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中,最后安生为何要对家明撒谎说七月没有死,而是去流浪?

谢谨辉

《七月与安生》这部青春爱情片在国产片里确实算很出众的。

七月与安生性格迥异,却成为了从小到大相伴相随的好朋友,她俩的关系甚至是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状态,亲密中透露着暧昧,耐人寻味。

而且后来安生喜欢上了家明,而孤零零的七月看到好友恋爱而感受到背离和抛弃。而家明却更喜欢古灵精怪的七月。

七月个性大胆,在纠结友情和爱情的选择后,还是选择了爱情。

安生被最好的朋友和男朋友同时背叛,三个人从亲密变成了决裂,这就是人生的戏剧性。

人生中最不可能被背叛的人,却抢了你最爱的东西。

后来为什么七月遇到家明,要撒谎说安生去流浪了呢?

一、家明内心因为背叛了安生而一直感到愧疚和自责。他不仅背叛了安生,而且还喜欢上了安生最好的朋友,这对于安生来说是双重伤害。

所以七月不告诉家明安生去世的消息,是为了避免家明内心的愧疚再增加一层。毕竟死去的人已经死去了,而活着的人还要继续活着。

二、安生从小就是乖乖女,她羡慕七月自由自在活着的人生态度,也想像七月一样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奋力争取,即便会伤害别人也在所不惜。

安生去世了,但她还活在七月的心里,七月以后的生活要背负这安生的期望一起继续下去。所以七月没必要跟家明说安生去世了,因为七月自己也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青春太莽撞了,为了爱情,大家都做了错事,但谁又能责怪他们呢?这就是青春的本来面貌啊。

如今已经长大成熟了,开始会顾及周围所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的想法和感受了,如此便更具有了人情味。

很喜欢这部电影,至今已经重看了好几遍。


影迷也疯狂

想彻底看懂安生与7月,你应该读完安妮宝贝的前期所有作品。

还有前期的作品,二三事,8月未央。在安妮宝贝的作品之中,就是她书里的那句话,爱,无关年龄无关性别,无关地域。

貌似两个女孩爱上了同一个男人。这真的只是表面。安生在临生产时回到7月身边,进手术室之前她拉着七月的手说,7月我爱你。



在电影之中,安生真的喜欢家明吗,还是因为家明是7月除自己以外喜欢上的另外一个人?

安生从小缺爱,只有一个空荡荡的家,母亲常年不在家,温暖的7月,一下子便吸引了安生。他俩青梅竹马一起长大。

7月说自己不喜欢吃包子皮,安生就把自己包子馅儿全部给了7月,自己却吃7月的包子皮。谎称自己正好相反,爱吃包子皮。


这个细节书里没有,电影里却加了。这种行为,你以为会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发生?安生对7月的感情,比7月自己了解到的更深重。

最近看到张德芬有一个文章,一个孩子从小得到的爱,会成为他终生的铠甲。

安生在刚开始的时候,几乎没有铠甲。在遇见7月之后,也许就有了铠甲。但是家明的出现,又让她觉得失去了铠甲。勾引家明,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爱,又或者是为了夺回7月全部的爱。


从小缺爱的孩子,对爱总是贪心不足,而且容易伤害别人。安生辍学出走去流浪,也是为了不再搅到7月和家明的关系中去。但她其实是希望7月留下自己的,所以她上车之后,对7月喊,如果你让我留下,我就留下。

7月什么也没有说。一个人在荒凉的站台,仿佛全世界只剩下她自己的站台,哭了。这眼泪的意义太复杂,一言难尽。

在电影之中,死去的是7月。而安生的男朋友换了一个又一个。安生心底里,至始至终无法替换的人却只有7月。

安生不愿意告诉家明7月已经去世,自然更不会告诉他,她和7月的女儿,安生自己带着。

家明只是她和7月之间的过客,而且7月也是间接因为家明而离世。她不愿意和他再有任何的瓜葛。她也不愿意失去7月的孩子。什么也不说,就当什么都从未发生过。带着7月的孩子一起好好生活,不被打扰,安生应该是这么想的!


