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猪病之母猪产后炎症,产后炎症会增加饲喂成本,怎么办?

近期很多养殖户反应母猪产后至发情,都会陆续发现母猪外阴流出黄色或乳白色粘稠液体,致使配种受阻,延长不工作母猪的饲喂时间,增加饲喂成本。

造成母猪产后炎症一种是病毒引起的,一种是细菌引起,对于病毒引起的母猪炎症,我们选择直接淘汰,而大多母猪炎症还是细菌引起的。

造成母猪炎症一般有以下几点:

1.体成熟和性成熟不同步

后备母猪一般在第一次发情不配种,大都选择第二次配种,而作为后备母猪达到性成熟,并不一定达到体成熟,后备母猪发情主要特点就是发情时间段排卵少,因此胎儿少的情况下,胎儿就会很大,在生产时,因为子宫尚未发育完全,子宫口较小,在分娩时容易出现难产现象,仔猪卡在盆腔口,使分娩受阻,从而引起子宫炎症。

2.猪群亚健康

因为现代养殖的集约化,养殖户为了方便管理,所以大都把母猪关在定位栏里,大大降低了,母猪的运动量,减少了青饲料的喂养,致使母猪体质降低,大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增加了母猪炎症发生的概率。

3.母猪的日粮摄入量

由于母猪日粮饲喂的不标准,使母猪子宫内胎儿的过大过小也会引起母猪炎症,所以应根据母猪怀孕的不同时间段给与母猪不同日粮。

大体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母猪的日粮摄入量。

4.年龄过大

母猪年龄过大,体弱、疾病、高胎次或产子头数多,造成母猪生产时母猪疲劳,子宫收缩无力,无法将胎儿顺利产出。

5.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多见于小猪在母猪子宫内姿势不正确引起母猪子宫口的堵塞

6.疫苗

由于做疫苗的不合理或其他应激反应,造成胎儿过早死亡,也是引起母猪产后炎症的一部分。

处理方法

1.控制母猪日粮摄入量的同时,可以增加母猪的运动量,适当增加母猪青饲料的日粮。(根据母猪膘情、体况的情况及时做适当调整)

2.出现难产时需要人为助产的:

用温开水清洗母猪外阴与助产人员的手臂(最好选择手小的助产人员),高锰酸钾对助产员手臂进行消毒,在手臂上涂抹肥皂,起到润滑作用,然后进入产道,

对于头朝外的可以扣住仔猪耳孔、眼眶或直接抓住仔猪头部;

对于腿朝外的可用中指和食指夹住仔猪蹄部把仔猪拉出来;

对于仔猪在母猪体内死亡的,

因为后期小猪已经死亡水肿就需要借助助产工具,产科钩、牵引绳,产科钩可以自制一个,用铁丝弯一个能勾住仔猪眼眶或下颚骨的小钩,切记不要伤到子宫)因为助产的原因都会引起母猪子宫炎症的发生。

颈部注射:鱼腥草加青霉素3天抗菌消炎。

3.对于高龄母猪,平时多运动,补喂青饲料,要生产前,可以在预产期的前一天给母猪肌注氯前列醇,在生产时肌注缩宫素,加上补液输水补充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