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諮詢雛雞軟腳病的特別多,特別困擾養殖戶!

軟腳病是肉雞育肥過程中(關養)的常發病。一般自2周齡起發生,4至5周齡大量出現。主要表現雞腿畸形,行走障礙,甚至用膝行走。

近期諮詢雛雞軟腳病的特別多,特別困擾養殖戶!

病因

一:在含高濃度正已烷的作業環境下工作,可引起急性中毒,主要表現為麻醉作用和皮膚粘膜的刺激作用。長期在含較高濃度正己烷環境中工作,可以引起多發性周圍神經損害。輕者可表現為遠端感覺神經受損,如對稱性指、趾端麻木感,手及足部對觸、痛感覺遲鈍等。病情發展可出現運動神經受損,最初從下肢遠端開始,感到走路特別是上樓梯時雙腳無力,嚴重時可引起肌肉萎縮、下肢癱瘓。值得注意的是,脫離接觸1-3個月後病情仍可繼續發展。

二:因環境陰暗潮溼及維生素與微量元素的缺乏引起的行走障礙下肢無力。

防治

防治:首先要正確配比日糧,各種營養成分要平衡,要加配葉酸,保持鈣、磷平衡。其次,適當控制肉雞前中期生長速度。再次,不喂黴變飼料,保持墊料新鮮乾燥,做好防病工作。

防治由於管理不當原因引起雞軟腳病的,平時要注意保持雞舍乾燥,通風,勤換墊料,多放雞子運動,不宜擁擠,因雞子有扎堆習慣,這種原因引起雛雞患軟腳病的,其死亡率一般在30%~50%,而中雞和成雞的死亡率僅佔10%~15%。

因飼料原因引起雞子軟腳病的,應改用配合飼料,不宜用自己配製的營養不全的飼料或單一的稻穀等糧食餵養,同時在蛋雞料中常補充含鈣的礦物質添加劑,在早春舍飼時,更應供給足夠的青綠飼料以及維生素D或魚肝油。上述原因引起的死亡率在3%~5%內,且蛋雞產蛋量明顯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