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网为什么没有发展成京东、阿里的规模?

丘岳

电商市场老大哥当当如今市值只有阿里巴巴的几百分之一、京东的几十分之一,确实没落的厉害。社长觉得,主要是因为当当创始人李国庆夫妇太聪明了,什么事都算得很细,眼界又不高。

首先在格局上,李国庆夫妇比马云和刘强东低了很多。举个例子,当初腾讯想投当当的时候,李国庆夫妇非要把免费送流量这条加到合同里,社长觉得你都接受别人投资了,还在乎这点流量,也真是够了。

第二,一个公司的规模是要靠业务支撑的,当当最初要做中国亚马逊,所以选中了图书品类,但最近几年有多少中国人在读纸质书,不用社长说,你们自己都能感觉到,所以这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市场,并且还在走下坡路,是门苦生意,你说当当的规模能大吗?而阿里巴巴做的是平台,有无限可能;京东选的是3C品类,空间大、毛利高、后劲足。这也是后来为何亚马逊转型科技公司的原因。

第三,李国庆本质上是个文人骚客,并不是商人。但意志又不够坚定,上市后不是和这个吵架,就是和那个吵架,业务也是东一下西一下,搞自己不擅长的多元化。社长觉得,如果上市后李国庆不是盯着京东打,而是把钱用在文化领域的上下游布局上,也就不会有阅文、掌阅啥事了,可惜了。有这些因素在,如果当当的规模还会大于京东、阿里巴巴,那才叫见怪。

关注我,获取权威专业的财经资讯,丰富饱满的深度商业报道。

AI财经社

当当网对标的企业是亚马逊,但亚马逊成为了美国最大的电商公司,当当网却面临着尴尬的境地。

首先来看一下二者主营的商品——图书

在美国,图书是较为高频的消费品,美国图书市场据全球第一。书作为标准化高的商品,容易经营,以此为切入口打开电商市场。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每人平均看了 7.86 本书。中国国民阅读量不高,但胜在人口基数大,图书市场规模较大。

当当网与传统书店相比优势明显,培养用户的网购行为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诞生了阿里、京东。

淘宝网初期作为开放式C2C平台。相当于一个集市,招募商家进驻,万众开网店掀起创业潮。

淘宝没有定位某一具体的商品,开创时间早,打赢了ebay后,迅速占领中国市场。

京东做数码家电起家,以自营B2C为主。淘宝进驻商家一多,假冒伪劣、鱼目混珠的现象难以避免。京东瞅准了这个机会,定位在于质量,加上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发货快送货快,售后服务做得好,在电商角逐中占据一席之地。

再回到当当的商品——图书。

购买频率低,商品单价低,利润自然更低。比不上京东数码家电的高利润,也比不上万能的淘宝要啥买啥。

时代在变革,纸质图书市场萎缩,电子书成为新宠。亚马逊推出的电子阅读器Kindle成为热门商品。用户购买Kindle,所有的消费都只能在亚马逊商城完成,有效留住了用户。

亚马逊Prime会员服务,每年交 79元美金,就可以享受多种特权服务,如0元包邮、提前参加闪购、免费享有海量影视资源等。提升了用户的粘度。

当当网的服务却饱受诟病,吐槽不断……

亚马逊从网上书店成功转型互联网科技企业,当当仍把自己定位为网上书店,把自己圈禁在一个小市场,不向更大的市场的过渡。

当当在不合适的时机选择上市,估值和融资都不多,最后从纽交所尴尬退市。

没有挖掘核心竞争力,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没有采取创新的举措,没有长远发展的眼光。

在众多电商崛起的时代,是不会包容失误的。一个错误的决策可能就会面临出局,更何况如此多的失误呢。


喻拓

“千亿京东,利润不如百亿当当”,直到卖身海航旗下的投资公司,当当网董事长俞渝还是借着引用“朋友圈的话”,试图挽回一点颜面。

作为成立极早,抗过了互联网泡沫破裂,成为最大的在线图书商的当当,最终没能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野蛮生长而成为巨无霸,和华尔街出身的俞渝对资本充满怀疑,精于计算成本收益有着很大的关系。

