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護真心,心安事順人世暖

禪詩賞析(三十)《嗔是心中火》唐•寒山禪師

在此世間,有很多起初關係很好的朋友、夫妻、父子、上下級等,最後反目成仇,其原因大抵如此——最初受傷害者,可能只是覺得別人無意中的一句話、一個動作或一件事是對自己有傷害,然後就耿耿於懷,並且想通過傷害對方的手段,來達到平衡內心的目的。其實,通過抱怨、指責和打罵等報復方式傷害對方並不能減輕自己內心的痛苦,反而會使自己受到二次、三次等重複傷害,最後導致內心極大的痛苦。

《寒山詩》中說:“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嗔就像心中熊熊燃燒的烈火,能夠燒燬功德的樹林,所以想行持菩薩道的人一定要用忍辱來護持真心。

忍辱護真心,心安事順人世暖

今天就賞析這首詩。詩曰:

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

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

譯文:

嗔恨是心中最為熾盛的烈火,

能夠把功德林燒的乾乾淨淨。

如果要踐行菩薩的修行大道,

必須忍辱負重才能守護真心。

忍辱護真心,心安事順人世暖

禪詩禪意:貪嗔痴是諸多煩惱中毒害眾生的三個,是修道大忌。怨天怨地,憤世嫉俗,對任何人都不滿,對環境也不滿,種種埋怨都是瞋念。寒山問拾得曰:“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乎?”

拾得說:“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忍辱護真心,心安事順人世暖

在大乘佛教中,“忍辱”,就是一個重要的法門。在中國佛教中,彌勒佛就是忍辱的典範。“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是非常折損功德的。我們要本著“善待自心”的目標,提起“戒定慧”的滅火器,息滅心頭之火。

雖然口頭上我們可以自詡“八風不動”,實際上可能是“一屁過江來”;口頭上標榜“滅卻心頭火,特來參喜禪”,實際上卻可能是“輕輕一撲扇,爐內又起煙”。

忍辱護真心,心安事順人世暖

現代佛教高僧來果禪師說:“受的一份委屈,消得一分業障,開得一份智慧。”

過去的,散若流煙,誰能奈何;未來的,遙遠縹緲,全是奢念。平生多少嗔恨,哪有什麼真正緣由,不過是自己折磨自己的矯情。一有時間不妨念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的聖號,靈活運用佛法的觀念和方法,心就不會再被無明火燒傷,而造成難以彌補的憾恨了。

延參法師曾說:過去的過去,未來的未來。經過這坎坷和不平,呵護和感謝,放下那些過分自我的計較,活給那些生命旅途裡風雨同行的旅伴,一份泰然,一份自然。

忍辱護真心,心安事順人世暖

每天禪心閱讀,感悟禪門智慧,緩解生活壓力,培養禪悅心態,使生命流淌著智慧,綻放著慈悲,少一分煩惱,多一份幸福,忍辱護真心,心安事順人世暖,在菩薩道上攜手同行。共同成就圓滿智慧人生!阿彌陀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