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田湾跑出的猎豹姚夏 中国职业足球的见证人

从大田湾跑出的猎豹姚夏 中国职业足球的见证人

作为重庆第一批参与中国足球职业化的球员,姚夏无疑是幸运的:他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甲A足球的辉煌年代,亲身体验了2009-2012年的中国足坛反赌扫黑风暴,还赶上了广州恒大引领的金元足球年代,退役后又恰逢中国足球改革……从猎豹、姚闷墩、姚银行到姚总的称呼变化,姚夏可谓是中国职业足球的见证人。

从大田湾跑出的猎豹

从大田湾跑出的猎豹姚夏 中国职业足球的见证人

△1995年姚夏成都保卫战梅开二度,击败青岛海牛后做起飞机动作庆祝

住在重庆大田湾的老住户对一件事肯定都有印象,那就是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当地著名的足球教练姚明福,每天清晨都会带着儿子在大田湾体育场的跑道上跑步锻炼。没想到,这位个头不高的重庆崽儿姚夏,却在16岁就被四川省体工队选中,最后成为从大田湾小学走出的最著名球员。

回忆起1990年从重庆到四川踢球的经历,姚夏表示当时去的时候也是懵懵懂懂:“我踢球的时候,重庆还没有足球俱乐部,只有一个体工队,要想踢上专业比赛,只有到省队(四川队)去,所以我只有离开重庆。其实那时候也没有什么远大目标,就是单纯想踢球,到了成都后我发现踢得挺开心的,除了日常训练和比赛外,吃住体工队都包了,一个月还有100多元工资。不过那时候也没有什么东西好买的,钱基本都是存着,回到重庆就交给妈妈。”

由于进攻时速度奇快,姚夏获得了“猎豹”的外号。当时四川全兴俱乐部总经理许勇对此事有清晰回忆:“1990年底,我接到领队王茂俊的电话,王大爷在电话那头很激动,让我马上去四川队看看。说四川队从重庆体工队调来了一个小队员,跑得飞快,凶得很,我去看了才晓得,王大爷说的这名队员,就是姚夏,哈哈……”

当年的巅峰速度有多快?姚夏表示当年没测过:“当年我们踢球的时候,没有什么仪器测试球场上的最快速度,除了比赛之外,我也没有专门测过百米,所以成绩不大好说,我估计大概在11秒1左右吧。”

足球职业化月薪1500元

从大田湾跑出的猎豹姚夏 中国职业足球的见证人

△当年成都保卫战,余东风拥抱姚夏

1994年中国足球开始了职业化道路,当时重庆没有职业队。据重庆著名足球教练马渝昌回忆:“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的时候,重庆还没有职业队,送到省队(四川队)的球员里,姚夏当时是绝对主力,所以他肯定是重庆第一位职业足球运动员。”

1994年姚夏一转眼就从四川体工队球员变成了四川全兴队球员。对于当年的这次重要变革,姚夏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工资涨了:“你要说职业化的感受,其实训练都是一样的,吃住也都在体工队,但是工资确实涨了,职业化以前包吃包住我们一个月拿100多元,职业化之后同样是包吃包住,我第一个月就拿了1500元,这在当时也是一笔巨款了!”

有如此高的工资,如何花的?怎么没想过买房?姚夏坦言当年没有理财的概念:“当时也没什么花钱的方式,就是吃饭庆祝了一下,我就把钱留着交给妈妈了。你要说买房,当时的观念都是不能差银行钱,不贷款这笔钱也不够买房啊。”

在甲A联赛的带动下,四川的成都体育中心很快就成为全国知名的金牌球市,当时甚至出现了为买到一张球票通宵排队的场面。对此,姚夏也记忆犹新:“1994年我们首次征战甲A成绩不错,拿了第六名,让球迷认识了我们。结果1995年开始,我走到哪儿都有球迷喊我了。你要说当时球市有多火?我这么跟你说吧,当时我们主场场场都是爆满,给我们球员的内部票都不够分,有次我们也要临时买票。我都买过黄牛票,原价50元的票都涨到200元!都是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姚闷墩成为川渝偶像

从大田湾跑出的猎豹姚夏 中国职业足球的见证人

△姚夏曾入选国家队(第三排左三)

和青岛海牛的生死战梅开二度,帮助四川全兴3∶2笑到了最后,当时姚夏留下了“开飞机”的经典庆祝动作。若干年后,回忆那个动作他笑言是顺势而为:“当时心中的喜悦,不是简单几个动作能表达的。为了表达狂喜的心情,我就做了那个动作。”

除了欣喜之外,若干年后再谈成都保卫战,姚夏也有了新的观点:“成都保卫战不仅是和青岛那一场比赛,还有打辽宁、八一那几场比赛,我都记得清清楚楚。当时真的没想到一场比赛,可以有那么多球迷为我们加油助威。这绝不是简单的看热闹,让我感受了更多的东西——球迷是真的认可我们,认可职业足球了。”

从大田湾跑出的猎豹姚夏 中国职业足球的见证人

△姚夏当年回重庆踢过的比赛门票

因为平时经常快速冲刺,从1995年开始姚夏就经常受伤、养伤,结果身体逐渐有点发胖,于是他的外号从“猎豹”变成了“姚闷墩”。不过这并没有减少他的魅力,让人印象最深的例子,是1996年四川全兴到大田湾体育场打一场热身赛,姚夏享受了MVP待遇,很多重庆球迷都在看台上喊:“姚夏,车过来(转过来)。”他不得不多次转身向球迷示意。

耿直性格造就“姚银行”

