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理想的居住環境,適宜的樓層

選擇宜居的生活環境自古有之,古時叫堪輿,也就是風水學。這門學問能傳承到現代,一定有其合理性。但也不能墨守成規,直接拿來套用也是不合適的,因為古時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現代人類有本質的區別。


選擇適宜環境的思想在原始社會就萌芽了,那時候人們為了躲避自然界的風雨,野獸等選擇避風向陽的洞穴居住,隨著歷史的不斷髮展,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良好的居住環境不僅有益身心,對兒童的影響也是不可小覷的,歷史上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說的是

孟子的母親為了給年幼的孟子一個好的環境,連續搬了三次家的故事。孟子小時候,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玩起辦喪事的遊戲。他的母親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孟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孟母說:“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裡定居下來了。孟子長大成人後,成為大儒,這些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結果。

如何選擇理想的居住環境,適宜的樓層

選擇居住環境,從宏觀上來說,可以選擇一個比較適宜的城市,比如杭州、北京、大連、昆明、青島、廈門等,當然,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沒有選擇城市的便利的,因為要工作,要生活,有些城市是沒得選擇的。

那麼選擇一個環境比較好的小區還是可行的,理想的居住環境大概是這樣的:依山傍水,也就是背靠青山,前面小河緩緩的流淌,柔和的風從對面吹過來,藏風聚氣之地。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們對這樣的環境也是可望不可求的,畢竟這樣的環境太少了。不過現代居住環境可以從其他方面考慮,現在大家對教育都比較看重,在選擇樓盤時一些學區房就成了熱點,尤其時挨著重點學校的樓盤,不僅孩子上下學方便,而且周邊配套也比較完善,有著很好的教育氛圍,對孩子成長非常有利。對於上班族來說,找一個緊鄰地鐵或公交站臺的地方是個不錯的選擇,畢竟坐車都很長時間呢,如果家離站牌再遠點,就更費時間了,畢竟省下的時間還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情。對於有投資需求的朋友來說,選擇比較繁華的地段或商業比較集中的地區是再好不過了,不過這樣的地方價格也不會低,預算充足的無所謂,對於預算不足或有其他條件限制的可以考慮郊區,雖然遠點,但可以節約投資。總之要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選擇。

如何選擇理想的居住環境,適宜的樓層

好的樓層,好的戶型同樣重要。以前聽朋友說過買房要注意七上八下,就是買七樓不買八樓。雖然找不到什麼依據,但有些事情是科學無法解釋的,以前的樓房普遍不高,單元戶也較少,而現在呢,樓層越來越高,每層的戶數也很多,同樣是同一層的居民,有的順利,有的卻不順,說明運勢跟樓層也沒多大關係。但是就生活方面來說還是因人而異的,比如老人行動不便,為了出行方便可以選擇一樓,但一樓也有弊端,得注意防盜,畢竟離地太近了。頂層由於離屋面近,有些工程質量不好,有可能造成屋面漏水等,但有些地產商會有優惠,比如買頂層增閣樓等,就小高層來說選中間層得多些,此外還要看小區整體佈局,比如在你要選得樓層前面是一棟很高得樓,考慮到冬季採光得問題,還是選高點得樓層比較好,畢竟整個冬天不見陽光也很鬱悶,任何事都有利有弊,關鍵看你注重哪些方面了。

如何選擇理想的居住環境,適宜的樓層

現在的樓因為設計師要設計外立面造型,使得很多戶型奇形怪狀,佈局很不合理,儘量不要選擇房門對著廁所門的,面積浪費特別大的,光線不好的,儘量選擇客臥朝南的戶型,南北通透的最好,看層高是不是合理,有些開發商為了利益會降低樓層高度,那樣的看上去會很壓抑。

當然還有很多要考慮的因素,比如物業管理如何,物業費多少,一個好的物業給人的心情都是好的。停車是不是方便,停車費貴賤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