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坐无坐相,站无站相,是“邪行败相”

南怀瑾先生:坐无坐相,站无站相,是“邪行败相”

坐无坐相,站无站相,是“邪行败相”

南怀瑾先生:坐无坐相,站无站相,是“邪行败相”

司马迁写《史记》,他自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光读书读多了,不是学问,是书呆子,没有用。还要行万里路,观察多了,才是学问。从前,看到好几位当代的大人物,观察的结果,就懂了“行行如也”这句,此公说话很简单,但不断在动,好像坐不住一样。这才想到就是子路的“行行如也”。……我们这里也要注意子路的“行行如也”。譬如有些人坐下来会抖腿,在相人术上,这种人有多少钱都会被他抖光,这是一种“败相”,不但钱会抖光,事业也会抖光,实际上也就是“行行如也”的一种小动作。人坐就是坐,睡就是睡,坐有坐相,睡有睡相,走有走相,吃有吃相,前面有相,后面有相,真正看相,太不简单,这是以中国文化中,形名之学作的说明。

——《论语别裁》

以前我们作小辈的,有长辈在时,只敢半个屁股坐在椅子上,腰自然直。我常告诉同学们,我三十岁以前没有跷过腿坐,就算没有人看到,我都不敢跷腿。曾国藩是儒家人物,当时有个英国显要来访,他陪客人谈话一夜,喝茶嗑瓜子。等他离座站起来时,英国人发现瓜子壳圈出来两个脚印,表示他坐在那儿几个钟头,两条腿没动过!事实上这种坐法对人体非常健康。

……中国的《礼记》也说,“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威仪太多了,大部分的威仪,都是防止身邪行的。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