当当刚成立时,李国庆已经在国内图书行业小有成就,俞渝又是华尔街出身,两人决定模仿亚马逊建立网上商城的做法很快吸引了资本的青睐,1000万、2000万美元投资随便拿的前提下,两人只要了680万美元,选择把控制权牢牢把握在手中。这个决策事后来看很正确,因为很快互联网泡沫破裂,资本无以为继,拿了更多钱,要做更大的盘子的竞争对手被资本拖垮了,当当却顺利渡过寒冬。

可能是这次正确的经验让“谨慎”深入到了当当的血液,当当虽然成立10年才盈利,但它的策略一直都是“不能亏太多”。俞渝非常精于计算:“从成立之初我们就采取了谨慎的持平增长策略,此前我们赔了9年,可始终是保持略亏损,只是亏了总销售额的 12%,但是换来的是 100%的增长。我始终认为,我不要 200%增长,那会亏18%,300%的增长则要亏 24%,等于把毛利率都亏掉。”

《好奇心日报》总结了一下公开资料发现,在上市前,当当只融了2700万美元,而京东、阿里巴巴上市前的融资额是当当的100倍以上。

上市初,当当的股价非常强劲,这样李国庆非常得意,顺带也加深了对资本、投行的不信任,因为当当上市的承销商之一摩根士丹利(简称大摩)在上市时出于谨慎考虑,给当当定了一个比较低的发行价。

上市一个月后,得意的李国庆还是觉得咽不下当初那口气,在微博上给大摩编了一曲摇滚歌词,夹枪带棒嘲讽对方。这时正好有两个好事的微博用户,冒充大摩员工对李国庆针锋相对,显然可以很容易地得知对方底细的李国庆并没有坐之不理,而是变本加厉地借着骂微博上的“大摩员工”,狠狠地把摩根士丹利讽刺了一番。虽然事后说自己向董事会写了检查,不过俞渝还是出来对媒体说,“国庆话糙理不糙”,把自己的怒气也公开表达了一番。

这次吵架,让李国庆在微博上人气大增,也让吃瓜群众看得心满意足。不过当时就有媒体说,投行定价是出于多方考虑,最终的定价权肯定是上市公司拍板。上市之后当当表现强劲,说明大摩确实判断失误,但李国庆的做法有点过河拆桥。

当然了,从一开始可以拿2000万美元,却选择了600万就显示了当当也无意做一个巨无霸,它从图书起家,精于计算,默默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但中国电商行业是一个刺刀见红的行业,从京东开始进入图书市场开始,就注定了当当衰落的开始。


蒋鸿昌

陪伴爱书者一路长大的“当当”网,先是跑输了淘宝,后又输给京东这支后起之秀,现在竟然要“卖身”给天海投资?我们不禁一次次问到:当当怎么了?其实不止我们不接当当的发展,连当当CEO李国庆都一段时间内没有弄清楚自己输在哪儿了。

1.当当网即将“换新天”

在去年10月,路透社就曾报道海航准备以12-15亿美元的估值,收购当当网超过90%的股份。但是,当当CEO李国庆曾亲自发微博否认海航集团收购当当网的消息。

怪不得说人生处处是伏笔,近日天海投资为实现复牌,声势浩大启动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其中披露的资产包括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及北京当当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股权。

2.当当黯然退市史

2010年12月8日,当当风光的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完全基于线上业务、在美国上市的B2C网上商城。并且从公开数据了解,2008年京东的销售额仅为当当的75%。

当当风光时刻过了,迎接的是更大的市场风暴。其后各路电商不断崛起,有统计显示,从2010年10月到2014年9月,先后有麦考林、当当、唯品会 、兰亭集势、聚美优品、京东、阿里等7家电商赴美上市。

