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原创类文化节目可以持续发力?

作为当下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类型,综艺节目具有广泛的受众基础和传播影响力,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载体之一。

外来模式不是成功的保证

为什么原创类文化节目可以持续发力?

从模式节目的实际表现来看,外来模式并不是成功的绝对保证。近些年来不乏一些重金引进的节目模式,由于缺少精心的本土化改造和创新,没有找到适宜的表达语态和节奏,播出之后反响寥寥遭遇冷落,往往一季之后便黯然退场。

为什么原创类文化节目可以持续发力?

事实上,为了满足观众求新求变的收视需求,在新节目不断涌现的激烈竞争中保持热度,这些节目几乎年年都在进行升级迭代。但由于受到原版模式的限制,可供它们辗转腾挪的空间非常有限,只能将重心放在升级赛制、完善细节上面,而缺少实质性的突破。

文化综艺走进寻常百姓家,

打通与观众的情感共鸣

此前,由董卿担纲制作人与主持人的《朗读者》从一众清流节目中脱颖而出,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近日,《朗读者》宣布回归,节目组曝光了一则《朗读者》第二季的总宣传片。

为什么原创类文化节目可以持续发力?

虽然《朗读者》第二季的开播时间还未最终确定,据悉,姚明、胡歌、王石、贾平凹等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以及一些有着不平凡故事的平凡人物,将以“朗读者”的身份与观众一起分享那些触动人心的文字。

为什么原创类文化节目可以持续发力?

节目组方面表示,这次董卿与她的《朗读者》带来的是一份“朴实、深厚、诚恳”,是一份对文化节目高品质与大格局的坚守,更是一份对朗读和朗读者本身最真挚的情感。除了全新的嘉宾阵容,《朗读者》第二季的读本、舞台和朗读亭也将全面升级。

除了即将开播的《朗读者》第二季外,最新一季《中国诗词大会》和热播中的《信中国》、举行了年度盛典的《经典咏流传》等,都获得了观众的认同。

近日,有文化学者谈诗词类综艺节目热播现象,学者们认为,《中国诗词大会》采取竞赛加解说的形式,把诗词变成一项可以全民参与的活动,促发观众以懂得更多古典诗词为荣,以积累更多古典诗词知识为傲的倾向。

诗词类综艺节目为何会一步步走进寻常百姓家?有专家认为:“除了我们本身有需求外,各种诗词类综艺节目也采用创新的表现形式,让大家从不同角度去重新认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这些创新的表现形式同时又激发了大家对经典的兴趣。”

立足本土讲好中国故事

历经此次调整与转轨,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我国的综艺节目正在沿着一条“节目模式引进+本土化改造—自主研发节目模式—输出节目模式”的道路快速发展,从国际节目产业链的下游——引进播出方,一路向上游——创意输出方迈进,争取竞争中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这些优秀的节目模式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新颖的创意表现和适合复制推广的特点,为全球电视市场输入了新鲜血液,也向世界展现了生动、立体的中国故事。此次中国节目模式集体出海拉开了我国从节目消费国向输出国转变的序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为什么原创类文化节目可以持续发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