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在銀河系中的地位如何,屬於大個子恆星嗎?

心兒

太陽在銀河系中的地位如何,屬於大個子恆星嗎?

日餌鏡裡的太陽

太陽直徑約139W千米,差不多能裝下130萬個地球,佔了太陽系質量的99%以上,在太陽系裡是絕對的王者。但是太陽夠大嗎?未必,在銀河系裡比太陽大的大個子多了去了,太陽連小弟都不算,甚至都算不上小不點

左邊第三個,就是太陽,最右邊的那個是天狼星,春季星空中天狼星很容易找到,獵戶座腳下左邊那顆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天狼星,它還有一個伴星哦

左一是天狼星,左二是北河三,全天第十七亮星,左三是大角星,春季大三角,左邊那顆就是大角星哦,右邊那個是畢宿,是金牛座中的一等星

左一是畢宿五哦,太陽在這張圖目測只有一個像素了。左二是參宿七,獵戶座的右邊那隻腳就是,左三是心大星,是天蠍座α星。右邊那個是參宿四,獵戶座左上角那隻手的位置,傳說中即將超新星爆發的那顆。

左一是參宿四。左二是造父四,也被稱為仙王座μ星。左三是仙王座VV。右邊那個是大犬座VY,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恆星,直徑約為太陽的1420倍!

看了以上幾張圖片後有啥感想?

我們太陽在銀河系裡只是一顆中等大小的恆星,現在正處於主序星演化階段,未來還有約50億年的壽命,過後將變成一顆紅巨星,會膨脹到火星軌道外,火星軌道及以內的行星都將被太陽吞沒,太陽的最後歸宿是白矮星。

恆星過大並非一件好事,過大的恆星聚變更塊,活動也更為劇烈,脾氣當然是更加暴躁,惡劣的空間環境導致周圍的行星很難會有智能生物存在。反而類似於太陽的的中等大小的恆星壽命更久,當然紅矮星壽命會更久,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半人馬座南門二C星就是一顆紅矮星。

比鄰星就是南門二C星

我們目視所有可見的約6000顆恆星(非天體哦,仙女星系目視也可見的,但不是星星了)只在圖上哪一個黃黃的小圈裡(請注意是“目視”而非觀測。不包擴上圖那些巨大的星星),而且這個區域還是獵戶座懸臂的邊緣地帶,還是恆星比較稀疏的區域。銀河系約有10W光年直徑,我們在離銀心約2.6W光年的地方,銀河系裡的天體我們都觀測完了嗎?未必哦,或許會有更多未知期待我們去發現。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的一顆恆星,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星體,其直徑達到了139.2萬公里,是地球直徑(約為1.3萬公里)的109倍!

與地球相比,太陽已經是一個超級巨無霸了!但是,與銀河系的其他恆星相比,太陽的個頭真的不算大!

天狼星——直徑是太陽的1.8倍

天狼星是除了太陽之外、我們所能看到的恆星中最亮的一顆,比金星和木星暗一些,但絕大多數時候比火星亮。天狼星的直徑達到了251.3萬公里,是太陽的1.8倍!

北河三——直徑是太陽的8.8倍

北河三即雙子座β星,它的直徑達到了太陽的8.8倍!

大角星——直徑是太陽的21倍

大角星又稱為牧夫座α星,是牧夫座中最亮的星,也是北天夜空中最亮的恆星。它的直徑達到了太陽的21倍,大角星之於太陽就好像籃球之於玻璃彈珠一樣。

參宿七——直徑是太陽的77倍

參宿七又稱為獵戶座β,是獵戶座最亮的星,直徑是太陽的77倍!

……

已知最大恆星——盾牌座UY

盾牌座UY是目前人類已知的體積最大的恆星,絕對算得上是超超超超超超超級巨無霸,它的直徑接近24億公里,是太陽直徑的1700多倍!太陽在它面前,就像是地球在大角星面前一樣,顯得格外渺小。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幫助!

如有不準確之處,望不吝賜教!