当当在价格战中没有挺住,经营每况愈下。在2016年9月,当当网以5.56亿美元的市值进行私有化退市时,市值不足2010年上市时的四分之一。

3.曾经的电商大佬为什么输了

当当的定位是综合性电商平台,但是现在落在我们心里的映像只有图书。纵使当当公布的图书销量远超天猫和京东,但是离定位越来越远的当当,一定意义上已经跑输了。

当当跑输了还体现在成绩单上,在2015年第三季度,当当最后一次发布财报,京东的营收已经是当当的18倍。

当当CEO李国庆曾公开表示,“烧钱”的做法不可取,无法赢利的销售额毫无意义。基于此观念,当当的经营策略对比其他电商平台便显得保守。在京东阿里都不断开拓新边界时,因为当当的经营只重视中短期利润,所以错失了发展时机。


懂财帝

时隔一个月,当当确认了“卖身价”——75亿元。

  同时,天海投资拟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部分交易价格的100%,即406,000万元,且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20%。

  当当网也通过微博表示,当当与天海投资已经于今天签约,文件已经提交并等待相关部门审核。

  一个月前,3月9日,天海投资曾发公告称正与当当谈股权购买事宜,但具体方案仍在沟通协商中。事实上,早在去年10月就有传闻海航正在洽谈收购当当九成以上股权,估值超过10亿美元,但李国庆称该消息不属实。

  资料显示,当当科文股权由俞渝、李国庆、天津骞程、天津微量、上海宜修100%持有,北京当当则由天津科文、天津国略、天津骞程、天津微量、上海宜修、E-Commerce 100%持有。

  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仍为海航科技,实际控制人仍为慈航基金会,不会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变更。本次交易完成后,俞渝和李国庆合计直接持有公司16.49%股份。

  以卖书起家的当当,成立于1999年,并于2010年赴美上市。上市当天,当当网开盘价为24.5美元,较发行价16美元上涨53%,股价最高达30.08美元,市值超过23亿美元。上市当日市盈率超过100倍,创下当时在美上市公司市盈率最高水平。

  好景并不长,随着电商的大发展,图书之外的领域也如火如荼地兴盛起来。当初的小弟异军突起,在3C品类中杀了当当一个措手不及。数据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当当网的总营收数字是23.719亿元,而同期的京东商城在该季度总营收为441亿元。

  2016年9月21日,当当网完成私有化过程,从纽交所正式退市,退市前一个交易日收盘时股价为6.63美元,市值5.36亿美元,这一数字不足2010年当当上市首日市值的四分之一。

  据公告披露,在此次募集的40.6亿元人民币配套资金中,除用于支付本次交易现金对价外,剩余资金将用于当当全国第二总部建设项目、当当天津新建库房和附属项目等,助当当在互联网零售领域进行进一步发展。

  买买买,整合中的海航

  本次的买方天海投资是海航旗下的心产业平台之一,分别在上证B股(证券代码900938)和A股 (证券代码600751)上市公告显示,海航科技直接持有天海投资20.76%股份,为天海投资的控股股东。大新华物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天海投资9.19%股份。

  天海投资原有业务较为单一,主营航运业务,经营及管理以天津、上海、宁波、青岛为基本港,至韩国的国际近洋及国内沿海多个口岸的集装箱班轮货物运输航线。传统航运业已难以适应目前经济形势的发展,天海投资也试图通过买买买转型,拟发展上游业务形成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

  天海投资于2016 年末收购了IT 产品分销以及供应链综合服务行业的龙头企业英迈国际,并在其IT 业务基础上发展云服务等科技类业务。同时对公司原有业务的子公司进行了剥离。目前,主要业务为云服务平台,包括产业云,在航旅、金融、零售、物流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

  有分析人士指出,分析人士认为,在IT产品分销业务的整合上,当当有望通过英迈国际的全球供应链拓展3C品类的产品,扩大经营范围和营收规模。而英迈国际则可以通过当当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完成B2B2C布局,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

  但最终是否能达预期还有待时间检验,毕竟中国的“亚马逊”并不是真的亚马逊。过分轻敌、局势判断失误、错过时间窗口……曾经辉煌的当当也逃不过一手好牌生生为别人做嫁衣的命运。犹记宣布被收购后,李国庆在朋友圈感慨:“天地孤影任我行,世事苍茫成云烟!”


