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露锋芒,纯朴如尘,他用一生演绎经典处世之道

今天羊驼和大家聊一聊曾国藩这位历史人物,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本是湖南双峰小山村一介书生,勤奋好学,后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在家乡拉起了一支民团湘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虽有惊涛骇浪,却自岿然不动。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人赞扬:做官要学曾国藩!

不露锋芒,纯朴如尘,他用一生演绎经典处世之道​记得在《道德经》里,老子主要描述了“道”的具体形象,道是不可名状的,是渊深的、精湛的;它不露锋芒,神光内敛,纯朴如尘。老子通过对道的描述,体现了他为人处世的基本观点,即不露锋芒,纯朴如尘。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藏锋。
不露锋芒,纯朴如尘,他用一生演绎经典处世之道​ 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也是道的精髓的一种体现。谁学掌握了它的精髓,谁就获得了安身立命的法宝。藏锋的关键不是藏身而是藏心。今天的主人公曾国藩就是如此,尽管他一直站在第一线,但是始终能把一饱经风霜的心置于“安全袋”中,做到藏心即藏身,演绎了经典的处世之道。
不露锋芒,纯朴如尘,他用一生演绎经典处世之道​曾国藩是清朝著名政治家,他一生在官场中沉浮,时时能够感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威胁。尤其是当宫廷内有什么变动的时候,他便会产生“草木皆兵”的感觉。不过,曾国国藩凭着自己的精明和敏锐,总能渡过险滩,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善于藏锋的特点有有着很大关系。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斗争中开始崭露头角。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逐渐成为清朝统治者的股肱之臣。

不露锋芒,纯朴如尘,他用一生演绎经典处世之道​​同治三年,曾国藩率领湘军攻破天京,红旗报捷,他让官文列于捷疏之首其中就暗含着谦让之意,尤其是在裁撤湘军的问题上,曾国的藏锋表现得更为明显。倘若不裁湘军,恐怕功高震主,最终引引火上身。如果裁撤湘军,自己手里没有军队,那么就会任人宰割。就在这时,曾国藩想到了李鸿章的准军,他认为李鸿章与自己有师徒的情谊,假如能保存淮军,那么自己也就有了靠山。于是,曾国落叫李鸿章的淮军按兵不动,然后奏请朝廷裁撤军。曾国藩攻克天京以后,七月初四日“定议裁撤湘勇”。七月初七,他又上了一本奏折,里面说道:“臣统军太多,即拨裁撤三四万人,以节靡费。”从当时的材料来看,曾国藩裁撤湘军的理由是湘军已成“强警之末,锐气全消”,而这完全是个借口,实则为了明哲保身。时人王定安听说这件事后,说道:“曾国藩向来谦和恭谨,他说湘军战斗力衰弱,只不过是为了保全自己。后来左宗棠、刘锦棠平定关外回,威震西域,席宝田平定跨中,王德榜与法兰西转战越南,皆用湘军。他说湘军“战斗力度弱”,这怎么可能呢?依我看来,曾国藩的话,不过是自谦了。”

不露锋芒,纯朴如尘,他用一生演绎经典处世之道​占领天京后,曾国藩统领的湘军大概有十二万人。不过,左宗棠的湘军进入断江以后,已呈独立状态,早在攻陷天京之前,江忠忠义、席宝田所属一万人已调至江西,归沈葆桢指挥;鲍超、周宽世所属两万余人到达江西以后,随随即也被编人沈葆桢的麾;余下的只有曾国藩统率的五万湘军,而这些人也正是朝廷最为担心的。于是,曾国藩从自己身边的这五万湘军开始进行裁撤。曾国藩先是留湘军将领张诗日庭下的一万余人驻守江宁,让刘连捷、朱洪章、朱南桂率領一万五千余人抵达皖南地区,裁撤了助攻天京的萧庆行部近万人和韦俊的两千余人。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曾国荃的嫡系部队基本被保留了下来。同治四年正月,曾国落又裁撤了八营。五月,曾国藩奉命北上山东围捻军,当田时江宁还没撤走的湘军还有十六营八千余人,但只有张诗日一营愿随曾国藩北上,其余都不愿跟随前往,于是曾国藩又裁撤了其余的七千五百人。之后,又陆续裁撤了刘连捷、朱洪章、朱南桂三军。此时,曾国藩能够调动的军队剩下张诗日一营和刘松山老湘营六千人了。

