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西安市鄠邑区终南山紫阁峪敬德塔

寻访西安市鄠邑区终南山紫阁峪敬德塔

寻访西安市鄠邑区终南山紫阁峪敬德塔

登上了西安市鄠邑区终南山紫阁峪敬德塔,登高览胜,心旷神怡之余,忽然想到了敬德这个人,他和敬德塔有什么历史渊源呢?于是回到家,翻开《户县志》,才知道书中记载道:敬德塔位于鄠邑区东南25公里紫阁峪内,亦称紫阁山宝林寺塔(或称紫阁寺塔)。宝林寺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尉迟敬德监修,故称敬德塔。塔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宋代重修,至清同治元年焚毁,仅紫阁山上宝塔一座保存至今。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高约17米,为四面七级楼阁式实心砖塔,每边长2.79米。塔身底层较高,西面辟券门,塔体宏伟挺拔,雕工精细,造型秀丽,装饰典雅。

那么知道了这些,宝林寺和敬德又有什么关系呢?于是到图书馆借到了一本《说唐后传》、一本《说唐三传》,看后方知晓:书中这样中记述:大唐名将尉迟恭和结发妻子梅秀英所生长子黑面虎须,相貌与尉迟恭无二,掌中一杆丈八蛇矛,腰悬竹节钢鞭,勇猛无比。 当年孩子未出生,尉迟恭离家投军,梅秀英正怀身孕,尉迟恭为子起名宝林,留下雌雄双鞭中一根,刻上“尉迟宝林”作为父子相认之凭据。而后,梅秀英为北国白良关总兵刘国桢所掳,为保腹中之子,忍辱嫁给刘总兵。孩子出生,取名刘宝林。一日,唐军扫北,尉迟敬德为先锋,兵进白良关,打伤刘国桢,刘宝林要为父报仇,与尉迟恭大战三天,不分胜败。此时,梅秀英对刘宝林说明身世。刘宝林在阵前亮出“尉迟宝林”之鞭鞭,双鞭相会,父子相认。后来,尉迟宝林跟随父亲,扫北、征东,冲锋陷阵,屡建功勋,为大唐一代名将,被封为右卫将军鄂国公。

2000年3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唐人写经》记载:且说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国,至唐朝已达鼎盛时期。时人们喜欢兴建寺院、建筑佛塔、铸造佛像、抄写经文活动十分频繁。唐朝右卫将军鄂国公尉迟宝琳(林)曾来陕西鄠县(今之户县)敬德塔不远的云际山寺写经。现存的这件作品为纸本,纵25.8厘米,横78.9厘米。卷首写:“阿毗曇毗婆沙智健度修智品第四卷第五十五”。《阿毗曇》意译为“论”“疏释”,本论为对印度小乘佛教一切有部著作《阿毗达磨发智论》的疏释,北凉浮陀跋摩与道泰译,原著一百卷,今存六十卷。卷尾书有“龙朔二年(公元662年)七月十五日右卫将军鄂国公尉迟宝琳,与僧道爽及

鄠县有缘知识等,敬于云际山寺洁净写一切尊经”、“经生沈弘写”等款。此距今1351年,弥足珍贵。此卷书法结体整齐缜密,运笔精到,字体遒健饱满,融雄劲与清逸为一体。据《户县志》记载,云际山寺,在户县终南山。云际寺创建于北周初年(561年),唐朝武宗灭佛时被废。

眺望着雄伟的宝塔,想着悠悠往事,愈加感到历史的厚重。敬德,作为唐朝的开国元勋,与秦琼被唐太宗作为门神,千百年来每逢春节张贴门上,供人祭祀和怀念。那座敬德塔,伴随着汨汨清泉,依然挺立在终南山脉之间。据西安60多里地的户县紫阁峪深山,因为有了这座宝塔,还有尉迟抄经是故事,更加使人感到神秘与向往。

寻访西安市鄠邑区终南山紫阁峪敬德塔

寻访西安市鄠邑区终南山紫阁峪敬德塔

寻访西安市鄠邑区终南山紫阁峪敬德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