投资界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我先说明,当当没有发展成为京东阿里,不能单纯用创始人的内归因来解释,也不能说京东阿里就是多么成功,所谓迭代就意味着那些巨无霸被淘汰,谁能说当当不会是那个迭代京东阿里的人呢?

分析这个问题,先从业务层面入手看

2005年左右,当当已经开始做3C了,收购了一家公司叫010buy,怎么样,看起来眼熟吗?对,京东以前就叫360buy。也就是说当当涉足3C并不晚,也不是没看到这个生意的机会,并且还真做了一段时间。

2006年左右,当当上线了一个产品叫当当宝,怎么样,看着也眼熟吧,对,就是对标淘宝的C2C业务平台。也就是说,当当曾经也试水过C2C业务,当然大概运营了三个多月就放弃了,具体放弃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从业务角度看,不是当当没干这些事,是都干了,但是没干好,或者没坚持干下去。

如果业务干不好,并且事后也验证了业务方向是对的,那就是人的问题了。

如果说一家公司有错误,肯定首先是一个组织错误,组织错误最大的错误也是创始人的错误。当当在最初做图书,行业内唯一的竞争对手卓越也不是十分强大,当当顶着电子商务光环可以说过的很舒服。面对亚马逊的2亿美金收购,李国庆和peggy最终还是拒绝了。拒绝最大的理由是,我又不缺钱,干嘛卖给你。回溯当当十几年,李国庆讲的最多的话即“我不缺钱”。李国庆是个理想主义者,天生骄傲,北大名校毕业,在校期间干了不少离经叛道的事。因此自有和自主对于李来讲,太重要了。而peggy是华尔街回来的,对于资本熟悉程度远比现在的大多数CEO强太多,因此在业务判断上,也就尊重李,但是财务判断,都是peggy决策。

所以在李的主导下,很多业务布局非常保守,一旦发现这事不赚钱,不干,这事风险大于可预见收益,不干,甚至这负责人看着不顺眼,不干。据说,当当的朝令夕改让当时的高管苦不堪言。

李是否在业务上没有可取之处?并不是,要知道,当时的卓越只卖了7500万美金,比当当少一倍还多,这充分证明了在那个时代当当还是干成了一些事,尽管有所谓风口吹着。彼时的李国庆,是可以跟马云平起平坐的,刘强东那时候还没有打出来名号。即便到现在,当当还是图书前两大平台,第一已经是京东的了。据说李现在在做书店,不知道具体情况,不过没准干一个日本的茑屋书店或者亚马逊的新书店,也是一个革命啊。

从人的身上,再抽离一下,核心战略逻辑的差异在哪

互联网生意是流量X转化率X复购率。这里面转化率和复购都可以通过供应链解决一大部分,尤其是在竞争还不充分的那个年代,你有你就牛X了。而流量在那个时候有红利,大家听说可以网上买东西,都会去看看。可是,当用户的网上购物需求越来越多元的时候,那么转化率指标就跟SKU数相关了。也就是说,同样的一百个用户,淘宝的转化率远大于只卖图书音像的当当,甚至也远大于卖3C的京东。大概2008年左右,电商市场风起云涌,流量虽然有红利,但是架不住玩家多,这时候如何获取更多流量是首要问题。当当的广告投入比较稳健,后期是越来越吝啬,其核心是转化率偏低,毛利额偏低,运营成本高。而高渗透率的标准化产品除了图书音像,其他产品非常少,自营模式决定他即便想补充品类,也会非常慢。大概在10年左右,京东才大肆开始pop商城,引进服装和3C。可那个时候,无论天猫还是京东,已经领先当当太多了,无论是用户基数还是增长趋势,天猫京东已经没给当当留什么机会了。

最后还有什么原因呢?时也,运也。假设京东在数十次的资金链紧张的任何一次崩溃掉,假设当当换两个人做pop,没准当当现在也是巨头。不过现在远不是说终局的时候,李是个极其聪明的人,人品也是业内口碑极佳,周围朋友圈含金量极高,或许过几年看见李又带着什么公司出现在公众视野,我是不会很惊讶。