不露锋芒,纯朴如尘,他用一生演绎经典处世之道​因为曾国藩在攻陷天京的时候立下大功,在湘军中有极大威望。所以清政府对他也十分忌惮,害怕他趁机扩充自己的势力,所以既想让他早离军营而又不想让他到浙江担任巡抚。曾国藩无奈之下在裁撤湘军的同时,奏请曾国荃因病开缺,回籍调养。清政府很快便批准了曾国藩所奏,并赏赐曾国荃人参六两,以示慰藉。为此曾国荃却大惑不解,愤愤不平之情,溢于言表,他甚至还在众人面前大放词,这导致曾曾国藩十分难堪,曾国藩只得对他好言相劝。早在裁撤湘军之前,曾国藩就曾写信给李鸿章说:“惟惟湘勇强警之末,锐气全消,力不足以制,将来腹定两准,必须贵部淮勇任之。国藩早持此议,幸阁下为证成此言。兵端未息,自须培养朝气,涤除气。准勇勇气方强盛,必不宜裁,而湘勇则宜多裁速裁。”曾国藩书中的意思很隐晦,只有李鸿章才能明白他的苦衷,朝廷对手握兵权的湘、淮将领怀有猜忌之心,舆论又推波助,朝廷欲杀之而后快,如果湘、淮二军一并裁微,那么日后曾国藩一定任人宰割,如果保留淮军面裁撤湘军,则对清廷可起到极大的牵制作用。李鸿章既见了清廷的真正意图,又明白了曾国藩的良苦用心,于是决定投双方之所好,坐收渔人之利。李鸿章深知此时队关手天下之大计,而准军的兴衰更是关乎个人的直海浮沉。因此,李鸿章致函给曾国藩,表示支持其裁撤湘军而保留淮军的决策。
不露锋芒,纯朴如尘,他用一生演绎经典处世之道​曾国藩在官场中不露锋芒还表现在他的急流明退上。曾国藩晚年的时候,心情十分矛盾,他不想做官,但是又不能不做;他想上书请辞,但是语气不能过硬,可是倘若语气不硬,又怎么能够获得恩准呢呢?即使获得恩准,一旦遇有战事的时候,自己岂不是还要被征召吗?进退不能,一时令曾国藩陷人两难境地,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曾国藩之所以不思做官,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凡做大官,处安荣之境,即时时有可危可之道,古人所谓高贵常蹈危机也。平世辞荣避位,即为安身良策。乱世辞荣理位,尚非良策也”。不久,他上疏告病请求退体,李鸿章听说曾国藩打算辞官,立即写信说:”奏章的语气不可太坚决,这样除了让人觉得痕迹太重之外,没别的用处,而且未必马上就能退体,即使退体一两年,其他地方如果发生战争,仍然免不了被朝廷征召,到那时就更加进退两难了。”曾国藩觉得李鸿章的这些话都切中事理,这使他陷人思考之中。他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今后不再做官,也不打算回老家享清福,只求在军营中照料杂事,维系军心。不居高位,不享大名,这样一来,他就可以避兔大祸大谤,逍遥自在!
不露锋芒,纯朴如尘,他用一生演绎经典处世之道​曾国藩只求能把自己困置起来,,不进不退,这样既可以消除心腹们的后顾之忧,也可以避免其他同僚说自己的闲言碎语,既不至于让皇帝为难,,也不至于让自己处于被动的处境之中,既可以保持自己晚节和清誉,又可给自己带来体恤皇上的名声,可谓一箭三雕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