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歷史上的五個機場

長春歷史上的五個機場

在近代興起的航空業往往見證著一個城市最重要的歷史事件,同時,機場也是一個城市現代化發展程度的重要標誌。在長春歷史上,曾出現過哪些機場,它們都發生過哪些重要的歷史事件。從上世紀30年代,日本人在長春修建第一座機場——寬城子機場至今,近百年間,長春除了我們熟悉的大房身機場、長春龍嘉國際機場外,還有哪些機場,它們都發揮過怎樣的歷史使命呢?

寬城子機場 長春歷史上的第一座機場

早在1921年,日本關東軍就在中國東北領空上進行過一次飛行。2架撒爾穆遜式飛機從日本東京的所澤機場起飛,經過日本西部的太刀洗機場,越過朝鮮漢城、新義洲進入中國領空,最後降落在長春西北部。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關東軍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第二天就佔領了長春。第三天即9月20日,日本關東軍司令部立即決定並著手在當年日本降落飛機的地方建立寬城子機場。

寬城子機場位於長春西北部的梁家窯、寥家油坊和李家粉房等三個村落之間,佔地面積710萬平方米。1932年6月21日,機場與奉天(今瀋陽)等地正式通航,開辦貨運和郵件。同年9月26日,表面上隸屬偽滿洲國交通廳路政司(後改為航空司)、實質上由關東軍控制的偽滿洲航空株式會社成立,全權負責經營這個機場並開始客運。機場建有候機室、導航臺等必備設施,主跑道為水泥路面,長1000米,寬400米,後來關東軍空軍司令部也進駐機場。機場當時“軍民”共用,主要用於軍事侵略。

20世紀三四十年代是國際航空事業發展很快的時期。由於寬城子機場太小,軍民混用,又臨近市區,所以日本侵略者又在長春西郊修建了大房身機場。從此,寬城子機場開始蕭條。1948年長春解放後,寬城子機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二航空學校接管使用。後來,由於這個機場沒有發展餘地,經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於1955年停止使用。機場舊址上建起鐵道部長春客車廠、國營一一三廠和長春市縫紉機廠。

大房身機場 解放戰爭中國共爭奪的焦點

大房身機場位於長春市中心西10.5公里處,建於1941年,佔地面積300萬平方米,南邊是翟家窩堡、魏家窩堡,北邊是大西合堡,西邊是開源堡,東邊是車家窩堡。機場建有候機大樓、導航臺等設施;跑道為柏油地面,主跑道長1465米、寬145米,副跑道長800米、寬80米,西南東北走向。機場開通東北境內和長春對日本、朝鮮的航線,起落九九高教機、MC20客機、道格拉斯和洛克希德等型號飛機。大房身機場使用後,民用飛機就不在寬城子機場起降。

1945年8月20日,蘇軍空降部隊在大房身機場著陸,進駐長春,大房身機場和寬城子機場均由蘇軍控制;機場的民用航空停止,全為軍用。其間,國民黨接收大員熊士輝、蔣經國和代表蔣介石慰問蘇軍的宋美齡等都曾飛臨大房身機場。

1946年4月14日蘇軍撤離長春,東北民主聯軍解放長春,佔領大房身機場。1946年5月23日國民黨軍隊佔領長春後,蔣介石曾於5月30日飛臨大房身機場,為國民黨守軍鼓氣。1948年5月,東北人民解放軍佔領大房身機場,包圍和封鎖長春。10月16日,國民黨守軍向大房身機場發起猛烈進攻,東北人民解放軍用鮮血和生命保衛了機場,但機場的建築物大部分被摧毀。

新中國成立後,大房身機場被修復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二航空學校輕型轟炸機訓練基地。後改建成軍民兩用機場,修建了5756平方米的候機樓、4172平方米的國際候機樓和1550米長的鐵路專用線等,長春航空口岸開放,開闢了漢城、香港等航線,基本達到國內機場的先進水平。改革開放後,由於城市建設與機場運營矛盾日益突出、軍民兩用嚴重不便,經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批准,2005年8月起,大房身機場改為軍用,啟用長春龍嘉國際機場。

大屯機場 解放初期修建的航校飛行基地

大屯機場位於長春市西南18公里處,佔地面積740萬平方米,狀似菱形,土質跑道,僅供小型運輸機和初級教練機使用,飛機起降時可任選跑道方向。機場於1955年修建,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航空學校初級教練機訓練團飛行基地,後為第七航空學校初級教練機訓練團飛行基地。1959年,機場建立長春民用航空站。1960年8月15日,長春至白城地方航線在機場舉行通航儀式。1960年10月,長春航空站遷至大房身機場,房屋建築等移交機場駐軍。

二道河子機場

由國防體協表演基地到通用航空基地

位於長春市東南方向3.5公里處,佔地面積77萬平方米,瀝青跑道長600米、寬35米,停機坪6400平方米,設單向導航臺,僅供小型飛機晝間使用。機場於1960年由吉林省體育運動委員會為國防體協滑翔機俱樂部修建,作為滑翔機訓練、飛行跳傘、航模表演場地。1972年,機場轉讓給國家民航總局,民航第十二飛行大隊進駐,更新改造了機場,場內各種設施建築面積達到3萬多平方米,成為吉林省民航設備較完善的通用航空基地。後來,由於長春城市建設規模的發展,機場周圍高大建築物林立,不利飛行,機場由北方航空公司吉林分公司管理使用。

長春龍嘉國際機場 現代化國際機場

長春龍嘉國際機場位於長春東北部的九臺區龍嘉街道,2005年8月27日零時正式啟用,是東北唯一高速鐵路與機場無縫銜接的大型國際機場,可通過長春—吉林—琿春高鐵(可連通哈大高鐵)龍嘉站連接機場航站樓,是中國東北地區四大國際機場之一,是中國主要幹線機場和東北亞門戶樞紐。

長春龍嘉國際機場的跑道材質為水泥,長3200米、寬45米,可起降大中型客機;候機坪22萬平方米,停機位22個;候機樓7.3萬平方米,設備齊全。2015年啟動機場綜合交通樞紐項目,實現民航、鐵路、公路、軌道、常規交通、出租車等多種方式的無縫對接。

長春歷史上的五個機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