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一寧:紫雲歸來常看雲

紫雲歸來常看雲

石一寧:紫雲歸來常看雲

紫雲之行,在暮春四月。

從北京乘三個多小時飛機至貴陽,再坐一個半小時的中巴車,就到了紫雲縣城。

午後的紫雲縣城,溼潤的空氣夾著花草的清香,陽光明亮得晃眼,天空湛藍湛藍,白雲如山如原。從微寒和灰霾圍裹的京城中來到這裡,呼吸變得暢快,人也清爽起來。

石一寧:紫雲歸來常看雲

一行人住的是縣城新區,道路寬闊,高樓聳立。但放眼望去,新區還在大興土木階段,樓廈尚未成規模,但已讓人感受到一種蓬勃的朝氣和活力。

紫雲縣名來自縣城西的“紫雲洞”。但此行匆忙,沒能去紫雲洞探秘覽勝一番。從文字介紹得知,紫雲縣建制記載有近1400年曆史,這裡是苗族和布衣族聚居地,清代在此置歸化廳,1913年改為今名。“歸化”而“紫雲”,不僅是兩字之別,更折射著時代之變。

然而,時代的步履在紫雲的行進是緩慢的,甚至頗為艱難。紫雲,擁有如此詩意的名字的地方,如此空氣清新、鳥語花香之所在,卻尚未脫去貧困的愁容。在縣城見到的旺景,還不足以代表當地全貌。紫雲縣政府的文宣,不隱“家短”:紫雲屬特困地區,是國家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省14個深度貧困縣之一。

石一寧:紫雲歸來常看雲

在紫雲行走,走的大都是彎彎繞繞的盤山路。紫雲的山,讓我想起故鄉,那是廣西中南部,也是喀斯特地貌。與廣西喀斯特多一山獨秀平地起的發育類型不同,紫雲的山多是連成一片,只是山頂尖尖,起伏甚為分明。喀斯特地貌與我國許多地域的山系有明顯的區別,與北方一望無際的平原相較更是獨特,很具有觀賞性。但喀斯特地質都是石山石漠,即使得南方雨水豐沛所賜,石山多有植被,那植被亦僅是薄薄的一層。紫雲地處麻山大石山區腹地,與滇桂黔石漠化地區集中連片,這地理位置與地質條件,與紫雲歷史性貧困關係密切。而貧困又制約著人的文化素質。陪同我採訪的小羅,是從紫雲布依族村寨走出的一位90後,先是在安順市裡讀書,畢業後回縣裡工作。我好奇她的名字裡怎麼有一“粉”字。她說名字是父親起的,“粉”就是飯,父親希望她長大後有飯吃。又問她父母的文化程度,她說父親上過小學,母親是漢族,沒讀過書。她的話說得平平淡淡,卻聽得我心驚而沉重。

石一寧:紫雲歸來常看雲

石一寧:紫雲歸來常看雲

韋吉雲家一層的客廳,幾乎沒有裝修,四面是光禿禿的水泥牆。我們邊喝茶邊聊。從談話中瞭解到關坪村有335戶人家,1563人,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63畝。韋吉雲曾經外出打工多年,回村後花20多萬元買過一臺挖掘機,每年能掙不少錢。但他覺得自已致富不是本事,讓鄉親父老也富起來更有意義。因此入了黨,當了村支書。關坪村山高坡陡,地形複雜,耕地甚少,要想脫貧必須因地制宜,量體裁衣。韋吉雲他們想出的辦法是將地理劣勢轉為優勢,利用本村荒山面積較大的特點,確定了紫葡萄種植為主的發展思路。現在關坪村種植葡萄2000多畝,還種有冰脆李800多畝,楠竹1500畝。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基本實現了水、電、路全面覆蓋。對低保戶、老人、留守兒童和困難學生等,村裡也積極關心救濟。翻看茶桌上放著的韋吉雲在一個脫貧攻堅培訓班上的發言稿,其中的幾句話甚為鏗鏘動人,是這樣說的: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怕貧窮;沒有條件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創造;沒有技術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願學習。

石一寧:紫雲歸來常看雲

離開關坪村後,一路上我在回味著與韋吉雲的交談。我想起唐代韓愈《爭臣論》一文中所讚揚的那些不求於聞用,得其道不敢獨善其身,而必以兼濟天下的古代聖人賢士。韋吉雲固然不能與那些做出了轟轟烈烈事蹟的古代聖賢甚或某些當代農村能人相比,但在紫雲這樣條件的喀斯特山區,恐怕更需要韋吉雲這樣不求聞達、不計私利,為父老鄉親過上好日子而孜孜矻矻辛勞忙碌的帶頭人。

石一寧:紫雲歸來常看雲

“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這是關於貴州的諺語。在白石巖鄉的灣坪村,我更為真切地見證了“地無三尺平”的情形。這是一個深度貧困村,有限的耕地被嶙嶙石山緊緊地包抄著,人們甚至無奈地向石頭要地,把玉米等莊稼種在石縫裡。看著石山上石頭縫裡一株株剛長出一拃高的玉米苗,看著這些小小莊稼的頑強的生命力,想著這生命力背後的灣坪村人的生存意志,我陡然產生一種驚心動魄的駭然和悲壯感。