佳人女友志

七月与安生是一对从小就在一起的闺蜜,经历了年少青春最重要的成长期。她们一起分享所有的快乐与痛苦,一起恋上家明让她们认识到这段友谊即将变质。

家明最初是七月的男友,安生作为她闺蜜,当然是跑到家明面前一番示威,但她看到这个男生的那一刻内心是喜悦的,家明也爱上了机灵鬼安生。

安生与家明背着七月开始了一段暧昧的恋情,虽然七月早就从安生脖子上的信物明白了闺蜜与男友的感情,但她始终不愿意承认,她只愿意当一个被外界赞扬的乖乖女。

安生与家明虽然相爱,但她们中间永远隔着一个七月,他是闺蜜的心上人啊,她们永远也不可能真正的结合。

电影的最后家明与安生偶遇,安生告诉家明,七月和他有一个孩子,但是她却不愿意告诉家明七月死了。

原因有:

1、她明白家明对七月的愧疚,她不想让家明背负杀死七月的罪名。

2、同时,安生也明白七月一生都在装乖乖女、讨好家长、老师和男友,她最渴望的就是与自己的互换,最渴望的就是去流浪。而当七月终于因为生产死亡之后,安生在心底相信七月终于自由了,她的灵魂解放了。

3、七月与安生本就是一对如影随行的姐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她们渴望变成对方的样子。七月慢慢活成了安生,安生活成了七月,正如安生写的小说,最后把作者的名字写为了七月,从此以七月的笔名开始写作,正如影片的最后安生透过玻璃看到自己的影子,对面的人却变成了七月。

欢迎评论!欢迎转发!


鲸鱼电影

为了彼此的爱和梦想。两个姐妹自幼相识,虽然对待生活、工作、感情有着不同的认知和追求,但就是这样一个单纯温婉,一个特立独行天差地别的迥异互相吸引了对方。安生是孤单的存在,从小缺乏安全感,渴望过着七月的生活,对七月付出了全部,寄托了所有的感情。

直到家明的出现,稳定的关系被打破,家明被安生热情如火,古灵精怪的性格吸引,安生喜欢被爱的感觉,从吉他男到土豪再到老赵,安生一直都是只要他爱我就好的态度,所以安生收下了家明的玉佩,爱情中的女人都是福尔摩斯,这句话是没错的,很快七月就发现了两个人不同寻常的交流,经过交涉后安生为了安生离开了。

七月与家明之间还是留下了裂痕,虽然还有爱情但七月有一颗向往自由的心,她为了流浪在结婚前一夜和家明发生了关系并让家明逃婚,狗血的剧情一如既往,七月怀孕了,最后生下孩子后死了。

为什么对家明说谎?

在最好的年纪,家明是七月的初恋,虽然他们彼此伤害,但七月最终还是生下了家明的孩子,应该也不希望家明自责和遗憾的生活。七月一直想挣脱束缚,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对于安生来说,七月是她的全部,她无法接受七月的死亡。最后把自己当做七月生命的延续,继续走着七月一直以来想走的路,也把自己变成了七月,七月就是安生,两人自此再也不分彼此。


amelia雨娱

看过一遍电影,不能保证自己正确揣摩了其中的意思,但是对这个问题确实有自己的感触,希望能分享一下。

提出这个问题的应该和我一样看过电影,所以电影内容不多介绍,电影的大致内容就是活泼有个性的安生喜欢上自己温柔贤淑的闺蜜七月的男朋友家明,两闺蜜又爱又恨对方,最终七月选择了放手活出自己,而安生带着七月的遗孤平淡的生活下去……

看过电影的人都说家明渣,既舍不得温柔体贴的七月,又牵挂着个性独特的安生——在我看来,苏家明就是遇到了一朵红玫瑰与一朵白玫瑰,在习惯与梦想之间牵扯不清,婚礼前晚是七月让家明离开的,家明算是个逃犯。他们三个的感情旁人无法说清,而电影的主线也是七月与安生的情感。

