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騙了卻不知道……好好保護您身邊的老年人!

前不久,75歲的李大爺購買的大量連體鈔收藏品不但未能如願拍賣,而且銷售公司也早已人去樓空的事件曝光。

關於老年人遭遇電信詐騙、沉迷吃無用的保健品、投資毫無發展潛力的理財產品等新聞層出不窮。

被騙了卻不知道……好好保護您身邊的老年人!

在人們的印象中,老年人似乎成了更好騙、更固執、更需要家人“提防”的對象。

其實,老年人在消費決策方面屢屢犯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腦力衰退

隨著年齡的增大,腦力確實在衰退,比如工作記憶、加工速度、空間定向和推理能力等,老年人自己也會感覺得到。

所以他們會經常感慨自己不中用了、總是忘事、經常犯糊塗,記不住剛剛聽到的號碼,忘記自己想要做什麼,經常丟三落四等等。

動機的變化

老年人在思考時,比年輕人更容易感到疲憊,所以他們“堅持仔細思考”的內部動機就要弱於年輕人,比起廣泛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做決定,他們更喜歡那些簡單、直觀、對自己重要、符合自己興趣、能引發積極情緒的選項,把自己寶貴的精力投放在這些選項上。

被騙了卻不知道……好好保護您身邊的老年人!

商家也會利用老年人的心理,在做廣告或者銷售宣傳時,著重對老年人的這些心理“進攻”。

老年人更在意健康:“他們都說這個吃了可以抗癌抗衰老。”

被騙了卻不知道……好好保護您身邊的老年人!

研究表明,老年人在選擇藥品的時候,會廣泛收集信息,並且經常進行新舊選項的比對,他們比年輕人更能感受到健康的重要性和生命的短暫性,看見醫療保健的信息,就忍不住要精神抖擻起來。

老年人更關注情緒:“這個廣告真是說到我心坎裡了。”

被騙了卻不知道……好好保護您身邊的老年人!

曾有研究表明,相比於那些強調科技感、創新精神、傳播知識的廣告,老年人更喜歡那些著眼於人際與情感的廣告。

比如說產品可以“讓你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讓你所愛的人更幸福”,那些循環播放家庭其樂融融場面的廣告,以及那些笑臉相迎,滿口“叔叔阿姨”的推銷員,也就因此備受老年人的青睞。

被騙了卻不知道……好好保護您身邊的老年人!

知道了這些“套路”以後,被騙的可能性就會降低一些。老年人平時還可以做一些認知訓練,延緩認知能力衰退。

子女應多與老年人相處,降低他們的孤獨感和焦慮,幫助老年人辨別保健知識和保健品的真偽及適用性,那麼他們在看廣告、買東西的時候,就會更加的冷靜和理智,而非草率且隨性的做決定。


被騙了卻不知道……好好保護您身邊的老年人!

被騙了卻不知道……好好保護您身邊的老年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