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吉亚为什么敢挑战俄罗斯引发俄格战争?

一德格天1



这就是小国寡民,自作聪明。

2008年我们正在进行百年盛典奥运会,当时靠欧美站台通过颜色革命上台的毫无政治经验的毛小伙子萨卡什维利,自作聪明的以为俄罗斯的强权人物普京到北京看奥运会了,而且全球舆论都聚焦于北京奥运会,于是就想利用这个空档,撕毁俄、欧、格关于南奥塞梯的停火协议,通过闪电战一举拿下南奥塞梯,生米煮成熟饭,在欧美撑腰的情况下,俄罗斯到时候就无可奈何了。


他算错了几件事,第一,格鲁吉亚不是纳粹德国,因为其在世界格局中不值一提,根本不具有纳粹德国的实力。他本人更不具有希特勒的军事、政治天分。

第二,低估了俄罗斯的应变速度和能力,结果普京立即回国,根本不在乎欧美的看法,用数小时时间部署完毕,立即毫无顾虑的对格鲁吉亚来了个反闪电战。格鲁吉亚那小胳膊小腿遇上俄罗斯这个重量级的对手,五天时间军力就被瓦解。俄罗斯只不过调用了区区一个集团军打了一场轻量级的常规战争,真正的高科技武备还没有怎么使用,格鲁吉亚就投降了。



第三,对欧美国家寄予了太高的期望,以为战端一开,欧美就会立即参战,为他这个小朋友火中取栗。他忘记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的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国家利益”。相对于把格鲁吉亚作为一个小工具让俄罗斯恶心一把的意义和直接跟俄罗斯打仗伤害根本利益来说,格鲁吉亚的成败在欧美根本利益上不值一提。


据说,萨卡什维利在输掉战争时一个人在总统办公室抓狂的吃自己的领带。把这样一个愣头青送上了总统宝座,实在是格鲁吉亚人民和国家的悲哀。当然,天道至公,如今萨卡什维利已经沦为逃亡政客的一员,流亡在了格鲁吉亚的难兄难弟乌克兰了。


谢金澎

萨卡什维利总统

这是典型的小国政治领导人在政治上不成熟的表现。

据说,在战前,萨卡什维利得到了美帝的口头承诺,具体承诺内容究竟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个承诺竟然让萨卡什维利昏了头。

8月8日当天,格鲁吉亚军队兵分三路,从南奥赛梯首府茨欣瓦利的东、南、西三个方向突袭,使用了T72坦克,BMP步兵战车,152mm自行火炮,BM21火箭炮等重型装备,还出动了苏25强击机进行空袭,轻易击溃南奥赛梯军队,仅仅13个小时就攻占了茨欣瓦利,战斗进行的异常顺利,超过了总统萨卡什维利的预期。

接着格鲁吉亚军队进攻驻南奥赛梯的俄罗斯维和部队,俄维和部队很快伤亡几十人。

这明显是捅了超级马蜂窝的节奏。

高速突击的俄军

俄军全面攻击格鲁吉亚全境,陆、海、空、网络的全维打击,迅速将格鲁吉亚国土拦腰斩断,并封锁格鲁吉亚边境,军队反应之神速,完全超出了萨卡什维利的“以为”。

萨卡什维利“以为”北约会出兵帮助格鲁吉亚抗衡俄罗斯,显然这样的想法很天真。

结果格鲁吉亚军队惨败,南奥赛梯回归格鲁吉亚的希望更加渺茫。


麻辣战争

不可否认历史上有着山地民族之称的格鲁吉亚人就英勇善战,斯大林就出生在格鲁吉亚一个农民家庭。格鲁吉亚地处黑海于伊朗土耳其相连,也是个饱受外来侵略受尽苦难的国家,上世纪二十年代加入苏维埃政权成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但是格鲁吉亚一直有股分离势力曾遭斯大林严历镇压。苏联解体也是第一个出来闹独立的加盟共和国。北约东扩格鲁吉亚也成了欧盟争取的主要对象,接着格鲁吉很快就投入到欧盟怀抱,虽然独立之初就遭受过一定镇压。俄格战争是因为南奥塞梯归属问题,0八年奥运其间,开幕式电视镜头有一个普京接电话的画面,在电话里面得知格鲁吉亚为争夺南奥赛梯,于俄国军队交上了火俄格战争爆发。普京匆匆回国,后来毕幕是让梅得韦杰夫来的。战后格鲁吉亚彻底站在俄的对立面,多年于俄为敌一心想加入欧盟的心始终是有。欧盟的考验期到底还有多长,格鲁吉亚人的耐心还有多长,正考验着俄罗斯于欧盟的智慧。但不管怎么讲1991年北约于华约国家,独联体及波罗地海三国组成的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的成立就有共同抵抗防域外来侵略等条约。虽然如今该协议对独联体一些国家意义不大,甚至华约解散有些已加入北约组织,但是该协议还是存在的。俄罗斯真要想成为欧洲的一员,有时还真不能把事做绝了。