不服軟的小軟

太陽是銀河系中一顆壽命處於中年階段的恆星,距離銀河系中心約2.7萬光年,目前認為太陽剛剛度過它壽命的一半——50億年,它的核燃料還可以燃燒50億年。

恆星的表面溫度、質量、體積,以及發光強度或輻射強度,是恆星分類的主要依據。丹麥天文學家赫茨普龍和美國天文學家羅素各自獨立地將宇宙中已知的恆星,按照上述恆星的特徵量(光譜型和光度)彙總在一張圖表上,揭示了恆星的演化規律,這張圖表被稱為“赫羅圖”(H-R圖)。

根據赫羅圖,天文學家表示,太陽是一顆光譜型為G2V的主序星。所謂主序星,是指處於主星序的恆星,而主星序則是一顆恆星一生中最漫長的演化階段,這個階段是恆星進行氫氦聚變產生大量光和熱的最主要階段。所有的恆星都要經歷這一階段的演化,太陽此時就處於主星序階段中期。

根據天體物理的研究和天文觀測的數據,主星序佔恆星整個壽命的90%以上,也就是說,銀河系中大約有90%的恆星目前處於主序階段。從此可以看出,太陽在恆星世界是個大多數、平頭百姓。而那些被稱為“藍巨星”和“藍超巨星”的新生恆星,以及演化晚期的“紅巨星”和“紅超巨星”則只佔了恆星總數的10%以下甚至更少,它們個頭巨大,質量甚至達到太陽質量的150倍,而體積更是成千上萬倍。

因此,太陽在銀河系中的地位平平,是銀河系的“芸芸眾生”,處於距離銀河系中心適當的距離,既不是大個子恆星,也不是矮個子恆星。


川陀太空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太陽是一個無可比擬的龐然大物,如果把太陽系中所有的可見物質分成一萬份,那麼太陽自己就佔了9986份,其餘的八大行星,衛星、矮行星、彗星,小行星等等只佔了另外的14份,由此可見,太陽是多麼龐大的一個天體,它在太陽系中的霸主地位不容挑戰。



那麼在銀河系中,太陽的質量處於什麼樣的位置呢?我們經常在一些科普圖書或者新聞報道中,看到一些巨大的恆星,有的體積甚至是太陽的幾十億倍,比如大犬座UV和盾牌座UY,都在太陽體積的50億倍以上,這樣看來,我們的太陽好像真的算不了什麼。但是其實太陽在整個銀河系中是一顆中等偏上質量的恆星,只是目前的太陽還處於主序星階段,等到了它的晚年,它的體積也會增大很多倍,天文學家們預估,50億年後太陽的體積會比現在大10億倍。

其實是恆星比較的不是個頭,而是質量,宇宙之中,質量為王,恆星也是一個質量來比強弱的,比如中子星和黑洞,都比恆星的體積小得多,然而它們的質量卻比恆星大的多,所以大多數恆星也得圍繞它們運轉。

之所以說太陽是一顆中等偏上質量的恆星,是因為銀河系中雖然有1500億顆左右的恆星,但其實這其中的大部分都是紅矮星,數量約佔到恆星總數的80%以上,紅矮星的個頭都很小,最大的也到不了太陽質量的一半,最小的甚至只有它的8%,所以從數量上來看,太陽的質量至少是要排在中等偏上的。


但是在恆星的質量表上,太陽的質量卻只能算是一顆小型恆星,因為太陽到了晚年之後會成為一顆白矮星,只有質量比它大八倍的恆星才能成為中子星,比它質量大30倍的恆星才能成為黑洞,然而銀河系中也有一些恆星的質量是太陽的一百多倍,比如海山二、手槍星等等,這些藍特超巨星才是真正的大傢伙,科學家甚至發現了一顆質量超過太陽265倍的恆星,顛覆了科學家們對恆星質量上限的認知,因為天文物理理論認為恆星的質量不會超過太陽質量的150倍。


