,他們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20年前,馬雲失意,劉強東擺攤,馬化騰和李彥宏還在當打工仔

30年前——1988年

改革開放的政策初見成效,

GDP取得了11.2%的增速,經濟大步向前發展;

人們還在為

張藝謀憑藉《紅高粱》奪得柏林金熊獎而歡慶時,

李寧退役的消息傳來

又引得眾人落淚;

街上的行人,

衣服顏色已經從原來單一的土灰土綠,

變成了鮮豔的赤橙藍紫

人們賣力地騎著自行車,駛向美好的明天;

這一年,馬雲從杭州師範學院畢業,

被分配到杭州電子工業學院,

擔任英文講師,

和外國友人莫利一家的友情

也保持了8年;

在授課之餘,

閒不下來的馬雲還在西湖邊上發起了一個英語角,

想讓更多人掌握英語;

他隱隱感覺到,

未來的世界,將會空前開放,

對中國,是挑戰,也是機遇;

英語,是能讓中國人溝通世界的一座橋樑;

正當馬雲搞英語角搞得風生水起時,

李彥宏正在父親的要求下,

在三伏天灼熱的太陽下,

混雜在一堆小販中,

哼哧哼哧地賣著冰棍;

過完一個暑假,

李彥宏曬黑了一層,

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

原來因專業太枯燥而產生的厭學情緒也沒了,

乖乖地回到北大讀書去了;

坐在高三的課堂上,

馬化騰最大的苦惱莫過於要考什麼大學,

發完呆,他繼續奮筆疾書;

同樣炎熱的宿遷,

正在讀初二的劉強東,

和小夥伴們一路打打鬧鬧地走回家;

身在其中的這群青少年,

誰也沒預料,

未來自己會成為何等的人物。

20年前,馬雲失意,劉強東擺攤,馬化騰和李彥宏還在當打工仔

20年前——1998年

這一年,

被稱為為中國互聯網元年,

風雲激盪,人才輩出。

這一年,

馬雲在杭州乃至中國互聯網界已經小有名氣,

“瘋”名遠揚。

稍微瞭解互聯網一點的,

都知道馬雲創辦的中國黃頁。

但這個辛辛苦苦才養大的孩子,

卻在一年前被馬雲親手賣掉了。

以他那微弱的資本力量,

根本無法掌控中國黃頁。

賣掉網站後,馬雲帶著團隊,

跑去了北京為政府開發了眾多商務網站。

同時,他還在思考著創業這回事。

有一個想法在他心中漸漸明晰起來:

建一個平臺,

用互聯網幫助中國商家做生意!

於是,一年後,

他帶著十八羅漢,回到杭州,

所有人湊了50萬元,

創辦了阿里巴巴網站。

一個如今數千億的商業帝國,

於這小小一隅開始發端;

一股電商的浪潮,

也從這逐漸席捲整個中國,

成為20萬億市場規模的汪洋大海。

如果說創業是一灘渾水,

深淺不一,危機四伏,

馬雲已經趟過一遭,

正準備趟第二遭時;

李彥宏就是那個正站在岸邊,

思考著要不要下水的旁觀者。

當時,

他正在硅谷的公司擔任工程師,

拿著令人豔羨的薪資。

因緣際會之下,

他旁聽了一場對雅虎創始人楊致遠的採訪,

從中得到了一些靈感。

靈感和夢想一起攪拌,

經過醞釀發酵,

最終變成了行動。

20年前,馬雲失意,劉強東擺攤,馬化騰和李彥宏還在當打工仔

1999年,

認為國內的創業時機已經成熟,

李彥宏辭職回國,

在北大下屬的一間賓館裡租了兩間房,

離北大才一兩公里遠,

一個叫中關村的地方,

人來人往,叫賣聲、砍價聲絡繹不絕。

在眾多小攤販當中,

有一個年輕小夥子顯得格外精神,

時而帶笑招攬著客人,

時而神情嚴肅地和批發商交談。

他工作的櫃檯上,

擺放著一塊小小的招牌——“京東多媒體”。

若干年後國內最大自營電商平臺的掌門人,

在1998年這一年,

不過是一個在中關村賣刻錄機的小販而已。

把鏡頭轉回南方,

一座小漁村,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嬗變,

一點點地雕琢出高新科技城市的輪廓。

在潤迅通信公司工作了五年,

做到了開發部主管的馬化騰,

同樣選擇了辭職。

他和他的小夥伴們,

在華強北註冊了

深圳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

以當時正火紅的以色列即時通訊軟件ICQ為藍本,

開發一款叫QICQ的中國IM軟件。

那時候,沒有融資,沒有風投,

開發過程中的每一筆花銷,

都讓馬化騰和小夥伴們心驚肉跳。

好在,他們撐了下來。

成為如今月活躍用戶達9億的國民應用。

這一年,還有很多出色的人物,

登上舞臺,大放異彩:

張朝陽團隊推出了

第一家全中文的網上搜索引擎——搜狐網;

王志東去美國考察了一圈,

回來成立了新浪網;

一個想要當豬肉佬的浙江人,

開了一家叫網易的門戶網站;

不務正業的兄弟倆,陳天橋和陳大年,

在上海成立了盛大網絡;

······

20年前,馬雲失意,劉強東擺攤,馬化騰和李彥宏還在當打工仔

互聯網這件事物,

開始從少數人向大眾擴散。

無數人,

由windows98系統開始,

成為網上資深衝浪者。

20年前,馬雲失意,劉強東擺攤,馬化騰和李彥宏還在當打工仔

10年前——2008

這一年,

汶川大地震造成將近7萬同胞遇難,

成為集體回憶中一道不可磨滅的傷疤;

這一年,

中國作為東道主順利舉辦了北京奧運會,

奪得了51枚金牌,

國人歡呼、激動、自豪不已;

但這一年,

由雷曼兄弟倒閉引發的次貸危機席捲全球,

無數中小企業連掙扎也掙扎不起來,

直接倒閉;

剛在港交所上市不到一年的阿里巴巴,

開始執行馬雲制定的策略

“深挖洞,廣積糧,不稱王”;

習慣了在公眾面前露面的馬雲,

給自己定下了一個規矩:

“一年內不接受媒體訪問”;

他去到了重慶的白雲觀,禁語三天,

手抄經書,精心修行;

他周遊全球,四處拜訪高人,

如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

通用電氣前任CEO傑克·韋爾奇等,

學習他們的經營理念。

20年前,馬雲失意,劉強東擺攤,馬化騰和李彥宏還在當打工仔

馬雲在2008年選擇了蟄伏,

但他依然很清楚,

自己要帶領阿里巴巴往哪兒走;

與之形成對比的,

是李彥宏正處於前所未有的迷茫期。

CFO出海游泳溺水,

CTO離職創業,

一大批高管出走,

轉眼之間,

偌大的公司,

只剩下李彥宏一個人管理,

都壓在他的身上;

禍不單行,

在年尾,

央視新聞30分節目連續兩天

引發輿論譁然。

李彥宏發出公開信,

向公眾致歉,

並表示將盡力改善,有錯必改;

但損害的品牌形象已經難以補救;

李彥宏迷茫,劉強東則是痛苦;

年初的那場大雪,

壓壞了京東上海的倉庫;

剛融到1000萬美元的京東,

建物流、擴品類、買庫房,

很快就把融資花得一乾二淨;

比自然界的大雪更可怕的,

是創投界進入凜冬。

金融融危機的影響

讓許多投資人噤若寒蟬,不敢冒險。

京東面臨著資金鍊斷裂的危險,

劉強東天天在外面跑啊,

拜訪投資人啊,

都拉不來一筆投資。

白天再怎麼累,

晚上劉強東也睡不著覺,

他最擔憂的,

不是公司倒閉後自己的處境;

而是給不了跟隨他近十年的兄弟們回報!

在極端的壓力下,

劉強東竟一夜白頭。

相比起劉強東的痛苦,

馬化騰的日子好過得多。

QQ穩步發展,

用戶數量達到了4.3億,

可謂是中國最大的即時通訊軟件;

想要挑戰它的後來者不斷,

但QQ自坐穩老大地位巋然不動;

一向低調的馬化騰,

接受了採訪,

爆出了金句

“我沒覺得自己特別有錢。

這麼多年我們家的生活習慣也沒有大變化,

頂多房子大一點。”

而這一年,

他在胡潤排行榜中名列第32位,

身家124億元。

可見,馬哥的壕氣,

並不比“一個億的小目標”的王健林少到哪裡去。

20年前,馬雲失意,劉強東擺攤,馬化騰和李彥宏還在當打工仔

正當時——2018年

2018年發生什麼呢?我們姑且一猜:

馬雲繼續大搞新零售;

劉強東賣力推行無界零售;

李彥宏押注人工智能;

並繼續在生日那天大派QQ幣(假的)

······

無論會發生什麼,

站在新的起點上展望未來,

總是令人充滿希望,充滿期待。

但願2018年,

中國互聯網發展得更強大、更昌盛!

也祝願每一個認真生活的你,

不被生活辜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