文韬武略64



格鲁吉亚最终决定将低烈度冲突升级为战争,纯粹是其高层战略误判的原因。

格鲁吉亚这个地方始终是坚定的反俄地区。而前苏联解体时,格方也是分裂急先锋,而且长期资助车臣、高加索俄罗斯分离组织,这是俄格冲突的主要原因。

2004年萨卡什维利在格鲁吉亚上台后,坚定倒向西方,其主要目的就是倒向北约,在俄罗斯腹地建立桥头堡以图自保,但这使原本不稳定的俄格关系对抗全面升级。



2008年3月北约对俄采取政治攻势,扶植科索沃独立。俄罗斯于是决定在高加索方向有所突破,加强南奥塞梯地区冲突烈度。在7月15日,美国组织了多国的1630名士兵在格鲁吉亚举行演习,这使得格方高层认为北约在必要时会进行军事支持,于是在南奥塞梯方向增加了军事部署。

8月7日普京启程参加奥运会开幕式,萨卡什维利停火3小时的同时展开高层会议,并最终决定利用普京离境以北约支持为后盾,将冲突升级为战争,于是在8月7日晚23点35分以俄军坦克越境为由,命令部队猛攻南奥塞梯引发俄格战争。



结果众所周知,5月12日双方停火,格鲁吉亚失利。北约除了给与形式上的援助并未与俄罗斯产生任何冲突,而法国和德国更是保持中立,美国在开战后3天才匆匆表态,而格鲁吉亚已经被一截两段了。

所以格鲁吉亚将冲突升级为战争的原因纯粹是格方高层对自身地位和北约支持的过度自信导致的战略误判。


马克观察

格鲁吉亚敢于向俄罗斯挑起战争,这得要从美国为首的北约势力在1999年3月24日以"侵犯人权"为由,对南联盟大打出手,狂轰烂炸78天,最后迫使南联盟的亲西方势力交出米洛舍维奇上了海牙国际法庭。

就此,南联盟再次分裂成3个国家:塞尔维亚、黑山、科索沃。

北约在这次的行动中尝到了甜头,试图把格鲁吉亚纳入北约,挑动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发生冲突。

时任格鲁吉亚总统萨卡升维利很想加入北约,依靠北约的力量来对抗俄罗斯。因为他看到了南联盟在北约的打击下达到了目的。

于是将自己不多的兵力派到阿富汗战场,以此来嬴得北约的认同。同时又趁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趁普京应邀参加奥运会开幕之际,突然派兵进攻南奥塞梯的俄罗斯维和部队。当时,俄罗斯是梅德韦杰夫任总统,普京任命为总理(但实权仍在普京手中)。格鲁吉亚总统萨卡升维利以为普京不在国内,梅德韦杰夫应付不了这场战事?

当时,普京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正挨着美国总统小布什交头接耳。

当普京接到格鲁吉亚突袭南奥塞梯俄罗斯维和部队时,普京于当天下午立马发布命令进行反击。俄罗斯的空降兵和快速反应部队直接冲入了格鲁吉亚本土。俄罗斯仅用了5天时间就肢解了格鲁吉亚的军事力量,迫使格鲁吉亚承认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的独立性,并迫使格鲁吉亚在《和平协议》上签了字;还让那些幕后的北约成员国看到了一点"颜色"。

这起战事是格鲁吉亚想夺回南奥塞梯的控制权所引发的。

前苏联原本将高加索山称为外高加索,划分成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三个加盟共和国。高加索山以北称为北高加索,划归俄罗斯联邦。高加索山南北都有奥塞梯,这样被苏联一划分,南北奥塞梯就造成了分离,最终埋下了争夺的祸根。南奥塞梯是格鲁吉亚的一个自治州。从1989年,通过全民公投,要求与俄罗斯境内的北奥塞梯谋求合併。苏联解体,南奥塞梯主张独立:成立独立共和国,不服从格鲁吉亚中央的管辖,1992年通过全民再次公投要求成立独立共和后与北奥塞梯合併。因此,格中央政府与南奥塞梯地方当局的矛盾加剧,导致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长期以来,由于南奥塞梯与俄罗斯的关系密切,格鲁吉亚经常指责俄罗斯在暗中支持南奥塞梯。俄格双方龃龉不断。

之后(1992年),经过了俄、格、南北奥塞梯的四方会议,建立了解决格奥冲突的四方混合监督委员会并由俄格及南奥塞梯三方组成混合维和部队负责在冲突地区实行维和使命。十几年来,南奥塞梯当局一直尊守着四方会议的决定,但有关方面还是有摩擦发生。

由于迄今格鲁吉亚政府仅仅控制着南奥塞梯部分地区,趁着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变相的支持,趁着世界目光聚焦北京奥运会,格鲁吉亚方才勇气十足挑起了这场注定要失败的战争。


俄格冲突的战场。

阿布哈兹战场。

格鲁吉亚的勇气是完全没有深思熟虑地思考过,企望得到北约的支持,这一场战争,北约又躲到了那里去了?


