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西進運動中印第安人的“血淚之路”


安德魯·傑克遜總統堅信美國應該向西擴張,但他的目標擴張範圍大部分都是印第安部落的領土。到1830年時,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白人想要佔領印第安人的土地,他們呼聲強烈,為了贏得選民的支持,美國政府做出了激烈的反應。圖為安德魯·傑克遜總統畫像,托馬斯·薩利1824年作。傑克遜總統的任期幾乎持續了整個遷移時期。

他給出的“解決方案”就是《印第安人遷移法案》,這個法案將“五大文明部落”從美國南方腹地驅逐至幾百英里以外的印第安新領地。這項有爭議的立法讓數以萬計的印第安人背井離鄉,這場大遷徙被稱為“血淚之路”。

喬克託族:最早被驅逐的是喬克託族。遷移分三個階段進行,主要在1831年至1833年完成——但有些喬克託人拒絕離開,對他們的驅逐一直持續到20世紀。一部分人長途跋涉至俄克拉何馬州,另一部分人留守密西西比。拒絕遷移的喬克託人約有5000名,他們擁有了美國公民的身份,但卻遭到排擠。離開的15000名喬克託人也不得不與嚴寒、霍亂抗爭,約有6000名喬克託人失去生命。如今,喬克託已成為現存的第三大印第安部落


塞米諾族:從18世紀早期就居住在佛羅里達地區,他們需要遷移到密西西比河以西,然後併入克里克部落。但他們對此進行了激烈的反抗。後來,虎尾酋長被擒,戰爭就此結束。大多數塞米諾人都接受了遷移的命運,但還有100人左右留在佛羅里達大沼澤地,獨自堅守著自己的一塊特別保留地。後來他們成為唯一一個未放棄主權、未與美國簽訂和平條約的部落。圖為第二次塞米諾戰爭中,美國海軍在大沼澤地中搜尋塞米諾戰士。

克里克族:克里克族原居住於美國東南林地,是第一批被歸為“文明部落”的土著居民。法案通過以後,亞拉巴馬州有大約2萬名克里克人。白人移民大肆侵佔克里克人的土地,克里克人變得愈加貧困和絕望,1837年中期,大約15000名克里克人先是被趕進了拘留營,然後被驅逐出他們的土地。大約四分之一的人死於西遷至俄克拉何馬的艱苦旅程中。圖為克里克族成員,攝於1877年。

契卡索族: 契卡索族對美國及其政府一直持支持態度,儘管有時他們的權利和土地受到侵犯。參與西遷的人數不到5000名,這和血淚之路上的其它4個部落相比,已經算是相對多的了。然而,大多數契卡索人都未能獲得他們新的家園,而是被關押至臨時營地和一些政府供給倉庫。他們忍受著貧困、酒癮、內部政治鬥爭和其他部落的攻擊,後來又過了15年,才最終有了自己專屬的領地。圖為契卡索人憤然反抗,遭到美軍騎兵的鎮壓。


切諾基族: 殖民者侵佔切羅基人的土地有特殊原因:黃金。1838年冬天,切羅基人開始了長途跋涉,大部分人是赤腳行走的。他們飽受營養不良、疾病和嚴寒的折磨,死亡總數估計達到了4000~6000人。今天,切諾基人成為美國最大一支印第安部落。1987年,這條長達3540千米的“血淚之路”被定為國家歷史之路,以紀念遷移中飽受折磨的印第安人。2008年,五大部落最終收到美國政府的正式道歉。圖為切諾基人遷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