石一寧:紫雲歸來常看雲

灣坪村黨支部第一書記蔣興新是從省政府法制辦下派扶貧的幹部。面對灣坪村的貧困現狀,蔣興新沒有氣餒,而是和其他村幹部一起帶領村民拓寬思路,絞盡腦汁想辦法,千方百計謀脫貧。參觀村裡可集中飼養150頭肉牛的養殖場,只見牛欄裡一頭頭牛膘肥體壯。這些牛怎樣餵養的呢?蔣興新告訴我們,村裡建了一座2000噸產能的秸杆綜合利用加工廠,村幹部號召村民種草種玉米加工成青貯飼料養牛。我們看到村前山腳下的地裡長著一叢叢綠草,有些奇怪。蔣興新說,這些草叫篁竹草,能長到比人高,一年可以割四次,可用來喂牛,還可加工成飼料對外銷售。養殖場的牛糞可用來培育蚯蚓養雞和魚,蚯糞、雞糞用來種草和玉米等,這叫循環生態產業鏈。但養殖場也好,加工廠也好,都是屬於合作社的,貧困戶如何從中獲益?答曰,貧困戶可通過銷售牧草、玉米秸杆,參加合作社務工,入股分紅這三方面獲得收入。因為這三項收入,部分貧困戶已年增收上萬元。

石一寧:紫雲歸來常看雲

更讓人驚歎的是,灣坪村還開發了50畝“白石巖微農場”,利用網絡推銷土地種植。具體做法是,從網上可認領“微農場”的土地,每分地800元,每分地所種的紅芯紅薯歸認領人所有,認領人通過這種方式幫扶貧困戶。紅心薯收穫後,又在互聯網上發起“購買紫雲紅芯紅薯,幫扶深山人家”的倡議進行推銷。這一扶貧創意產生了驚人效果,天南地北許多志願者紛紛認領,為這遙遠大西南山區老百姓的脫貧奉獻一份份愛心。紅芯紅薯遠銷京、滬等20個省市,為“舌尖上的中國”帶來了“紫雲風味”。

石一寧:紫雲歸來常看雲

紫雲人賣紅薯都能賣出如此名堂,在白石巖鄉的紫雲文爍植保農民專業合作社,我們更眼見為實。合作社社長鬍光友邊指著桌子上成排擺放的紅芯薯,邊介紹合作社的社情。從他的介紹中,我們知道了“紫雲紅芯紅薯”還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文爍合作社2011年成立,目前有社員45人,合作社對“紫雲紅芯紅薯”實行標準化種植、儲藏和銷售,幾十次到北上廣深推介產品,大獲成功,銷售額達800多萬元。“紫雲紅芯紅薯”時下在京津冀、珠三角和長三角等地市場的風行,我想,固然因其紅皮黃心、味道鮮美、藥食兼用等營養學和藥學價值,但應還有另一原因,即紫雲人的吃苦耐勞、質樸良善還有他們的智慧終使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石一寧:紫雲歸來常看雲

紫雲人知道,要實現完全脫貧,需要家家戶戶、點點滴滴的努力,也需要一些“大手筆”。在板當鎮,我們見識了紫雲人引進貴州百靈企業集團投資種植的萬畝藍莓園區。這裡採取的是“公司+農戶”的運作模式,通過土地流轉,把貧困農戶變成園區工人;然後把藍莓工人變成藍莓園股民;最後是把股民變成藍莓園的主人。

石一寧:紫雲歸來常看雲

在紫雲縣城,有一處大門氣派、樓群嶄新、面積廣闊之地,這就是紫雲民族高級中學。紫雲人對教育的看重是有傳統的,紫雲民高的辦校歷史,可追溯至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前身為歸化梅花書院。2014年,紫雲舉全縣之力籌資4億元,徵地350畝,建成紫雲民高此新校區。2017年,紫雲民高成為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各棟樓或以紅字刻寫,或以鏡框懸掛古今中外格言和警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微笑面對他人,生活充滿陽光!”……望著校內氣勢不凡的建築,讀著這些充滿激情的話語,我感受到了紫雲人對未來的殷殷嚮往。脫貧,是物質的改善,也是精神的提升,紫雲傾全縣之力發展教育,為告別貧困夯實了基礎。

紫雲歸來,不知不覺一個半月過去。時常仰望京城的天空,那天上的團團朵朵雲,讓我想起遙遠的紫雲,想起紫雲的天藍雲白,山綠水清,想起那裡不低頭,不認命,為最終擺脫貧困而拼搏著的人們。

石一寧:紫雲歸來常看雲

著名作家、《民族文學》主編石一寧

本期名家

石一寧:紫雲歸來常看雲


攝影:賈慶祥、王建超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