星空89831416

【格鲁吉亚为什么敢挑战俄罗斯引发俄格战争?】实际上是格鲁吉亚包含侥幸心理,认为俄罗斯不可能在全世界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刚开幕的时候,对格鲁吉亚大打出手,结果是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失算了,俄罗斯一点也没有留情,格鲁吉亚被打的大败。

具体资料:

这次俄格战争的主要矛盾是有历史原因,也有现有地缘政治困局。高加索地区是俄罗斯帝国时代花了好大力气才征服的,但一直都有分离主义的倾向,车臣和格鲁吉亚分裂主义最强烈。后来苏联取代沙俄统治这一片地区,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虽然是格鲁吉亚人,但他拥有一刻俄罗斯人的心,对于格鲁吉亚老乡们以及车臣人从来都不手软,进行残酷的镇压。

苏联解体后,15个加盟国纷纷独立,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就有了矛盾,主要争夺就是高加索的奥塞梯地区。苏联时期,把北奥塞梯划给了俄罗斯联邦,南奥塞梯划给了格鲁吉亚。而在1989年,南奥塞梯要求和北奥塞梯合并,苏联解体后,更是要求整个南北奥塞梯地区独立。



格鲁吉亚自认为有美国以及整个北约的支持,趁着全世界人都在关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认为俄罗斯不敢在这个时期大打出手,格鲁吉亚便对南奥塞梯动手了,彻底解决隐患。但刚上任俄罗斯总理的普京可不是吃素的,头天参加完奥运会开幕式(2008.8.8),第二天就回俄罗斯指挥对格鲁吉亚的战争,俄罗斯一打,格鲁吉亚肯定不是对手。



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幻想的美国以及北约援兵没有来,完全失算了,仅仅10天就彻底战败了,2008年8月18日,俄格战争结束,俄罗斯军队缴获了不少美国援助格鲁吉亚的先进装备,也改变了俄罗斯对地缘格局的劣势,转守为攻。

综上所述,“大正”得出结论是格鲁吉亚敢于挑战俄罗斯是因为侥幸心理和背后靠山,但全都失算,背后靠山美国根本没有出手帮忙,侥幸心理也把自己带入沟里,小国挑战大国历来都是在玩火。

以上就是“大正”对该问题的看法,欢迎评论交流加,关注!


大正看世界

十年以前,格鲁吉亚挑起和俄罗斯的战争既有历史恩怨,也有现实的利益诉求,但由于对自身实力和国际形势的误判,导致了国家分裂、政府垮台。其中的教训至今仍值得格鲁吉亚深思:


格鲁吉亚和俄罗斯一直存在国家利益的冲突

在前苏联时期,格鲁吉亚一直有离心倾向,而苏联政府根据高加索山把北奥塞梯划归俄罗斯,南奥塞梯划归格鲁吉亚,成为一个自治州。这样奥塞梯被人为一分为二,埋下隐患。在苏联解体后,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冲突明显:从俄罗斯来看,格鲁吉亚背地里支持北高加索的分离主义势力,是车臣叛军获取外界援助的重要通道。

从格鲁吉亚来看,南奥塞梯一直要求与俄罗斯境内的北奥塞梯合并(1992年还举行过全民公决),与俄罗斯南部接壤的阿布哈兹名义上是格鲁吉亚的自治共和国,但在苏联解体后自行宣布独立;背后都有俄罗斯的影子。领土问题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核心问题和敏感问题,而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存在利益冲突。


格鲁吉亚的政客对国际形势和自身实力存在误判

当时的格鲁吉亚总统萨是亲西方的萨卡什维利,他通过街头革命上台,公开表态要在自己的任期内加入北约并多次表达对俄罗斯的不满,格俄关系因而不断恶化。当时美国利用萨卡什维利想加入北约的想法,让其充当对抗俄罗斯的马前卒。萨卡什维利在2008年提前宣布大选,为了捞取政治资本,自恃有美国人撑腰的萨卡什维利开始了军事冒险:在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的当天对南奥塞梯开始了军事行动,前20个小时非常顺利,占领了包括南奥塞梯首府在内的2/3领土,但很快在俄罗斯第58集团军的介入下就被大得满地找牙,几天之类就打垮了格鲁吉亚军队,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宣布独立,国家分裂。萨卡什维利对国际形势和自身实力存在误判:格鲁吉亚几乎就是一个被周边国家包括俄罗斯包围的一个内陆国,只有2万多人的格鲁吉亚军队是无法和俄罗斯驻外高加索的第58集团军抗衡的,西方国家甚至在还没有来得及作出反应,战争就已经结束了。他寄望于美国的支持,可美国和北约除了口头支持和战争结束后的物资支援外,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作为一个小国,它的地缘政治地位还不如乌克兰,为什么要帮你?