中产阶级

作为中国电商的先驱者,曾经的当当被称为“中国的亚马逊”,一度称霸整个中国的电商市场,但是由于各种经营上的问题,如今的当当早已不复当年的风貌,先后被淘宝、京东超过,面临着极为尴尬的境地,如今来看,当当发展较慢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商品类型单一

作为中国电商的先驱者,当当一开始就把自己视为和亚马逊对标的选手,和亚马逊一样也是从图书起步,在图书电商市场耗费了很多的精力,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业务壁垒,但是和美国不一样的是图书在中国属于低频的消费品,中国每年的人均阅读量仅仅为7本书多一点,但好在中国的人口基数大,图书市场的消费量依然可以支撑起当当的发展。但靠图书市场形成的业务壁垒并不牢固,竞争者只要靠稍微的优惠就会抢走大量的消费者,事实证明竞争者也是这么做的。

淘宝京东相继成立之后,由于他们的多品类品台相对于当当来说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更大,更加可怕的是当这种吸引力扩展到图书市场时,对当当的伤害是极为巨大的,当当不像亚马逊有着强大的技术实力可以从图书扩展到其他的领域,当当的优势只在图书上,虽然当当也在扩充品类,但是无论知名度还是GMV都和京东淘宝都不在一个量级上,导致当当面前的市场逐渐被禁锢,越来越狭小。

不合时机的上市

2010年当当犹如众星捧月一般在美国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电商公司,但是在国内当当并没有做到和淘宝京东拉开差距,而反观淘宝和京东他们正在完成自己商品品类的扩充和升级,淘宝的C to C平台已经建成,正在筹划“双十一”,京东也正在从家电品类向其他产品扩充,在没形成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贸然上市使自己丧失了转型的机会,虽然之后当当也在发力向着综合性电商平台进化,但是京东和淘宝抢先占下了市场,留给当当的市场空间已经很少了,况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逐渐成熟,纸质书的市场进一步萎缩,对于当当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当当的创始人李国庆曾经说过:“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上市就是个错误。”

随着市场的缩小,当当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垂直型电商平台,更确切地说,当当已经演变成一家“网上书城”,虽然说垂直型电商平也可以在某一领域做到独有的优势形成弯道超车,像唯品会,国美,聚美优品等也是靠着垂直型的特点吸引了一大批顾客,但是相比于他们当当的纸质书商场还剩下多少呢,就算做到极致又能吸引到多少客户呢,尤其是在电子书横行的年代里。

在当当,还有有别于其他电商平台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当当内部李国庆夫妻的地位是一样的,没有太大的区别,这种“夫妻档”在电商领域并不多见,更何况还都有绝对的话语权,商场不是小说式的江湖,”神雕侠侣“的浪漫是不存在的,尤其在公司的决策中领导者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公司不能有两个决策人,否则就极容易流失商机,错失风口,这或许也是当当没有抓住商机的一个原因吧。

对于当当来说,虽然他是电商市场的开拓者,但是却错失了整个电商的辉煌时期,现在想要把这个劣势扳回来,几乎不存在这种可能了。


苏小文

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当当是中国垂直电商兴衰的缩影,它还代表了阿里以外其他电商企业的发展困境。

当当创办了十余年,到今天依然还是一家“卖书的”网络图书连锁店,而比自己晚成立的京东,早已是能与天猫抗衡的综合电商平台。

为何当当没有成为中国的亚马逊?规模也赶不上京东和阿里巴巴?中国科技先生认为,这当中既有垂直电商发展局限性的因素,也和创始人本身有着很大关系。

首先,垂直电商若不做“小而美”的平台,似乎真的只有死路一条。

为什么做不大?

