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會害怕呢?

人為什麼會害怕呢?是因為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在作祟麼,或是對未知的事物或狀態的一種特有的戒備心態呢,沒有人知道,也很少有人去考慮這個問題。

我想,害怕的緣由可能有許多個,但“害”字可能首當其衝,怕被傷害,所以才“怕”吧。從這個意義上說,害怕其實應為“怕害”,這是很符合邏輯的吧,怕,的確怕得有理!

那麼,“怕”到底又是什麼呢?古人造詞也有趣深刻:心裡血沒了,發白了,這就叫怕了。細想也是,倘若一個人連血性也沒有了,不是“怕"又能是什麼呢? 邀一個朋友去遠行,到一個從沒有人去過的地方。想了半天,其答曰:“害怕。”這可能是最委婉的回絕吧,讓我立刻啞口無語,人家害怕你有什麼辦法,你就是磨破了口舌,在一個“怕害”面前,所有的理由豈不都變得一片蒼白,剎那間無立足之地?!

害怕或是“怕害”,皆是因為不相信你,在一個就只有你倆的世界,除了你,能害他的人又能是誰呢?人可能與生俱來的就有一種防備他人的心理,這大約也是人之所以進化為萬物之靈的一個重要因素,時刻防備著不被“害”,自然就多了生存的機會和可能啊!

可是,總是怕害,亦不是什麼永遠的正確?世界的美麗和魅力本來就在於那些讓人害怕的所在,未知的因素愈多,愈能激起人性的好奇,愈是刺激。

如果你能相信與你同行的人,害怕有什麼必要呢?作為一個同路者,作為天性喜歡群居的人類,害了你,他又怎麼能獨自生存並享受生命的快樂呢? 反之,如果你不能相信這個人,“害怕”則是一個絕佳的藉口,以自己的膽小,輕描淡寫了避開了許多可能有的傷害與陷阱。這樣的回答,是智者的高明,也是對別人最謙卑的尊重!沒有人會受了拒絕而生氣,皆大歡喜,一團和氣,也是不錯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