面对强邻,寄望于美国人的保护是不现实的。格鲁吉亚要么学瑞士和芬兰,有可以自保的军事力量;要么学独联体国家如乌兹别克斯坦搞平衡外交,自身实力不济又天真地充当大国对抗的工具,结果就只能做炮灰。只是现在,格鲁吉亚的领导人似乎又忘记了过去的教训。


大笨蛋6703

格鲁吉亚是错估了形势,以格鲁吉亚的力量与俄罗斯相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那么格鲁吉亚的当权者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原由就是他们得到了西方的口头支持,认为战端一起,北约的强大军团就会迅速对格鲁吉亚进行增援,内外交困的俄罗斯会被迫接受现实。
2008年8月上旬,格鲁吉亚经过精心的准备,对驻南奥塞梯俄军突然发动进攻,毫无思想准备的俄军怆促应战损失惨重。
格鲁吉亚的突袭非常成功,领导人不但得到了西方的赞许,也感到了莫大欣慰,认为莫斯科迫于西方的压力,只能签署屈辱的城下之约,然而他们很快就知道想错了,普京和梅德韦杰夫迅速做出反应,愤怒的俄军派出了最精锐的部队,格鲁吉亚叛军溃不成军,而北约除了空喊并没派出一兵一卒,上了当的格鲁吉亚当局除了缴械已别无它路可走,而坚定的反俄领导人最惨,落了个有家难归有国难回的下场。


亓官仁

格鲁吉亚敢于挑起俄格战争主要缘于以下几个方面·(丨)有可能是上了美国人的当。这件事虽未得到证实,但明眼人都知道,如果背后没有一个大国支使,就借个胆子给格鲁吉亚,他也未必敢捅这个马蜂窝:(2)这是格鲁吉亚领导人在政冶上极不成熟的表現。与美国人打交道你要随时考虑会遭抛弃和出卖。就此事来说,美国人的如意算盘是,干成了,他在俄罗斯周边又下一城,如干不成美国人的风险几乎为零,最多会有人怀疑而无法说出口;(3)俄罗斯周边小国大都犯了一个共同错误。那就是畏惧俄罗斯而以加入北约来达到保护自已的目的。其实,这种美好的愿望终将成为泡影。一个格鲁吉亚的活生生的例子摆在那,又来一个乌克兰,丢了克里米亚不说,东部两洲闹独立又使国家四分五裂战火不断。格鲁吉亚本想拿下南奥塞梯作为加入北约的见面礼,其结果呢,丢了夫人又折兵,留下的仅是遗憾而已!


学无止境2329381

这场战争是21世纪在欧洲发生的第一场战争。战争的核心是争夺对南奥塞梯的控制权。至于谁挑战谁,还要回答吗? 南奥塞梯是格鲁吉亚的领土,是它的一个联邦共和国。

南奥塞梯,位于高加索以南,这个地区有苏联的三个加盟共和国,即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

北奥塞梯归俄罗斯联邦,南奥塞梯归格鲁吉亚。整个奥塞梯被一分为二,因此留下了隐患。

格鲁吉亚在苏联时期就闹着独立,不过也遭到了严厉镇压。苏联解体以后,格鲁吉亚一直支持北高加索地区,也就是车臣的分离主义势力。

科索沃独立后,俄罗斯觉得被人打了脸。严防以后会有此类时期的发生。尤其是美国准备吸收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加入北约让俄罗斯忍无可忍!

因此,南奥塞梯控制权就成了俄格战争的导火索。 南奥塞梯是格鲁吉亚的自治共和国,但是全民公投要求加入北奥塞梯(与俄罗斯合并)。

格鲁吉亚当然不会同意了。 下面发生的事,就和克里米亚问题一模一样了。

最后当然是俄罗斯赢了,南奥塞梯实际上也成了俄罗斯的一部分。格鲁吉亚彻底失去了它的一个联邦共和国。

只不过2008年是奥运年,全世界的目光都被和平友谊所吸引,也该格鲁吉亚倒霉,自己的“一大块肉”被人活生生割了去,还没有地方去说理。

从此以后,欧洲国家,特别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普遍对俄罗斯产生了不可名状的恐惧感。所以,绝大多数都向西,脱离了俄罗斯,加入北约或者欧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