这个问题不仅困扰了李国庆夫妇多年,也成为了凡客、小红书、乐淘网、麦考林、品聚网、佳品网等垂直电商创始人的“心病”。

时至今日,这些曾经昙花一现的垂直电商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线,留下了当当、唯品会苟延残喘。

就在上周,唯品会也找到靠山,留下当当孤军奋战。在腾讯老大哥的撮合下,与京东结成了联盟共同对抗阿里。

除了行业壁垒足够高,做垂直电商其实还是要学习到到电商鼻祖亚马逊的精髓——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客户体验。

只可惜,那些年陪我们一起走过的垂直电商几乎都成了资本的牺牲品,在一轮一轮的融资中,从未立足于平台本身做好客户服务。

而京东选择的3C领域,本身这个行业就要比图书行业的盘子大得多,相应用户人群也比当当庞大。因此,占有先天优势对的京东最终成功转型成了综合电商。

毕竟,想要在阿里一家独大的背景下杀出一条血路出来,不是那么容易的。

其次,“夫妻档”创业模式难敌竞争对手,当当注定很难走远。

从2010年上市到2016年私有化退市,当当衰落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夫妻档创业模式让他们输掉了未来。

夫妻档创业首先带来的问题就是,没有职业经理人为公司操盘,这意味着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会因为经营策略的短视难以壮大。

当年,京东从3C数码数码杀向图书类目时,李国庆在难以融资的情况下就没有再作努力。他认为“烧钱”不可取,事实上,他只看到了京东财务上的数字,却没看到“烧钱”背后蕴含的巨大价值。

再追溯到2011年当当入驻天猫,这被业界公认为是李国庆夫妇的一招“昏旗”。因为这相当于“自降身份”——他无异于告诉大家,当当不再是一个电商平台,只是天猫的一个普通商家。

正是创始人的种种失策,让当当从领头羊的位置一落千丈直到被边缘化。无论如何,还是祝福当当越来越好!

中国科技先生,长期关注电商行业,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刘强东、雷军都在看!


中国科技先生

当当和阿里巴巴都是1999年创立的,京东的电商部门是2004年开始运作,可是到现在,阿里巴巴市值4800亿美金,京东也600多亿,当当从美国私有化退市的时候市值仅仅6.3亿美金。

失误一:没有及时进行品类扩充

三家之中,以平台形式运作的阿里巴巴无疑是最成功的。京东起初坚持自营,后来开始开放第三方商家服务,业绩也随之水涨船高。

当当一直以来坚持以图书市场为根基,十几年后卖身出去的时候依然在强调自己去全球最大的中文图书网上商城。它没看到一个事实,就是每一个品类的市场容量都是有限的。而且,网络购物来说,大者恒大,弱者出局。很难出现传统购物环境下那种服装城、图书城、美食城等品类分明的不同实体。

淘宝自一开始就是无所不包全品类的,被誉为万能的淘宝!

京东从数码产品开始进入市场,然后进入市场容量更大的家电市场,将如日中天的苏宁国美打得风光不再。即使在图书市场,2010年前后开始针对图书业务进行大规模的促销,满减和优惠券,图书被卖成了白菜价。就连苏宁当年也在图书业务上进行零元购来搅浑水。

这个可是当当立足之本。但是对于京东来说却是增量。对当当来说,如果奋起反击,狙击京东的侵入,势必要进行大量的价格战,让自己盈利的根本变为泡影。如果不做反击,利润销量会下降,但是毕竟在图书市场体量大,很多图书他们没有,而我有。维持一定的利润还是可以的。

当当选择了后者!龟缩在一隅,抱着图书种类够多的优势,默默的看着份额被一步步吃掉。

当年京东切入家电领域的时候,通过价格战的形式获取顾客。苏宁国美等虽然也进行反击,可是因为他们线下店的负担太大,顾忌太多。而且他们也没有足够的话语权来决定家电品牌的去留。

淘宝就不一样。当京东往淘宝天猫的势力范围——服装市场去发展的时候,阿里巴巴就直接让各个服装品牌在它和京东之间站队,二选一。一招就打住京东的七寸。无可奈何之下京东选择联合唯品会。

失误二: 没有看到互联网营销的精髓在于获取用户,而不是利润率

传统的营销模式下,商家就靠进销的差价来获取利润。本身每个实体店,无论再好的地理位置,可接待的顾客数量毕竟有限。所以进展差价是获取利润最主要的来源。

可是互联网上,顾客的数量算是无限的。就看你能不能获取到。获取到足够多的顾客数,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让“羊毛出在猪身上”。

