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旬陽縣生態工業園區規劃案例

一、項目背景

陝西旬陽縣生態工業園區是省政府批准建設的重點縣域工業園,它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創新發展、循環發展、統籌發展為目標,著力創新發展平臺,全力推進縣域工業向園區集中,人口向園區聚集。園區連續兩年被省政府授予“縣域工業集中區發展先進單位”、省科技廳授予“13115科技創新工程重點科技產業園區”、省工信廳授予“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省發改委授予“循環經濟示範園區”和“省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園區”。

陝西旬陽縣生態工業園區規劃案例

陝西省旬陽縣位於秦巴貧困山區,地處漢江中上游,是國家南水北調水源涵養區。旬陽縣生態工業園是陝西省政府批准的重點縣域工業園區。園區位於縣城以北,規劃總面積17.8平方千米,以旬河為主軸,順勢而建八個工業小區,形成山中有水,水映林綠,林掩工廠的自然生態景觀園區。

該生態工業園區,始終堅持以循環產業培育、循環企業配套、循環產業鏈延伸為目標,始終堅持一個小區佈局一個產業,一個產業有一個龍頭企業引領,一批企業配套,形成循環發展、清潔生產、節能降耗的循環產業鏈,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培育菸草食品、新型材料、水泥建材、裝備製造、生物製品五大特色循環產業鏈。以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為主導,建設企業小循環;以鼎盛建材、現代物業園、河源食品藥品現代物流為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推進產業中循環;依託園區龍頭企業,圍繞園區山水林,建設四大現代農業園,發展林下種養,構建園區大循環。

二、項目意義

自建區以來,該園區始終圍繞科技創新、體制創新,破解園區發展的資金、技術、人才難題。先後投資了1700多萬元,建成了園區服務中心和八大服務平臺;投資500多萬元建設旬陽工業展覽館、旬陽特色產業展銷廳和旬陽縣特色資源展示館;積極探索縣校合作新方式,先後與現科技大學等院校建立縣校協作,共建研發中心,合建縣域工業研究院;聯合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協會、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搭建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積極引進新技術、新成果,提升園區企業生產水平。

為加強推進園區循環經濟發展,該生態工業園區認真貫徹《陝西省循環經濟促進條例》,積極幫促企業在技改立項設計中,將循環發展目標融入到項目設計之中,將節能減排落實到企業技改的設計之中,將各項能耗指標落實到企業月度和季度生產之中,加強建設項目節能、環保評估。

同時,該生態園區還積極爭取國、省專項扶持資金。先後爭取陝南突破發展、節能、貼息等多方面項目資金5000多萬元,扶持園區企業技改擴建,發展新產品,應用新技術,調動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積極性。加強園區循環經濟宣傳引導和日常監管服務,建設旬陽工業展覽館,集中展示和宣傳園區循環發展的目標和規劃思路、方向、重點產業和發展途徑。定期對重點企業進行指標統計評價和監管預警。通過有效的服務和監管,把園區循環經濟的目標措施的落到實處。

還堅持四化融合、園城共建,不斷探索創新陝南移民園區模式,實施園區基礎設施與縣城實施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採取市場主導、企業為主、政府資助、社會參與、資金統籌等多種方式,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通過陝南移民“大配套”資金作“引子”,撬動社會資金、吸引民間資本,重點建設園區“三橋四路五堤”。充分發揮園區企業多的就業優勢,加快陝南移民向園區集中,實現園區居住人口達到3萬人,佔縣城規劃總人口的1/5。努力讓園區企業發展好、人民生活好、生態環境好、社會穩定好,著力把園區建成經濟增長快,人民安居樂業的縣城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