安生的笔名是七月,也就是说是安生写完了这段故事,她在故事的结尾让七月去流浪了,就如告诉家明的那样,没有挑明说七月已死。

为什么不说七月死了?虽然安生后来的生活归于平淡,但是她以前那么个性,那么洒脱,承认现实可能才符合她的形象,可是她没有。

难道是为了安慰曾经喜欢过的家明?我觉得不是,或者说,不仅仅是,她是在宽慰自己——没有人比安生更希望七月活着,彼此憎恨又离不开彼此,这种情感已经不是简单的友情。

我更觉得,安生是希望七月代替自己灿烂的活下去,活在现实生活和活在文字里是一样的,甚至后者更为长久,不被约束……

七月看起来温良无害,心里却一直暗藏小心机;安生大大咧咧不受拘束,却也会敏感脆弱……这世上本来就不应该用简单的“好”与“坏”字区分女孩,同样,有死亡的故事结局也不一定是不好的。七月,安生,家明,他们个性鲜明的活在《七月与安生》这本书里,故事尘埃落定,由此繁衍出来的感情却不会封存。都说自己向往安生却活成七月,但我却希望大家活成自己,最主要的是遇到真正爱的那个人,无关性别,无关生死。



苏小蒜

七月和安生啊,就像是双生花,他们的人生就像一场交换。

安生一直不安生,小时候的安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去流浪过自由的生活,然后在27岁的时候死去。但其实死去的是七月。为什么,到底经历的什么?就和家明有些许关系了。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海报没有,乍看上去是家明分别和七月还有安生的拥抱,按时稍微注意一下,就能看出来不用了。和七月拥抱的时候是睁着眼睛但是没有表情的,和安生拥抱的时候则是闭着眼睛很享受的样子的。海报清清楚楚的告诉我们,家明爱的人叫做安生。

结尾的地方,七月死了,安生领养的七月的孩子,然后回到片头,安生已经变成七月最初的样子,安静,乖巧,与世无争,然后在地铁上遇到家明,她告诉家明,七月去流浪了。家明呢,更像是他们生命中的过客,既然是过客又何必将那些挣扎过的撕心裂肺给一个路人和过客看呢?

那样的故事,安生和七月自己知道就好了。就好像乖巧的七月最终成为了安生,她终于将骨子里带着的反叛的那一面彻底的释放过去看看安生曾经去过的地方吗,见过的人吃过的东西,感受过的空气。而家明,这样没主见的男人,不敢表达真心所爱的男人,根本不值得七月和安生任何一个人再去怀念他。

在我看来,安生和七月就像树和树的影子一样,本就是一体。


星光邦

在本片最后的时刻,家明通过七月的女儿再次和安生相遇,从她口中得知七月最终改心换面,脱离掉她原本安定温良的习性,投身颠沛流离的世界中,不知所踪,没有归期。

听到此消息的家明是黯然的,而对于安生而言,何尝不是一种安慰和自我麻痹的故意为之。

七月的死,成为了她们之间唯一的秘密,在经历过撕咬拉扯的岁月后,她们依旧是最好的朋友。

在安生的世界中,七月的确没有死,她只是“死”在了尘世间,“活”进了她最柔软纯净的心间。

七月和安生。

因为周冬雨和马思纯的演绎,两个性格迥异的女孩儿形象真实的立住了。

桀骜不屈的安生,温柔可人的七月。从同钻一个被窝,到抢同一个男人,从疼惜对方的模样,到互换性格变成对方,她们不是为了争而争,是为了更稳的站在对方身旁。

这两个人的默契,连接着骨血,旁人不敢染指。

撒了七月未死的慌,安生注定无法安生了。

为了一个慌,要撒更多的慌来以证真实。

知道七月再也回不来,却给了所有人希望。

七月啊,她大概去享受最美的极光,去感观世间最直观的热辣,去换了一层皮,脱离她前二十几年的样子。她脱离这个肮脏的世俗,去做最纯净的人。

安定下来的安生给七月造了一个梦,用尽毕生让所有人呵护这个梦。

包括养育七月的女儿。

懂七月的只有安生,心疼七月的也只有安生,她给了所有人包括七月在内的最美的幻想,给了自己,一生舔舐却愈合不了的伤口。

这是一个最美的谎言,被骗的人应该感激。


壹条电影

个人觉得《七月与安生》虽然让周冬雨和马思纯拿了金马奖首次的双女主角,这一点是对两人演技的肯定。



但是对于这个电影人物和情节设计,本人不予好评,首先这是一个熟套的男主在俩个要好的姐妹之间徘徊,而俩个女孩都有一些死心眼的剧情,现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好姐们为一个男人挣得你死我活。当然这部剧有它可取之处,姐们之间虽然反目,人生有所改变,但是对对方好的心还是如初。