2003年,四川冠城接手四川全兴,姚夏当时选择回归重庆。他当时和重庆力帆草签了合同,就等摘牌大会之后就转会力帆,没想到当时摘牌大会上出了意外,李章洙不厚道的“截和”,姚夏最后去了青岛。

多年后旧事重提,姚夏坦言:“当时如果回重庆,也许我的生活走向会改变,可能会留在重庆发展了。但当时李章洙也是看中我的能力,所以把我截走了。”

在青岛效力两年之后,姚夏32岁了,不再是重庆力帆的引援重点,于是他选择回到成都,加盟了成都谢菲联。这次加盟让他感受了职业足球的残酷。

2010年2月,成都谢菲联被卷入中国足坛的打假扫黑行动中,当时的俱乐部董事长许宏涛、俱乐部副总经理尤可为双双被警方刑事拘留,成都谢菲联被中国足协勒令降入中甲,赛季初球队失去投资人,球队的引援、招商工作全面停摆。

从大田湾跑出的猎豹姚夏 中国职业足球的见证人

△2016年姚夏回重庆当代力帆俱乐部担任总经理的海报

对于当时成都谢菲联的遭遇,姚夏有着冷静的看法:“这是联赛职业化必经的过程,利益大了,就会出现一些桌面下的交易。事实上欧洲足球这么发达,还是有假球,所以职业足球只有规范化,才能减少、避免假球的发生。”

假球发生了、球队变成烂摊子了怎么办?姚夏选择了迎难而上,他主动借钱给俱乐部,还拉着邹侑根一起购买了球场的广告牌,最后还在球队最困难的时候,垫付了60多万的球员工资,结果得到了一个“姚银行”的新绰号。

当时和姚夏搭档的前重庆力帆主教练王宝山,聊起这件事的时候也是直呼仗义:“当时真的穷得揭不开锅了,连早饭钱都是姚夏去解决,后来我们齐心协力冲超成功之后,也没有奖金,连庆功宴的钱也是他给的。”

说起“姚银行”这件事,姚夏表示当时也是形势所迫:“当时没办法,我是老队员,不想看到球队垮了,大家又都信任我,我才不得已球员兼管理,当时每天都在发愁,四处东拼西凑,感谢当时教练和球员队给我的信任!”

姚总离渝主要为家庭

2016赛季,姚夏成功帮助球队取得了联赛第八的最佳战绩。说起这段回渝工作的时光,姚夏露出了笑容:“在重庆的工作整体来说很愉快,我们俱乐部整个团队都很团结、有凝聚力,这也是取得最好成绩的原因之一。我记得当时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主动跟张外龙交流,打消他的顾虑,毕竟之前我也当过教练的,我明确了我不是来抢权的,而是营造一个好的氛围,为大家服务。”

可是在2016赛季结束之后,2017年4月姚夏却选择了离开重庆回成都发展,当时蒋立章透露姚夏离渝原因是战略布局: “姚总回了DDMC管理公司,未来整个集团对青训将投入很大的精力、财力和物力,目前在中西部我们计划在重庆、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和四川布局,目前重庆、湖北、湖南都签订了青训的战略合作协议,所以下一步姚总回到四川之后,将利用他的资源为四川的青训布局。”

姚夏本人为何决定离开重庆?多年之后他也可以公布答案了:“其实主要是为了家庭,我老婆和孩子当时已经定居成都。虽说重庆和成都很近,但是球队事情多的时候,我不可能回家,孩子大了需要人照顾,所以我只有回成都了。其实按照合同,我12月干完就可以走了,但考虑到球队正在转让,为了避免这个过程中出问题,我还是主动给俱乐部服务了3个月,让转让的事情顺利通过。”

谈到多年管理俱乐部的心得,姚夏认为青训很重要:“职业足球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一些规律了,我们必须尊重规律。刚开始大家都不了解的时候,认为有钱就能出成绩,不重视梯队的培养,可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各家俱乐部的梯队都没人了,你花钱也买不到人,所以现在从梯队做起还不晚!如果仅仅是烧钱,基础不牢、不尊重规律,俱乐部肯定是做不长的!”

足球改革也会大浪淘沙

姚夏回到成都之后,继续利用他成立多年的猎豹足球俱乐部搞青训,结果刚好赶上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全面推行,对于这个方案姚夏认为非常好:“足改方案对于我们职业足球人来说,绝对是一次好机遇,这不仅可以发展足球人口的基数,推进足球的青训,还能让很多退役球员有用武之地了。”

不过,在各式各样的足球青训营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同时,问题也出现了——真假洋教练都在教球,部分青少年球队不懂规矩花钱开始疯抢足球苗子……曾在力帆效力、随后在重庆搞青训的周麟就曾吐槽:“我一手带大的球员,最后眼看就要打出来了,结果有些俱乐部自己青训不行,就找到我球员的家长给钱挖人,结果我的球员跑了,这种乱劈柴的行为一旦滋长,对青训是毁灭性的打击。”

对于周麟遇到的问题,姚夏有着自己的看法:“这个和我们职业足球的发展其实是类似的,开始都是足球热,社会各界都一窝蜂上。有的人搞青训就是借势挣钱,随着青训相关规范出台,这些乱来的球队和俱乐部,最后都是会被淘汰的。事实上有影响力的正规青训俱乐部可以通过和学校合作,解决了升学的问题之后,对家长将更有吸引力,未来我们是值得期待的。”

采访最后,今年3月在成都组建了新职业俱乐部,准备从中冠联赛开始、五年冲击中超的姚夏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现在我肯定会按照既定的目标,继续扎根搞足球。我认为职业足球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按照规律做好每个环节,球队上下齐心、青训做好,前途都是光明的。等我这边俱乐部的事情处理好之后,如果有机会,我会加强和家乡重庆的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