然而恆星在時間上卻有一個規律,就是質量越大的時間越短,質量越小的時間越長,那些巨大的蘭特超巨星的壽命往往在1000萬年以內,然而很多紅矮星的壽命卻在千億年左右,這是由於其內部的核聚變性質決定的,我們的太陽的壽命大約在120億年左右,如今它已經過去了50億年,還有十多億年的穩定時期之後,它會漸漸變大,最終成為一個紅巨星,體積增加10億倍,並會吞沒掉地球的軌道,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人類也真應該好好的發展自己,依靠科技的力量進行自我拯救啊。


人類的方向

在我們眼裡,最強大的星體歸太陽莫屬。他是太陽系的主星,也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它距離我們1.5億公里。直徑約為139.2萬公里。他佔據了太陽系99.86%的質量,是個名副其實的太陽系老大。但它又處在銀河系裡什麼地位呢?

銀河系有1000億~4000億顆恆星,且75%都是紅矮星。紅矮星指的是質量低於0.8倍太陽質量的恆星,它們的表面溫度只有3000℃。距離我們第二近的恆星比鄰星,就是一顆紅矮星。它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12%,直徑為太陽的16%。距離我們4.22光年。我們觀測到的它是4.22年前的樣子,

太陽比銀河系95%的恆星質量要大,但是它在恆星的歸類裡並不算大個子恆星,算是小個子恆星。小質量恆星指的是小於2.3倍以下的恆星,中等質量恆星指的是太陽質量2.3倍以上的恆星,大質量恆星指的是太陽質量8倍以上的恆星。

就拿著名的獵戶座方向的參宿四來說,它是一顆隨時會變為超新星的大個子恆星。(太陽並不會變為超新星因為質量太小,它最終的命運是變為白矮星,只有太陽質量8倍以上的恆星才有可能)它的直徑有太陽的1000倍,如果參宿四取代太陽的位置,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都會被它吞掉。雖然體積大,但是它的質量只有太陽的14倍。往日常一點來說,它就像個紅色的氣球似的漂浮在宇宙中。 獵戶座左上角的紅色亮星就是參宿四。在光汙染不大的城市也能看見,最佳觀測時間在12月上旬~3月底。


以銀河系2000億顆恆星來計算,至少有100億顆恆星質量要比太陽大,已知銀河系中質量最大的星星是手槍星,它是著名的藍特超巨星。它的質量約為太陽的150倍,光度是太陽的170萬倍。這顆恆星接近銀河系中心,在人馬座的方向上。距離我們25000光年,因為它所照亮的手槍星雲形狀特別像一把手槍所以命名為手槍星。因為它質量大,核聚變的速度比太陽快的多,因此越大的恆星壽命越短,恆星質量增加10倍壽命就縮短760倍。手槍星的壽命估計只有300萬年,而太陽能活到100億年!現在太陽的壽命約為46億年

雖然太陽在我們眼裡是強大的,恆星如恆河沙數,對於直徑10萬光年的銀河系來說像手槍星參宿四這樣的恆星也不過茫茫沙漠裡的一粒沙子,沒有誰會注意到它,何況是更加渺小的太陽……

我們小時候在農村看到的滿天星星,也只是銀河系中的一小部分


雖然太陽渺小,但是它的壽命很長,給我們的地球產生了生命誕生的條件。想要誕生生命的條件有:行星處在不冷不熱的宜居帶裡,有液態水存在,晝夜分明,有穩定的氣候,該恆星系存在至少要30億年。而地球就符合這些條件。這些條件看似簡單,事實上這在宇宙中是極少出現的。所以到現在人類還沒有找到第二個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更何況是智慧文明呢?所以我們還是要感謝太陽還有地球,感謝他對我們的哺育之恩


仰望星空的小黑貓

太陽雖不算大個子恆星。但也是中等偏上的。

我們做對比的是恆星中處於主序期的“矮恆星”們,至於其他類的恆星,我們最後再看。

矮恆星根據其質量和體積,分為褐矮星(棕矮星),黃矮星,紅矮星和藍矮星(藍巨星)四類。具體大小為:

褐矮星(棕矮星)的質量為18-80個木星質量,而木星的質量是太陽的千分之一。換算下來是0.018-0.08個太陽質量。無論個頭和質量都遠小於太陽。處於這個範圍內的恆星,其內部壓力和溫度僅能產生時斷時續的核聚變。不足以完全點燃該恆星。因此,其發出的光和熱都比較少。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半人馬座的南門二的伴星---比鄰星就是一顆褐矮星(棕矮星)。

黃矮星的質量為0.08--0.8個太陽質量。處於此區間的恆星,其內部的壓力和溫度足以維持穩定的核聚變,從而恆星被徹底點燃。此類恆星內部壓力和溫度非常穩定,因此此類恆星主序期的壽命遠遠高於太陽的100-120億年的主序期時間。此類恆星也是數量最多的恆星,佔比超過50%。剛剛提到的半人馬座的南門二就是一顆黃矮星。

紅矮星的質量介於0.8-1.8個太陽質量之間。此類恆星的內部核聚變穩定而劇烈,但恆星表面卻遠不如黃矮星表面穩定。同時他們還是研究外星生命的主要對象。數量佔比不高。以太陽為例,它的體積和質量超過了銀河系75%的矮恆星。

至於處於離開主序期進入晚期的恆星,如參宿四,盾牌座UY,大犬座VY等紅巨星們,其體積雖然遠遠大於太陽,但那是這些恆星的燃料耗盡後內部塌陷,表面擴張後的結果。其本身的質量並不是大的誇張。如參宿四,目前只有19個太陽質量。加上聚變中消耗的部分,其在主序期內的質量不超過26個太陽質量,而大犬座VY的主序期最大質量也與參宿四差別不大,最大不超過34個太陽質量。盾牌座UY的主序期最大質量也不超過43個太陽質量。雖然他們的質量和體積都遠大於太陽,但也都卻遠小於R136a1。

最後一類晚年恆星就是中子星,白矮星和黑矮星了,他們的質量也許不比太陽小,但個頭卻遠小於太陽。

由此可見,太陽在銀河系中不算小個子,但跟那些變態的藍矮星(藍巨星)們,以及處於晚年的紅巨星們相比,實在是太小了。


遊子天涯君莫問

太陽是恆星的位置是不變的,其實太陽是有公轉和自轉的就像我們地球一樣,太陽帶著整個太陽系繞銀河系轉。

銀河系是太陽系所在的系統,包括1,200億顆恆星和大量的星雲、星團,還有各種類型的星際氣體和星際塵埃,它的可見總質量是太陽的質量一千四百億倍。在銀河系裡大多數的恆星集中在一個扁球狀的空間範圍內,扁球的形狀好像鐵餅。


恆星是由非固態、液態、氣態的第四等離子組成的,是能自己發光的球狀或類球狀天體。由於恆離我們太遠,不借助幹特殊工具和方法,很難發現它們在天的位置變化,因此古代人認為它們是固定不動的星體,我們所處的太陽系的主星太陽就是一顆恆星。恆星是大質量、明亮的等離子球。太陽也是離地球最近的恆星,也是地球能量(內能與光能)的來源。恆星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因為核心的核可聚變而發光。核聚變所發出的能量從內部傳輸到外表,然後輻射到外太空。幾乎所有氫和氦更重的元素都是在恆星的核聚變過程中產生的。


cosplay910

太陽在銀河系中沒有任何特殊地位,個頭不算太小,但也不算大,中等個而已。在銀河系中所處的位置也沒啥特殊,在一條旋臂中,不靠近中心,也沒在邊緣。

但可能正是由於這種“太不特殊”的地位,給了我們太陽系對於我們最特殊的地位:它形成了太陽系的恆星行星體系,給了地球合適的位置和條件,讓地球生命的產生和發展有了可能,而且出現了智慧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