比如淘宝的崛起就是通过对商家免费,直接把收费的易趣干掉了。但是通过售卖各种广告位,利润比所有在他平台上售卖商品的商家都高。京东也是通过各种签到、领积分,把用户每天都粘到它身上。很多品类的扩充都是通过补贴、亏损来实现的。

这几年迅速崛起的滴滴、摩拜、ofo,无不都是通过先期的大量投入,补贴以获取用户、抢占市场份额。然后等市场一统的时候再开始收割利润。

当当的俞渝说着“千亿京东,利润不如百亿当当”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看透这一点。

当当的创立,是因为李国庆和俞渝看到了亚马逊在美国的成功。可是他们没有看透亚马逊的精髓。

没有给未来做好布局,抱残守缺

亚马逊从图书市场入手之后,迅速的切入各个领域,并且,从来不以商品销售获取多少利润为目的。它的价格会根据竞争对手的价格实时波动。它自认为成本控制得最好,当你竞争对手可以以这个价格卖,我一定可以比这个更低的价格销售。而且即使赚取的利润差价,也会被投入到一些给未来布局的方向上,去收购、投入研发。

这些当当也没看到有什么建树!

相反,淘宝在一开始就设计了支付宝,解决顾客购物顾虑的问题,更是将支付宝推向全民支付,无所不在。

淘宝在意识到假货问题和品牌商品和地摊货混在一起,无法提升形象的窘境以后,成立了天猫,短短时间,成为翘楚。

它还看到快递公司信息不统一服务不统一的问题,自己带头成立了菜鸟物流。现在把大部分的物流公司都笼于麾下。

京东则是早早的进行物流基础的建设,投入巨资在全国布局,提升物流的时效和客户满意度。如今物流也成为京东的一大优势。

说到底,所有该做而没有做的,都是因为两位创始人的格局。创始人的格局决定了企业未来的格局!


区块链涛哥

无可否认,当当的确是落寞了,现在跳出跟多事后诸葛亮来说当当老总李国庆短视,京东刘强东如何的远见卓识。

本人不想人云亦云的跟着后面一顿嘴炮,毕竟不是谁都能达到马云、刘强东当时的眼界,刘强东当时也不敢说他花大钱做仓储物流就一定是对的,他的一个错误决定就有可能导致京东成为现在的当当,焦虑导致了他一夜白头,可想而知,压力之大。

用一个浅显的道理解释一下当当的现状。都知道当当创始人是李国庆,当当之于李国庆,就像儿子之于我。等儿子(当当)慢慢长大,我像一个普通的父亲一样—望子成龙,精心为他制定很多家庭规矩,希望他能从小独立,茁壮成长,这个时候隔壁有个老王(亚马逊)看我儿子长的可爱,提出要让我儿子认他当做干爹,如果同意了,会给儿子提供更好的教育(钱),我这个亲爹第一反应肯定是不同意的,凭什么你有钱就想当我儿子干爹啊,我虽然没钱也可以养大儿子,虽然捍卫了当爹的尊严,但是也错过了一次让儿子更好发展的机会。

儿子慢慢长大了,你慢慢发现儿子不在那么好教育了,很多事情也不是你一个爸就能决定的,还有他妈妈、他奶奶(李国庆老婆俞渝)。儿子做错了一件事情,当爸的想处罚他,他妈走过来对孩子他爸说:“先别罚他,让我问问儿子原因。”就这样处罚的事情不了了之,又有一次同样的情况,儿子跑到他奶奶面前装可怜,最后也不了了之。我最后发现,要想让儿子按照自己制定的路线走下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先要统筹好各个家庭成员的关系,因为儿子不是你一个人的儿子,她妈也有份,而且股份不比你少。你们谁也不能说服谁,就在你和妻子、奶奶持续不断的争执过程中,儿子已经慢慢偏离了你要求的路线,变得懒散、肆意妄为,并与他同龄人的差距拉得越来越大,你慢慢变得心烦、焦躁,直至冷漠,这还是我想要的儿子吗?,与其怒其不争,不如听之任之,求个清闲。

最后,我把儿子卖给了隔壁的隔壁邻居老李(海航集团),再怎么样也不能卖给老王,即便当初自己错了,也不想打自己耳光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