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苏轼:六首流传千古的诗词皆为他而作!

阅读|苏轼:六首流传千古的诗词皆为他而作!

阅读|苏轼:六首流传千古的诗词皆为他而作!

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

一生仕途坎坷。在北宋那样一个以文取士的时代,苏东坡在政治上的成就应该更大才对。

但是事与愿违,他在政治上的成就甚至比他弟弟苏澈也不如。他弟弟做过宰相,他仅仅只短暂地做过尚书而已。

阅读|苏轼:六首流传千古的诗词皆为他而作!

苏轼兄弟二人从小在一起读书,苏辙小时候就向其兄苏轼学习,未曾有一日相离。

子由在写作上也尽量学习其兄,文风亦颇见相似之处。,他生平写诗词无数,古来兄弟相亲相爱相知相念之乐,未见有过“二苏”者。

阅读|苏轼:六首流传千古的诗词皆为他而作!

特别是比起曹丕与曹植、鲁迅与周作人来,这种优势更明显。翻看一下他们的诗词文集,很大一部分是两人的互答之作。

子瞻几乎每到一个任所就要给子由寄信赠诗,晚年被贬谪时更甚,而子由也常有回作。

以下是苏轼写个苏辙最著名的六首诗词,他又是在怎样的心境下创作出来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他们厚重的兄弟情谊。

阅读|苏轼:六首流传千古的诗词皆为他而作!

01.《沁园春·孤馆灯青》

孤馆灯青,

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

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

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

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

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

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

且斗尊前。

——《沁园春·孤馆灯青》

这首词便作时其弟苏辙在济南为官,相思甚切,为接近亲人,向朝廷请求到密州任职,得准改任密州知州,熙宁七年(1074)起程赴密州。

阅读|苏轼:六首流传千古的诗词皆为他而作!

由杭州移守密州早行途中。

苏轼是怀着矛盾复杂的心情前往密州的。由于与新法派的矛盾,朝中难以立足。赴密途中,触景伤情,凭鞍沉思,思绪万千,不禁感慨唏嘘,通过词作,把胸中块垒一古脑儿向子由倾吐。这首词由景入情,由今入昔,直抒胸臆,表达了苏轼人生遭遇的不幸和壮志难酬的苦闷 。

0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阅读|苏轼:六首流传千古的诗词皆为他而作!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被人们推崇备至”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阅读|苏轼:六首流传千古的诗词皆为他而作!

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

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

阅读|苏轼:六首流传千古的诗词皆为他而作!

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03.《狱中寄子由》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狱中寄子由》

阅读|苏轼:六首流传千古的诗词皆为他而作!

苏辙比苏轼小四岁。兄弟二人,自幼生活在一起,苏轼曾有诗说:“我年二十无朋俦,当时四海一子由。

”兄弟情谊,到老不衰。当苏辙听到苏轼被捕的凶讯时,无异是晴天霹雳,二人本就是手足至亲。

阅读|苏轼:六首流传千古的诗词皆为他而作!

此时苏轼自料将死,不免感慨昔日愿望,与此同时,“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的期望更是感人至深。

04.《满江红·清颍东流》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

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一尊酒,黄河侧。

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满江红·清颍东流》

阅读|苏轼:六首流传千古的诗词皆为他而作!

“孤负当年林下语,对床夜雨听萧瑟。”

苏轼与苏辙从小一同读书,形影不离。成年之后,不得已而分手仕宦四方,分手前,曾有感于韦应物的“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诗句,相约以后早退,共享闲居之乐。

阅读|苏轼:六首流传千古的诗词皆为他而作!

苏轼任凤翔幕府时,临别赠苏辙诗曰:“夜雨何时听萧瑟。

这两句充满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兄弟的思念之情,意境清幽而浪漫,从中可见词人内心深处的高情雅致。

05.《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和子由渑池怀旧》

回忆当年旅途艰辛,有珍惜现在勉励未来之意,因为人生的无常,更显人生的可贵。艰难的往昔,化为温情的回忆,而如今兄弟俩都中了进士,前途光明,更要珍重如今的每一时每一事了。

阅读|苏轼:六首流传千古的诗词皆为他而作!

在这首早期作品中,诗人内心强大、达观的人生底蕴已经得到了展示。

阅读|苏轼:六首流传千古的诗词皆为他而作!

全诗悲凉中有达观,低沉中有昂扬,读完并不觉得人生空幻,反有一种眷恋之情荡漾心中,犹如冬夜微火。

于“怀旧”中展望未来,意境阔远。诗中既有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又有对前尘往事的深情眷念

06.《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

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

惟酒可忘忧。

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辞官归隐而享弟兄“相从之乐”的夙愿。终难实现。

阅读|苏轼:六首流传千古的诗词皆为他而作!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极写想象中“退而相从之乐”的情态,简直是对二人的“合影”。

阅读|苏轼:六首流传千古的诗词皆为他而作!

早在嘉祐五年(1060)苏氏弟兄寓居怀远驿时,即有“夜雨对床”,“为闲居之乐”(苏辙《逍遥堂会宿二首》引、《再祭亡兄端明文》等)的口头约定,这一回正是对前约的重申,当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对其弟的安慰,词中流露出深厚的兄弟之情。

阅读|苏轼:六首流传千古的诗词皆为他而作!

苏东坡的诗词作品众多,其中和苏辙有关系的诗词就有200余首。

阅读|苏轼:六首流传千古的诗词皆为他而作!

苏氏兄弟终身的梦想是一起归隐田园,诗酒相从,夜雨对床。

他们相约归于林下为闲居之乐,过上“六子晨耕箪瓢出,众妇夜绩灯火共”的平民生活。可人在江湖,身不由已,时光在他们宦海沉浮中悄然逝去。

阅读|苏轼:六首流传千古的诗词皆为他而作!

这种归卧故山的雅志,最终还是没有实现。苏辙词中的“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倒成了他们此后生活的写照。

弘扬千年东坡文化

展现东坡故里风采

凝聚东坡不朽精神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东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