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讓石碑上的名字成為有血有肉的人

“我現在的心願,就是找到其他幾位烈士的親屬。”2017年4月28日,本報刊登了懷遠縣幹部年介濤退休以後,義務幫助淮海戰役蚌西北阻擊戰烈士尋親的報道。1年之後,年介濤再次為兩名烈士——孟繁林、李德成找到了親屬。

立志為烈士尋親

明年是淮海戰役勝利 70週年。在1948年,蚌埠地區籠罩在了隆隆的炮聲和紛飛的戰火之中。那年冬天,淮海戰役蚌西北阻擊戰打響。當時中原野戰軍第六縱隊、渤海縱隊、豫皖蘇軍區支隊等部隊阻擊了前來救援國民黨黃維兵團的李延年、劉汝明兩個兵團的4萬餘人。許多革命烈士也犧牲在這場阻擊戰中。由於懷遠縣陳集鄉幾個村子離戰場較近,戰鬥結束後,烈士的遺體陸續被運到這裡,就地掩埋。

石碑上的名字成為有血有肉的人

這些烈士只有簡單的姓名,年介濤是如何幫助他們找到親屬的呢?“這五年來,我一直在為烈士尋親,因此積累了大量的資料和經驗。”年介濤說,“我確定了參加淮海戰役蚌西北阻擊戰的部隊主要是華東野戰軍渤海縱隊。而渤海縱隊的戰士組建於山東省西北部以及河北省東南部的環渤海地區。因此這些烈士應該多為渤海子弟。”

年介濤曾向環渤海地區的一些縣、市的民政部門進行電話查詢,也通過當地的新聞媒體發過尋親求助信,但都一無所獲。“後來,我在網上查閱資料時,發現了一箇中華英烈網,那裡有淮海戰役的烈士英名錄。”年介濤說,“於是,我就把環渤海地區的縣、市名字列了出來,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查烈士名冊。”

功夫不負有心人,年介濤硬是從五十多個縣市的十萬個烈士名單中找到了孟繁林、李德成兩位烈士的家鄉,隨後,年介濤通過當地民政局、鄉鎮民政所和村委會,聯繫上了烈士親屬。

烈士家屬將來蚌祭拜先人

找到了烈士的親屬,年介濤也瞭解到了烈士的故事。孟繁林、李德成這兩個刻在石碑上冷冰冰的名字,也逐漸化為兩個有血有肉的人。

孟繁林烈士是河北省黃驊市黃驊鎮方莊村人,1929年生,生前是華東野戰軍渤海縱隊十一師十七團七連的戰士。1948年,這個年僅19歲的小戰士就犧牲在了懷遠縣。孟繁林的弟弟已經84歲,妹妹也已經76歲,兩位老人身體硬朗,家族中侄子輩有10餘人,人丁興旺。

李德成是河北省吳橋縣鐵城鎮彭家寺村人,1924年生,1946年參加了革命,生前在華東野戰軍渤海縱隊7師任排長。1948年在淮海戰役中犧牲,現有李金樹等5個侄子。

據李金樹介紹,李德成參軍後曾回鄉探親一次,家人為他娶妻冷氏。然而婚後沒幾天,李德成就回到了部隊。冷氏後來生有一女。當得知李德成犧牲的消息後,冷氏在李德成小弟李德龍的陪同下曾來到淮海戰役戰場尋夫。“當時到處是人。到處是墳,根本尋不到他。”李金樹說。

得到消息的孟繁林、李德成兩位烈士的親屬對年介濤連連感謝,並表示將盡快來懷遠祭拜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