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殘禪師,世事悠悠,不如山丘,生死無慮,更復何憂。

禪詩賞析(十三)樂道歌(節選)

天寶初年,明瓚禪師來到南嶽,在一座寺院裡充當執役僧。他白天干各種雜活,晚上睡在牛棚裡,二十多年如一日,面無倦色。禪師天性慵懶,每每在僧眾集體作務的時候,獨自晏坐,所以經常被呵斥責罵,可是他毫無愧恥之意。每到吃飯的時候,他就把大家吃剩的飯菜都收到一個瓦罐裡,熱一熱,然後吃掉。因為他性情慵懶,又專以殘食為生,所以人們送他一個綽號,稱他為“懶殘”。

懶殘禪師,世事悠悠,不如山丘,生死無慮,更復何憂。

當時,相國鄴公李泌為了逃避奸臣崔圓和李輔國的迫害,隱居到南嶽,在寺中讀書。他暗中觀察懶殘禪師的所做所為,認定他不是等閒之輩,內心非常敬重他。李泌精通音律,能從聲音中聽出吉凶來。有一天深夜,他聽到懶殘禪師高唱梵唄,其聲清越,響徹山谷,李泌想:“聽師父唱經的聲音,先悽惋後喜悅,一定是我這個被貶謫的人將要重新起用回朝中去了!”。於是就在當天半夜,他偷偷地前去拜謁懶殘禪師。禪師仰天而唾,破口大罵,呵斥道:“你這不是害我嗎!”可是禪師罵得越厲害,李泌越恭敬,他也並不分辯,只是不停地禮拜。於是禪師不再理他,自己從牛糞火中,撥出一個芋頭,自顧自地大吃起來。李泌侍立在旁,過了很久,禪師才看了李泌一眼,說:“坐吧!”李泌於是席地而坐,禪師就把自己吃剩下的那一半芋頭遞給了他。李泌急忙起來跪著,雙手接過芋頭,把它吃完,謝過禪師。禪師說:“慎勿多言,領取十年宰相。”後來李泌果然如禪師所言,當了十年的宰相。由此名聲大振,修行造詣遠近聞名。

懶殘禪師,世事悠悠,不如山丘,生死無慮,更復何憂。

禪師所作詩詞不多,流傳下來的僅有《樂道歌》,今天我們賞析其中的一段: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

青松蔽日,碧澗長流。

山雲當幕,夜月為鉤。

臥藤蘿下,塊石枕頭。

不朝天子,豈羨王侯。

生死無慮,更復何憂。

白話譯文:塵世上的事情啊無休無止,怎比得在山丘裡自在逍遙。鬱盛青松遮住了炎熱的日頭,翠碧澗水顯現著秋意綿長,山間的白雲就是我的帷幕,夜間的弦月是帷帳的簾鉤。困了就 愜意地睡在藤蘿下,用山中的大石塊來做枕頭。用不著奔走紅塵朝拜天子,又怎會羨慕那世間的王侯?生和死我都已經看破放下,在這世上還會有什麼憂愁?

懶殘禪師,世事悠悠,不如山丘,生死無慮,更復何憂。

讀這首詩,可以感受到深深的禪悅法喜洋溢在字裡行間, 這首詩歌生動地表達了禪僧居住在深山親近自然的樂趣,反映了安貧樂道、隨緣自適的情懷。這首寫照自己生活的詩,足見其之瀟灑自由。當我們看到寂靜山裡的修行人,一定要學會隨喜。

懶殘禪師,世事悠悠,不如山丘,生死無慮,更復何憂。

佛說:一切皆虛幻。這塵世的種種,終必成空。人生有味,是清歡。喜歡淡淡的,簡單的,把複雜的世界,刪了又刪,減了又減,最後只剩下最精美的詩篇句,最簡潔的寫意。禪師的畫卷,寥寥幾筆,通禪,通道,看後大徹大悟。心,昨日千瘡百孔,今日已了無痕跡。隨緣自在,自在隨緣。

每天禪心閱讀,感悟禪門智慧,緩解生活壓力,培養禪悅心態,使生命流淌著智慧,綻放著慈悲,少一分煩惱,多一份幸福,忍辱護真心,心安事順人世暖,阿彌陀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