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贞女孙兰修,巾帼英雄"红大姑"

爱国贞女孙兰修,巾帼英雄

孙兰修贞女,系山东省沂南县砖埠镇南黄埠村人。出身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爷爷原住沂南县张庄镇南官庙庄,因家寒无力盖房,只能居住在大户人家的场屋子栖身。

有一年年关将至,狠心的主人将爷爷一家赶了出来,无处投靠的一家老少,幸被好心邻居收留并熬过了大年初一。初二一早,一家人便逃荒到了砖埠镇的黄埠村,暂住在一户人家的铡草屋子里,靠东凑西借和扛活维持生活。

孙兰修的父亲自幼聪慧,靠自学识了些字,年龄稍大些,就拜师学做木匠,以此来养家糊口。父亲在沂水县王庄天主教堂干木工活时,听说信奉天主教就能过上好日子,于是便带领全家信奉了天主教,并成为虔诚的教徒。

孙兰修二岁时受洗礼入天主教,4岁时照看弟弟,6岁时帮母亲烧火推磨、拾柴挖菜,10来岁时就帮父亲拉大锯。18岁时,听哥哥说临沂教会办了一所坤雅学校,专门招收立志守贞的教友,不收学费,还管吃穿。便心有所望,志在必得,后经沂水教会唐神甫介绍,并办理了免费入学证明贴,成为该校的一名正式学员。

爱国贞女孙兰修,巾帼英雄

入校后的孙兰修,勤快能干,学习刻苦,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仔细复习,除了国文、算术、修身等课程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外,对"圣经"上的很多内容也能熟练地背诵,时常受到老师们的表扬和鼓励,仅用了6年时间就学完了8年的课程,并以优异成绩毕业,顺利考入了济宁修道院女子师范学校。经历四年的师范学校培养,孙兰修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阳谷县城北坡里庄教会学校教书。

爱国贞女孙兰修,巾帼英雄

孙兰修38岁时,被沂南县北左泉教会的唐神甫劝返家乡,遂在本村开办医疗诊所,边行医,边传教,既为百姓治病,又为教会发展教友,成为沂南县最早的西医传授者,也是当地天主教徒们的追捧者,受到了家乡人民的喜爱和赞扬。

孙兰修不仅是一位热心事主的好贞女,而且还是一位爱国爱教的"红大姑"。正当日寇在沂蒙大地烧杀抢掠之际,八路军一一五师开进了沂蒙山区,纪律严明的队伍也驻进了黄埠村,军民很快就打成了一片。除有几个战士给孙兰修挑水打扫堂院外,其他八路军人员从不进入圣堂内,而且都很有礼貌的称她为"孙大姑",当地的宗教活动得到了八路军的充分保护。

爱国贞女孙兰修,巾帼英雄

一个日军小队长欲率兵冲进圣堂内搜查,这时孙兰修不慌不忙地制止说:"你们不能进!"日本兵厉声问道"什么的不能进?"孙兰修沉着严肃地回答:"圣堂是神圣庄严的地方,你们的身上沾满了血污,手里端着刀枪,若硬闯圣堂,得罪了天主,是马上要降罚的,到时你们定会后悔。"接着让几个老年教友从圣堂中走出来。日本兵伸头探脑的向堂内看了一番,除了祭台上供着的圣母像外,确认无有他人。也许是因惧怕其所犯罪行,受到天主降罚,鬼子小队长才悻悻地说了声"开路"。

这时一个汉奸突然跑来报告:"太君,后院发现一匹战马。"日军小队长马上露出狰狞面孔,恶狠狠地对孙兰修说:"这是八路的战马,你的私通八路!"孙兰修机智地回答:"这是我自己的马,怎么会是八路的马呢。"日军小队长举刀喝问:"你的撒谎,女人的要马,什么的干活?"孙贞女冷静答道:"我骑着它进城买药。"日军小队长狂笑大叫:"撒谎的干活,你会骑马?欺骗皇军死了死了的!"

不久,我主力部队将这支日伪军,消灭在一个山沟里,那名叫小川的小队长,因受伤被俘,正巧被八路军押来请孙兰修包扎伤口。小川看到孙兰修后,深深地低下头。孙兰修一面给他处理伤口,一面和气的告诉他:"我们实行的是人道主义,从不虐待俘虏。"从此沂蒙山区的老乡,都称孙兰修为"八路女医生"。

爱国贞女孙兰修,巾帼英雄

在一次反"扫荡"的血战后,孙兰修带着几个女教友在战场搜寻伤员,从死尸堆里发现一名八路军小战士尚存气息,便迅速将他背回诊所,经过紧急抢救,才得以存活。接下来数月间,孙贞女将他转移过多个村庄,还冒着生命危险进城购药,终将其枪伤医好。

当部队派人接其归队时,小战士跪地不起,流泪对孙兰修说:"大姑,您待我比亲娘还亲,但您是贞女,只能喊您大姑。为了报答您的恩情,我想叫您一声妈!"孙兰修未加思索地畅快答道:"叫吧,孩子!我们的圣母玛利亚就是童贞,但她让世人都称她为妈妈,我为什么不可以呢?"在小战士连声"妈妈"的深情呼喊中,人们感受到了大爱无边,正义凜然的伟大和崇高。

孙兰修医术高明,擅治疮疡肿疖,求她治病的人络绎不绝,她治病疗伤,药价低廉,但凡遇到贫穷患者,总是少收费或不收费。1956年,诊所公私合营后,她成了公职人员。1958年,调岳庄卫生所。1966年,调砖埠卫生院。后因年老体弱,在家中接诊,重点诊治妇科病。

1954年,孙兰修当选为县人大代表,且连任9届。1981年,当选为县政协常委,也连任三届。1986年,被评为"山东省三八红旗手"、临沂地区先进工作者。于1993年2月17日去世,享年96岁。

爱国贞女孙兰修,巾帼英雄

孙兰修终身未嫁,毕生行医,以实际行动做到了上爱天主下爱人,为国为民献终身的心愿。因其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而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敬重,被人们赞誉为"沂蒙山区的林巧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