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眼到年老時是不是可以自愈?

町噹放送

近視對於人的日常生活來說是很不方便的,特別是現在近視發病的人群越來越年輕化,甚至有的孩子小小年紀就要戴上厚厚的眼鏡。

近視要自愈的關鍵要看眼軸能不能恢復正常,或者說因近視變厚的晶狀體能不能恢復到正常的厚薄。根據現在的研究結調查顯示,只要眼軸變長了,是不會自動變回去。同樣,晶狀體和角膜也一樣,只要這些地方發生了改變,都是一個不可逆的結果。能引起變化的可能是佩戴了角膜塑形鏡,或者人的眼睛發生了生理性老化。

有人就提出,既然人年老時會有老花眼,那麼對於近視的人來說,到了一定年紀,這兩者之間能否相抵消,近視能否自愈?

近視眼是近的事物能看清楚而遠的就看不清楚,老花眼正好相反,是近的東西看不清楚,遠的和原來一樣。如果是近視度數比較低的,而且沒有戴眼鏡的習慣的話,那到了年老時近視的屈光力就可以抵消部分因為老視所損失的屈光力,延緩眼睛老花的時間。

對於高度近視的人來說,情況就沒有那麼理想了,因為近視和遠視的發病機制並不能抵消,只是於近視度數而言可能會有所減少,所以到出現老視症狀,需要戴老花鏡的時候,隨著晶狀體的調節能力變弱,就會出現不同的情況 。近處的事物需要戴上老花眼鏡,到了看遠處的事物還是要再戴上一副近視眼鏡。


醫聯媒體

遠視是指5m以外平行光束經過調節放鬆的眼球折射後成像於視網膜之後的一種屈光狀態。當眼球的屈光力不足或其眼軸長度不足時就產生遠視。遠視患者通常可以通過自己的調節使外界平行光焦點前移至視網膜上,從而獲得較清晰的遠距離視力,也可以通過正鏡片矯正來看清遠處物體。老花,看著像遠視。近視和遠視多是由於眼球前後徑異常所致,而老視則完全是因為晶狀體屈光能力減退。老花眼學名老視,是指晶狀體隨年齡增長,彈性變差,睫狀肌再怎麼緊張也不能使它鬆弛;或者是睫狀肌本身老化,也不怎麼緊張得起來了。遠視和老視看似矯正方法都一樣,但兩者並不是一回事。遠視常發生在兒童,而老視一般都發生在中老年人,矯正度數隨年齡逐年增長,並且由於調節能力的下降,即使度數不高,近到一定距離的物體也不能通過自身調節看清,必須移遠一些。

人可以不近視,不遠視,但逃不過老視。如果你年輕的時候近視度數比較低,平時也習慣不戴眼鏡。在同齡人開始配戴老花鏡的時候,你需要配戴老花鏡的時間會比他們晚幾年。因為你“儲備”的近視的屈光力可以抵消部分老視所損失的屈光力,但隨年齡增長可能還是需要佩戴老花鏡。而對於高度近視者來說因為近視和老視的發病機制並不能相互抵消,所以在出現老視症狀、需要配戴老花鏡的年齡,你在看遠處時仍然需要配戴近視眼鏡,只是近視度數可能會減少些。在看近處時,由於晶狀體的調節能力減弱,會出現不同的情況:有的人需要摘掉近視眼鏡觀看,有的人需要換成一副近視度數較低的眼鏡來矯正,有的人甚至會需要再帶上一副老花眼鏡。高度近視者在出現老視後,由於眼睛調節範圍變窄了,很可能看遠看近都不清楚,需要兩副近視度數不同的眼鏡來矯正屈光問題,甚至一副近視鏡,一副老花鏡。而且,近視度數看似變淺了,但發生孔源性視網膜脫離的風險並不減少。


醫格

看遠近視可能加重,看近會有所代償,概念理解錯誤,年齡越大,晶狀體越厚


正常晶狀體厚度4-5mm左右,隨著年齡的增長,晶狀體上皮細胞增生,把纖維推向晶體內,逐漸變厚,甚至達到6mm,同時晶狀體彈性逐漸減弱甚至消失。

對於近視眼的人,隨著睫狀肌的調節,看遠晶體最薄,看近晶體變厚,年輕的時候有10D的調節力,40歲左右只有5D的調節力。

所以,近視眼的人老了晶體變厚,出現核性近視,導致近視加重。

假設我們平時看書距離大概是40cm,需要動用2.5D的調節力,如果老花眼失去調節力,就需要把手拿遠來調節,比如拿到80㎝,動用1.25D調節即可。如果這個人剛好有>250度近視,那看書就可以在40㎝內看清楚,感覺老花眼就沒那麼嚴重了。如果近視<250度,那麼,還需要把手伸長來看書。


眼科漂流瓶

不能,因為人老了可能會有老花眼,大概是晶狀體調節的緣故吧。近視眼是看近的物體能看清楚、看遠的物體看不清楚,而老花眼是看近的物體不清楚,看遠的和原來一樣。原有近視眼的人得了老花眼,看遠仍要用近視眼鏡,看近時就不一定了。因為近視眼和老花眼能夠抵消“看近”的這一部分。舉個例子,近視800度的老年人,有300度的老花眼,那他看近處是隻要戴500度的眼鏡,看遠處和原來年輕時是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