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红衣大炮炮弹竟然不会爆炸!一起看下失传的开花弹

很多历史迷们看过电影的话就会发现,清朝镇压太平天国初期的大炮发射的炮弹和中后期的"开花炮弹"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情。总感觉有点怪怪的那么它的炮弹究竟会不会爆炸呢?

清朝的红衣大炮炮弹竟然不会爆炸!一起看下失传的开花弹

据记载,红夷大炮是明代后期传入中国的,也称为红衣大炮。红夷者红毛荷兰也,因此大部分人认为红夷大炮是从荷兰进口的,其实当时明朝将所有从西方进口的前装滑膛加农炮都称为红夷大炮,明朝官员往往在这些巨炮上盖以红布,所以讹为“红衣”。具考证,当时明朝进口的红夷大炮只有少量是从荷兰东印度公司进口,后来因台湾问题与荷兰人交恶,大多数是与澳门的葡萄牙人交易得来的,明朝当时的需求量巨大,葡萄牙人还做中间商将英国的舰载加农炮卖给中国。

清朝的红衣大炮炮弹竟然不会爆炸!一起看下失传的开花弹

但据外国文献记载,当时的红夷大炮发射的是实心铸铁炮弹。17世纪初期的爆炸炮弹都是由一些非常短的火炮发射的,把炮弹装填好之后,然后用点火棒点燃炮弹的引信,就像今天点鞭炮一样。然后再点燃发射药。红夷大炮的炮膛长度长达3米根本不可能用这种方法来点燃炮弹引信。由此可见,会爆炸的炮弹绝不是外国传进来的!

早在宋代的时候,我国就有了火龙弹的记载,明朝的很多记载中也出现了爆炸开花弹的踪迹。据记载远距离用实心弹,近距离用铁砂弹,明朝时候的大炮是有很多规格的 ,部队列装是多规格混装的。而且实心炮弹威力很大,对准密集的队形发射过去,效果就像犁地一样。就有很强的杀伤能力,也有很强的心理震撼能力。那为什么在清朝的时候,开花弹就失传了呢?

清朝的红衣大炮炮弹竟然不会爆炸!一起看下失传的开花弹

"开花炮弹",读李鸿章传的时候曾经提过,李等办洋务时从英国引进的几门(具体几门忘了,估计3-5左右),并在江南制造总局及天津等地仿造,在李视察的时候还发生炮膛内爆炸的情况,当场炸死中国、英国技师数人,从此购买居多,仿制继续,但速度已经跟不上形势的需要。所以清代放弃了开花弹!不得使用!

我们再来看看努尔哈赤的死因,没有肢体伤残,排除实心弹,主帅不可能太接近城墙,排除霰弹,所以只可能死于红衣大炮开花弹爆炸的冲击波下,这也是清朝历代统治者严禁使用开花弹的一项原因!

清朝的红衣大炮炮弹竟然不会爆炸!一起看下失传的开花弹

那么你们对清朝的看法又是什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