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的“物”是什么意思?

黄河奔腾6

格物致知,重在格而不是物。格是将事物的特性分门别类地进行认知。

古人,由于受限于认知手段欠缺,将事物的特性,按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属性进行分类,分别进行研究,以阴阳相互作用和转换指导,认识事物是本性和演化过程。

这个过程,被古人称之为格物致知。

今天随着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入,用古人思维方式,一样可以,对具体事物的具体特性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继续格每个事物的每个具体特性,进行格物致知,这就是有总纲的和有方向的科学研究,

所以说,广大精微,无穷无尽。今天的所有科学研究,均可以归入这个思维和认知方式。而科学发展的今天,事实也是沿着这条路走,将来也一样。


阿奇100

格物出自《大学》。原文如下: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可见,格物是儒家修行的第一步。《大学》曰: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格物这一步走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后面的所有修行。

何为格物?

千百年来,争论不休。王阳明格竹子到格心,朱熹推究事物之原理。王阳明的解释还算靠谱,而朱熹直接将儒学带到沟里去了。

因为格物这块基石没弄清楚,儒学修行成功者日渐稀少,儒学也因此没落。

既然格物这么重要,为何曾参不说明白一点呢?这是最值得深究的地方。



格物需自悟。

明白什么是格物,不是靠别人教,而是靠自己悟。颜回肯定是格物致知了,我们先看看颜回的表现。

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生活穷困,人人忧愁,而颜回乐在其中。为什么呢?简单的说:心不为物所动。

物,是食物,是衣服,是住宿,是环境。包括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触到的,想到的等等,所有的一切。

对这些物,看破放下,不憎爱,不取舍,不沾染。方能称作格物。

总结一句话:格物是儒家修行的第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


Fandy

先说答案。

“格物”一词中的“物”泛指宇宙、自然以及宇宙中的一切事物。

这里的“物”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世界”。

“物”从何而来?

《道德经》代表的华夏道易思想认为万物的生成顺序是这样的。

道生,德畜,物生,形成,现象。

物形成而现象,就如同婴儿来到母体,孕育而出,我们可以感知到的“物”也是这么出现的。

任何“物”,都根源于“道”。

在《道德经》中,有许多关于“物”的描述:

“有名万物之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补充解释一下“格物”

“格”这个字,由“木”、“夊”、“口”组成。

“木”,本也;

“夊”,是“止”的倒形,“止”是脚掌,

“夊”则是脚掌反象;“口”,洞口;

“夊”、“口”则有人从外來到半穴居的门口的意思。

“格”因而有返本之意。

所谓“格物”,也就是认清事物本来的样子。

并不是随便拉个框架,找个抽屉、格子,把事物往里一塞,就万事大吉。

而是要观天之道,格物以自然。

形而上的道易思维,在伏羲时代,演化出象数的思维,河图洛书,便是对天道运行的符号标识,这是最初的格物

到了黄帝的时代,文字发明了,华夏人用象形文字这样的自然语言去拟合自然的生活,这是人文时代的格物。

正确的“格物”的前提条件,就是理解掌握道易思维。

以道格物,可以得正知,得正知而可以达诚意,达诚意而可以正心,正心者可以以道修身,以道修身者可以以道齐家,以道齐家者可以以道治国,以道治国者可以以道平天下。

这才是《礼记·大学》中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这段话的意思。


平凡2850

格物,最普遍的认识是“推究事物之理”,看上去很现代的样子,似乎就与西方的科学文化相衔接了,与我们的物理学科相联通了。

但其中的“理”,是做人的道理,并不是哲学和科学中的自然规律。如果是自然规律,那中国的科学早就发达了,所以不是现在理解的探究事物之理,不能当做“物理”来看。早期王阳明“格竹子”失败,也就是不明白这“理”的内涵所在。

我认为是“物”,更多指的是“事”,是指在做事的过程中体会其中做人的道理。想想当时的读书人,皓首穷经,不会把目光看到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之中,都是把自己身边遇到的“忠孝仁义礼智信”与经典相参,去体会经典的“微言大义”。

而王阳明更进一步,把“物”当成心,把“格”当成“使之归于正”,这样格物实际上就是“格心”,在“酬酢万千”的物和事面前,看到自己的内心,去掉各种私欲,使内心归于中正。


刘向雄

格物的“物”是什么意思?