至于结尾处七月为生下家明的孩子大出血而死,而安生却对家明说七月流浪去了,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家明是安生真正内心的初恋,尽管他伤害了俩个女孩,她也希望家明过得好,这是一种是纯真年少爱恋最真挚的祝福!所以他不想家明知道真相! 二,七月也是爱家明的,尽管家明背叛了七月,七月还是心甘情愿生下家明的孩子,七月也不希望家明一辈子因为她的死而愧疚。 三,在安生心里七月去流浪的这个结局,会让这个悲伤的故事有一个大家都各得其所的美好结果,使得情节更丰富感人,同时让安生和观众心中不那么伤感!


追忆影视经典

因为那是七月的梦想,是一种解脱。因为安生太了解七月了,七月去世后,她跟家明也将再无任何联系,过去的事就都过去了,让这一切都藏在回忆中吧,有些事过去了也没必要对别人说了。说出来赢得同情吗?安生不是那样的人,七月也不是。



七月和安生,两个人两个灵魂,后来人生轨道突然交错,灵魂好像发生了互换一样,七月的身体里不再那么乖巧,她想要爆发,她想要安生那样有存在感,有生命感的生活。七月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受的教育就是比较禁锢的,但是后来遇到家明,遇到家明和安生之间的情感纠葛,她开始改变了。


根源都在家明身上。她喜欢家明,但是她看到家明喜欢安生,喜欢那个路子特别野,行事不仅没规律,还特别出格的女孩子,她又恨又无奈,所以才会有那张七月和安生在洗手间里脱衣服的戏,她一件一件衣服的脱,脱掉的也是那些传统的东西。


后来安生离开了,她以为家明可以老老实实跟她在一起了,但是她错了,对于男人来说,得不到的女人最好。家明一直惦记安生,虽然答应跟七月结婚,但好像是亏欠七月的,要给七月一个说法,七月很明白,家明不够爱她,所以她让家明离开,自己也就能顺理成章的离开了。

离开了一直生活的地方,七月才发现世界竟然这么大,她以前的眼界太狭窄了,她喜欢上了这种流浪的感觉,她想像安生那样去生活。


后来发现自己怀孕,见到了安生,跟安生化解矛盾,想必两个人也设想过以后怎么养孩子的问题,七月肯定也对安生说过自己这段期间去过的地方,见过的东西,她对这种生活的向往是藏不住的,但是没想到的是,七月大出血去世了。



安生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所以她宁可相信七月去流浪。后来她看到孩子,不得不承认七月已经去世了。再后来,应该是对七月的祝福,七月去流浪,也是对七月的一种解脱。


入行娱乐

这个电影当时看了两遍,七月与安生就像白玫瑰跟红玫瑰。七月乖巧懂事,安于现状,父母希望她过着安稳的相夫教子的生活,而安生则活泼叛逆,过着流浪的生活。



她们俩性格差异巨大,却成了闺蜜,而且还形影不离。因为对方性格里面有自己内心所真正向往的,七月向往安生的自由,而安生羡慕七月有安稳的生活。



所以后来安生努力的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其实也就是自己一直羡慕七月的稳定生活,这时七月出现了。安生本来以为可以跟七月过回以前那种形影不离,无话不说的闺蜜日子时,可老天带走了七月。



其实比起七月对安生的感情,安生更在乎七月,更懂七月,更明白七月想要什么。所以安生是懂七月的,她明白七月虽然内心住着一个叛逆的安生,但是一直没有实现。所以无论她多么清楚七月已经死了,但是无论是在自己写的书中,还是对家明说起七月,她都说七月去旅行了,因为在她内心里是真的希望七月去旅行了,哪怕永远不会回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