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400年才出現一次,天文學家都坐不住了,愛因斯坦一戰成名

平均400年才出現一次,天文學家都坐不住了,愛因斯坦一戰成名

川陀太空訊 對於天文學家而言,日全食可以驗證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但日食卻不是很好等,如果你待在一個地方等待日食帶落到你的頭上,那麼平均400年才出現一次。愛因斯坦將空間和時間的概念整合了起來,大質量天體會扭曲周圍的時空,因此像太陽如此龐大的天體,周圍時空是扭曲的,那麼如何證明?1911年愛因斯坦提出這個預言,1915年,愛因斯坦根據相對論公式計算出星光偏折為1.75角秒。那麼誰來證明?

1919年的日食是個機會,只不過之前受到一戰的干擾,許多觀測準備沒有落實。那個時候愛因斯坦才剛提出相對論不久,許多人想通過一次日食觀測狠狠打愛因斯坦的臉,天文學家都坐不住了,連星光偏折1.75角秒都算出來,你當自己是神是吧。其中一個天文學家就是坎普貝爾,當然愛丁頓和戴森是否有這樣的想法就不知道了。

平均400年才出現一次,天文學家都坐不住了,愛因斯坦一戰成名

到了1919日食觀測時,主力就是愛丁頓,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會長。1919年的那次日食,太陽運行到畢星團附近,於是戴森組織了一次史無前例的日食觀測隊。戴森,就是提出戴森球的那個人,也是一個外星文明的狂想者。這些天文學家分別為普林西比島、巴西索貝瑞爾進行觀測,最後的加權平均結果1.64角秒,與愛因斯坦的結果比較接近。

到了1922年,被喻為愛因斯坦黑的天文學家坎普貝爾在澳大利亞再次對廣義相對論進行驗證,得出了1.72±0.11角秒的結論,再次接近理論值1.75角秒。再次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正確,1919年,外星文明的狂想者戴森就已經在皇家天文學會上宣佈,觀測結果符合廣義相對論。此後,愛因斯坦名聲大噪,倫敦《泰晤士報》頭版:這是一次科學史上的革命,因為牛頓的理論被推翻了。

平均400年才出現一次,天文學家都坐不住了,愛因斯坦一戰成名

本次2017日全食上 ,太陽的位置在軒轅十四附近,也就是獅子座α星,這是獅子座最亮的恆星,也是主星,可以再次驗證廣義相對論。一個理論的經典在於可以不斷重複驗證,而且不怕被驗證,而一個令人恐怖的理論在於不斷被重複驗證之後,還有人不太清楚為什麼是這樣,你說愛因斯坦這腦袋是怎麼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