格物出自《礼记-大学》,格物是指探究推究事物之理,“物”包括有形的物和无形的事即世间万事万物。……格物就是探究所有事物、所有知识去体验感悟道理或真理,格物就是探究、追本溯源、实践体悟……

格物在我国古代又曾是科学的代名词,指自然知识、自然科学以及相关的机构等,近代“科学”一词,由日本学者首先从西方引进、翻译,后传入中国取代了“格物”一词。

早期的儒家对格物并没有太多的解释,由于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强调“格物致知”并作为程朱理学的认识论而为世人所推崇。

朱熹的“格物致知”就是通过实践对事物、知识探求,以追求“真理”。但是,此“真理”并非“客观规律”,而是现实社会中的“天理”也就是儒家的纲常伦理,“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


逛一逛3

格物致知是华夏科学体系的重要方法论

格物致知——

简单的理解就是通过对事物的剖析以获得真知。

西方医学解剖人体来获得一些医学治病的知识,

而王莽时期就已经对人体进行了解剖,华佗更是已经开始对人的脑袋进行开颅手术了。

王莽可是距离西方的医学有N多年的距离

华佗也距离西方医学N多年,西方就是坐火箭也赶不上啊

而格物致知的科学认识体系就是指导华夏先祖进行科学实践的法宝。

最早的是老子留下的炼丹法,这个炼丹法不仅仅是用来炼丹的。世人不知道罢了。

自从《大学》,《中庸》被孔丘们划为儒家经典后再也没人能知道如何格物以致知了。

现今谁又能正确解释如何格物以致知呢?这会让大家简单的获得真知,功德无量啊。

看来老子不在人间行走后,什么人都可以解释什么是格物致知了。包括王明阳剖析竹子搞了个心学出来,成了儒家的一大分支。其实,心学是没什么真知的。王明阳自己都感叹,还是不懂得什么是竹子。



guihuxuan1

谢谢你的提问。我是千千千里马。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思想的纲领性文件《大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 。

格物致知,首先是“格物”,格物,首先是“格”。过去,都认为格是分类。大体差不多。但是,根据儒家的思想实践来看,格物的“格”,主要是把“物”类伦化,就是赋予“物”一个伦理的特性,这就与我们现代人,或者西方人的推究事理还不是一回事。

比如,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就是孔子具体的“格物”。这里孔子不是在探究松柏是不是耐寒的问题,而是通过松柏的耐寒,懂得人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再比如说,“梅花香自苦寒来”这里也不是在探讨梅花的香味是从哪里来的问题,哪里来,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人应该耐得住寂寞,自然有美好品格。

所以,格物的“物”是一种事物,也是一种精神。

致知,就是要从事物或精神中选择做人的志向。这种志向一旦却定,就要付诸实践,推及自身,影响一个家族,然后,影响一个社会群体。

儒家主要探讨人格和做人的伦理,所以“物”往往都是精神化的东西。格物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一点中国画家提现的非常清楚。比如画梅兰竹菊,这些梅兰竹菊早已不是具体的“物”,而是精神境界的象征。



千千千里马

格物就格除世人所谓的事物之理,视而不见,充而不闻,这时你的良知就会出现,良知现,智慧出,良知现,善心出,良知现,爱心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格物就搁置掉世人的垃圾思想,思想是人类意识的产物,都是过去的经验,看法,也就是说思想只是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某个人的看法,它不会放之四海而皆准,更不是真理,都是识神产生,欲望产生的,修行的本质就是淡化掉识神,则元神显现,元神现,则良知出。元神无所不知,智慧由此产生。


易理万机

格物:看东西,不是光是用眼晴看物还要加上心,用眼和心去观察事物,王阳明年轻時他践行格物论時就站在自已家的花园里看花草树木,站在小树前成年累月看这个树的发展变化,目的是找出他想要找的真理,现在的哲学的概念叫〝主观难心主义〞,径过长期的格物,王阳朋悟出了格物的所渭真缔一一心学,就是我上述封建社会唯心论的主观唯心主义。


包强中

格物的物是天地万物的意思。出自儒家的格物致知,其思想最早起源却是道家修仙的想法。道家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格物致知就是分析琢磨天地万物的天道,使得自己感悟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