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华妃才是雍正帝最喜欢的女人,为喜欢的女人他做了这些

甄嬛传中,给大家留下深刻印像、个性鲜明的人是谁呢?是哪个飞扬跋扈的华妃吧.因为华妃的家庭背景很厉害,哥哥是尽人皆知的年羹尧。而历史上真实的华妃是这样吗?今天我们就查阅一下雍正帝的后宫,带大家认识一下历史上真正的华妃,和冷面皇帝雍正帝是如何侠骨柔情爱着华妃的。

查阅雍正帝的后宫,年羹尧确实有一位妹妹是年姓妃子,但她在宫中的称号不是华妃而是年妃。那么在档案中,华妃的原型年妃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走近她,揭开这个权势人家出身的女子的庐山真面目。年妃在雍正帝的后宫之中,确实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查阅大量史料,发现了其中的奥秘。首先,她她确实出身煊赫。《清朝文献通考》

记载:“年氏,汉军镶黄旗人,湖湖广巡抚年遐龄女。”其实,她的父亲是巡抚这一点就已经很厉害了,因为巡抚就是封疆大吏了。不仅如如此,她的大哥年希尧也有很煊赫的政治地位,他曾任工部侍郎、内务府总管大臣,这是朝延命官。

甄嬛传:华妃才是雍正帝最喜欢的女人,为喜欢的女人他做了这些

而这都不算,更为重要的是她的第二个哥年羹尧,任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手重兵,节制西北,是朝廷中炙手可热的人物,这么说吧,年羹尧这个人,连雍正帝都要惧怕三分呢。年妃出生在这样一个官宦人家,在后宫之中,确实令人侧目。也正因为如此,年妃早年入王府,就已经是胤禛的侧福晋了。

其次,封号一路飙升。在档案中,当她还在王府的时候,就已经称之为为“侧妃”,这和乾隆帝生母熹妃称之为“格格”,大

为不同。按说,年妃比之熹妃进入王府时间较晚,但是,她的地位却一路飙升,远远高于熹妃。雍正帝即位后,年妃更是得到很高的封赠

雍正元年二月,尽管雍正帝生母孝恭仁皇后心情很不好,还是履行了她作为皇太后的职责,以懿旨的形式,册封年氏为贵妃。这就很厉害了。《清世宗实录》记载“侧妃年氏封为贵妃。”要知道,皇帝后官之中,绝不会轻易就晋封贵妃的,因为,皇后只有一位,那是固定的,就是中宫皇后。之后,皇贵妃一般空缺,不设实职。之下就是贵妃了,也就是后宫的二把手,雍正帝怎么会轻易就给人呢?乾隆的生母熹妃,虽然自己的儿子早就已经立为储君,熹妃的身份却一直未变,直到雍正八年,才有机会晋升。

甄嬛传:华妃才是雍正帝最喜欢的女人,为喜欢的女人他做了这些

可是,雍正帝一即位,就晋封年氏为贵妃,而且仅此一位。这是其他妃嫔一辈子都很难得到的殊荣。

再次,我们不得不说,这个女人确实很优秀,是一个优秀的女人。年妃虽然出身高贵,但她还在娘家时,就已经培养出了非常优秀的品德,表现是:

温柔。年氏深知一个女人的本分,进入王府,成为胤镇的侧室。她在丈夫面前,更多表现出来的是温柔和体贴,简直就是一个宫廷版的林黛玉。因而,《清世宗实录》中记载,说她“秉性柔嘉”。小心。这恐怕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尤其是身处高位。年氏虽为官宦子女,但是她侍奉丈夫小心翼翼,丝毫不敢造次,并且,丝毫不敢涉及时政。尤其是雍正帝即位后,在雍正二年,她回家省亲,发现哥哥年羹尧有好多违制的事情发生,比如抢占蒙古贝勒之女,家下奴才

穿违制服装,等等。年氏看得心惊肉跳,心情极为紧张。回到宫里,她更加小心谨慎。更为重要的是,凡是家里送来的信件,她都先给雍正帝拆开看,先让皇帝看了,自己再看,以此避嫌。所以,《枝巢清宫词》记载:“偶有家书,必先呈御览,故得全始终礼。”

礼敬。是对皇后而言。在年妃的上面,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皇帝,一个是皇后。对皇帝小心翼翼,就已经使她心力交瘁了。更为难的不是这个,而是对待皇后。同为女人,级别相差又不多,自己要怎么做呢?年妃认为,没有别的选择,只有毕恭毕敬,尽心辅佐皇后,事事多请示,多做事,少说话,那才是自己做人的准则。所以,《清世宗实录》记载:“于皇后前恭谨小心。”

最后是俭朴。可以想见,年氏在娘家的时候,一定是过着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生活。进入王府以后,年氏很快约束了自己,因为她深知满人发祥东

北,素来崇尚俭朴,当年顺治帝的第一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就是因为太过奢侈,吃饭用的餐具,如果不是金银,就会大发脾气,从而遭到顺治帝厌恶,最终被废。年妃记住了,虽然娘家条件好,但到宫里也要学会节俭过日子。有了这样的思想,年妃便处处节省,深得人们赞许,《清列列朝后妃传稿》这样记录“(妃)克勤克位”。

