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老莫北京骑行印象

韶山老莫北京骑行印象

有点年代且久远的一张照片:1993年8月,湘潭三青年骑自行车去北京合影于天安门广场。

  自从接到领导通知,安排我去北京参加培训。于一贯的平淡生活突然有了一些激动。离上次去北京已经22年过去,中间多次想再去北京,可觉得现在电视和网络如此发达,每天都可以通过各种媒体知晓北京,我又去做什么。

   这次是个机会,从心底里觉得,给自己一个理由,就是再去北京骑车。上次因为经济条件差,自己当时年轻有体力就骑自行车去。这次吧,只能是带着自行车去北京城里寻找一点点感觉。

  想着出行就觉得行李是头痛的事情,反正总共也就四天的时间,随身物品一再压缩,最好是简单不过的带个背包,装点换洗衣服,但有几样必不可少,手机、钱包、卡片机(充电器),然后就是考虑折叠车。家里有几台以前也带着出行,或驾驶汽车,或者坐火车。20寸的还是觉得有些笨重,最小的14寸的大行BYA-412型,折叠时间仅20多秒,占地空间少,约9公斤左右,随手可提可推。航空铝材做的车架,承重85KG以上,最高身高175左右的人都能够骑行,单速无改,频率够快的话,可达25公里的时速,在京城平整的道路上足够代步逛街了。

韶山老莫北京骑行印象

  果然,一路携车坐高铁,工作人员也没有阻拦,好象今年有个规定是不允许自行车(包括折叠车上高铁),可能这小车车就被忽略了,顺利通过。塞在行李舱,或者座位底下,顺利来到酒店房间下榻。

  之后培训的几天里,白天要参加丰富精彩的讲座内容,学有所思,大开眼界。唯有挤出清晨和晚上的时间了,我约在清早6时前起床,骑行至早餐前结束,晚饭后上街骑行约3个多小时回宿舍休息。北京太大了,短时间不能骑遍。只能对照地图做了个小小的骑行计划,推着折叠车就上街,先东后西,再分南北。就近把附近的街区逛逛,长安街、地安门大街、什刹海附近、紫禁城周围、甚至三环、四环,以及奥体中心都去,骑车很容易就融入到当地的环境中。不必担心堵车塞车和停车位,也不必担心违反交通法规,就这样轻松的感受北京的面貌和变化。

  有朋友看到后,笑称我如此坚持,到首都都不忘倡导低碳出行,推广环保健身生活。还有朋友咨询自行车相关事宜,表示今后也要如此,小小的改变,从你我开始。

  闲话多说了,还是看点图片吧:(图文不断更新中,欢迎参与讨论,提出宝贵意见)

韶山老莫北京骑行印象

 匆匆行色的旅客中,唯有我带着这样一台小巧的大行BYA-412折叠车在路上。

韶山老莫北京骑行印象

 地安门大街上的公共自行车,北京自行车是很常见,结合公交、地铁出行,倡导低碳环保的理念。

韶山老莫北京骑行印象

 京城前海和后海两个人工湖,以此银锭桥界分,年代久远。我清晨骑着自行车来看,桥已是现代新修的了。

韶山老莫北京骑行印象

晚上骑行在故宫博物馆紫禁城西边的街道上,另一边红墙内是中南海哦。

韶山老莫北京骑行印象

夜里骑着小折叠,正欲潜入紫禁城,可惜皇城午门守卫森严,只能绕护城河悻悻而归。

韶山老莫北京骑行印象

晚上骑行至国家奥体中心一带,在盘古大厦这边远望水立方等体育场馆。

韶山老莫北京骑行印象

在北京骑自行车赶往奥体中心近距离看国家体育场,又称“鸟巢”,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

韶山老莫北京骑行印象

骑车前往北京盘古大观,北四环中路、亚奥核心区,是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地标性城市综合体。

韶山老莫北京骑行印象

清早骑行在什刹海一带的胡同里,这附近还有恭王府等一些老北京的古建筑。

韶山老莫北京骑行印象

北京北海公园白塔。小时候听到的一首歌《让我们荡起双桨》就是泛舟此公园湖面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