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家田很常见,现在几乎没有看见-普通秧鸡

普通秧鸡(学名:Rallus aquaticus)是鹤形目秧鸡科秧鸡属的鸟类,共有4个亚种。中型涉禽,全长29厘米,额羽毛较硬;嘴长直而侧扁稍弯曲;鼻孔呈缝状,位于鼻沟内。翅短,向后不超过尾长,第2枚初级飞羽最长,第1枚初级飞羽的长度介于第6枚和第8枚之间。尾羽短而圆。跗蹠长短于中趾或中趾连爪的长度;趾细长。是暗深色秧鸡。上体多纵纹,头顶褐色,脸灰,眉纹浅灰而眼线深灰。颏白,颈及胸灰色,两胁具黑白色横斑。亚成鸟翼上覆羽具不明晰的白斑。习性羞怯。栖于水边植被茂密处、沼泽及红树林。分布于欧亚大陆、非洲、印度次大陆及中国。

以前我家田很常见,现在几乎没有看见-普通秧鸡

外形特征

普通秧鸡成鸟两性相似。额、头顶至后颈黑褐色,羽缘橄榄褐色;背、肩、腰、尾上覆羽橄榄褐色,缀以黑色纵纹。眉纹灰白色,穿眼纹暗褐色。飞羽暗褐色,初级飞羽上无白色横纹。外侧翅上覆羽橄榄褐色,羽端微具白色斑纹或端斑。颏白色,头侧至胸石板灰色,两胁和尾下覆羽黑褐色有白色横纹。腹中央灰黑色,有淡褐色的羽端斑纹。雌鸟体羽颜色较暗,颏和喉均为白色,头侧和颈侧的灰色面积较小。

幼鸟上体较暗,头和下体皮黄色或白色,其上有褐色至黑色条纹,两胁皮黄有暗褐色至黑色条纹,尾下覆羽皮黄色。

虹膜红褐色。嘴几近红色,嘴峰角褐色,先端灰绿色,脚肉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雄性85-195克,雌性92-115克;体长雄性254一290毫米,雌性228-295毫米;嘴峰雄性35-43毫米,雌性34一44毫米;翅雄性122-136毫米,雌性120-126毫米;尾雄性51-62毫米,雌性60-70毫米;跗跖雄性38-43毫米,雌性36-43毫米。

以前我家田很常见,现在几乎没有看见-普通秧鸡

栖息环境

栖息于开阔平原、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沼泽、水塘、河流、湖泊等水域岸边及其附近灌丛、草地、沼泽地带、林缘和及水稻田中,也可生活在农田的排水沟、小块湿地、碎石坑或森林、垃圾堆和花园中。性甚隐秘。常单独或成小群于夜间或晨昏活动,白天多匿藏在茂密的草丛或灌丛下,仅在晨昏和夜间觅食时才到开阔、空旷的地方来。在烂泥地觅食。在水草中穿行灵活自如,适应于稠密芦苇沼泽地和半水生的生活环境。

生活习性

普通秧鸡性畏人,常单独行动,见人迅速逃匿。在迁飞和越冬时,行动轻快敏捷,能在茂密的草丛中快速奔跑。也善游泳和潜水,但飞行的时候不多,被迫飞行时也是紧贴地面低空飞行,且飞不多远又落入草丛中。飞行快速,飞行时两脚悬垂于身体下面。

杂食性,动物性食物有小鱼、甲壳类动物、蚯蚓、蚂蟥、软体动物、虾、蜘蛛、陆生和水生昆虫及其幼虫,其中包括革翅目、蜻蜓目、襀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和直翅目等,也吃被杀死或腐烂的小型脊椎动物;植物性食物有嫩枝、根、种子、浆果和果实,秋冬季节吃的植物性食物比例较多。在旱地或水边的泥地中觅食,也在浅水中涉水,吃水面和水中的食物,有时边游泳边取食,很少潜水取食,能跳起捕食植物上的昆虫。

以前我家田很常见,现在几乎没有看见-普通秧鸡

分布范围

世界范围:分布于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巴林、孟加拉国、白俄罗斯、比利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埃及、爱沙尼亚、法罗群岛、芬兰、法国、格鲁吉亚、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日本、约旦、哈萨克斯坦、大韩民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拉脱维亚、黎巴嫩、利比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马达加斯加、马耳他、摩尔多瓦、黑山、摩洛哥、缅甸、荷兰、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波兰、葡萄牙、卡塔尔、罗马尼亚、沙特阿拉伯、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泰国、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乌兹别克斯坦、也门。

旅鸟:汶莱、格陵兰岛、马来西亚、尼泊尔、斯里兰卡、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越南。

中国分布: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台湾、香港。

以前我家田很常见,现在几乎没有看见-普通秧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