甄嬛传:华妃才是雍正帝最喜欢的女人,为喜欢的女人他做了这些

再者,我们看到,年妃是雍正帝后宫中的“英雄母亲”。她由于得宠而成为雍正帝后宫中生育最多人。年妃之角宠,在宫中是有目共睹的。她进入王府虽晚于其他人,但由于她卓越的品质和个人素质,很快得到雍正帝的青睐,得到了王府上下的敬重。也因为如此,年妃有了接连的生育。从雍正帝子女分析来看,雍正帝的14个子女中,有4个是年妃所生。所以,从生育这个角度,年妃生育最多。

同时,我们还看到,年妃身体不好。年妃身体一直不好,我的感觉就是,她很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好像刮来一阵风就被吹倒了。这可能是有原因的。我估计,最

关键的原因应该是忧虑。大家可能不太理解解,一个衣食无忧的贵家小姐,有什么担心的事情呢?大概两点吧,一是进入皇家为妻,上有皇帝、太后、皇后,下有众多妃嫔,劳神费心;二是娘家的兄长,向飞扬跋扈,中外闻知。这点太可怕了,稍有不慎,就可能招来横祸。而恰恰是年羹尧不知收敛,自己一个女人又不知道如何干预,因而,长期优虑成疾。所以,连雍正帝都知道年妃身体不好,说她“体素病羸”(《清世宗实录》)。

甄嬛传:华妃才是雍正帝最喜欢的女人,为喜欢的女人他做了这些

这就是我们通过档案,对雍正帝这位年妃的五点认识。那么,年妃这样一个女人,在雍正帝心目中究竟占有怎样的地位呢?我认为,年妃是雍正帝最爱的女人,他和这个女人之间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只有在与年妃的相处中,我们才能看出雍正帝这个冷面皇帝的侠骨柔情。爱她就会有所表现,雍正帝为这个深爱的女人都做了什么呢?

第一,给爱妃以最虔诚的祝福。

出生在年家,有这样一位哥哥,是福是祸呢?年妃紧张而焦虑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这一点,聪明的雍正帝很早就看出来了。但是,爱妃是不敢说的,自己也不便说出来。否则,就会使爱妃背上干预朝政的罪名。所以,雍正帝采用一种特殊办法,那就是她所生的孩子子改变既已确定的命名模式,由“弘”字开头,改

为“福”字开头,来为爱妃祈福,为她所生的孩子析福。年妃所生皇子分别命名为:福宜、福惠、福沛。

第二,给爱妃冲喜。

进入雍正三年,年妃的身体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到十一月,就已经卧病在床了。虽然太医极力调理,仍不见起色。正当爱妃在病中煎熬的时候,焦急的雍正帝想起了一个办法一一为之冲喜。把年贵妃的位号再提升一个档次,那就是皇贵妃了。给她提升职称,没准管事,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可是,要知道,提升为皇贵妃可是十分敏感的事情。一般来讲,皇贵妃位置直通皇后,会对皇后造成心理压力。所以皇贵妃这个位号一般是虚而不设的。清代历朝皇帝基本都是这样。但是,雍正帝仍然下旨:“贵妃可封为皇贵妃。

(《清列朝后妃传稿》)

甄嬛传:华妃才是雍正帝最喜欢的女人,为喜欢的女人他做了这些

第三,为爱妃深自责,这完全不是雍正帝的风格。

就在年妃弥留之际,雍正帝很是不安,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他对王公大臣说,三年以来,我一直忙于政务,很少关注年妃的身体。当妃子病重的时

候,“凡方药之事,悉付医家,以致耽延日久”(《(清世宗实录》)。雍正帝陷人深深自责而不能自拔。就这一点,对于雍正帝来讲,是很难做到的,就连皇后都没有享受过

第四,特旨将来和爱妃合葬。

尽管雍正帝很爱年妃,对她投人了真挚的情感,冲喜也好,自责也罢,终究没有能够挽回年妃的生命。就在雍正帝决定晋升年贵妃为皇贵妃的时候,她的病情已经转为重症。虽然听到了晋升的喜讯,但是,年妃的病已经不治,终于在圣旨下达后的第七天,也就是雍正三年十一月月二十二日,年妃离开了人世。

甄嬛传:华妃才是雍正帝最喜欢的女人,为喜欢的女人他做了这些

年妃走得很匆忙,皇贵妃的册封礼都还没有举行。雍正帝得到年妃病逝的消息,悲痛万分,于是,他决定为爱妃再做点什么。首先是大办丧事。本来,年妃的身份由于没有举行册封礼,实际上还是贵妃的身份。雍正帝下旨:“一切礼仪,俱照皇贵妃行。”等于给她抬格办理丧事。接着是辍朝五日,五天不上班,专门办理丧事。本来,贵妃或皇贵妃这个级别的本朝妃子,去世后皇帝可以辍朝,也可以不辍朝。而前朝的太妃们去世后,当今皇帝为了表示孝顺,那是一定要辍朝的。可是,年妃去世后,雍正帝当即决定,輟朝五日。最终,他决定将来与爱妃合葬在一起,永生永世不分开。

这是雍正帝的重要决定。本来,雍正帝的的泰陵地宫,只

和中宫皇后合葬,不会有其他人进入。可是,雍正帝一生之中,最爱的女人就是年妃,最放心不下的也只有年妃,所以,他决定,百年之后,要和爱妃合葬泰陵。乾隆二年,他的儿子乾隆帝帮助他实现了这个愿望,年妃的棺椁得以葬入泰陵地宫之中,永远陪伴在一代明君雍正帝的身边。

素有“冷面王”之称的四阿哥胤祯雍正帝,却把最柔情的一面给了华妃,可见华妃才是他一生的最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