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烟花易冷》的歌词里提到“洛阳”和“伽蓝寺”,跟洛阳有什么关系?

零壹影像

有很大关系!

这首歌是由方文山作词,方文山是“中国风”作词人的代表人物之一。这首“中国风”歌曲《烟花易冷》,曾在2010年风靡全国。

歌词中,有“而青史岂能不真,魏书洛阳城”一句,还有“伽蓝寺听雨声,盼永恒”一句。不少网友展开联想,认为这首歌讲述了一段尘封千年的凄美爱情故事,出自《洛阳伽(qié)蓝记》,就发生在北魏时期的洛阳城。

网络上流传很广的一个版本介绍,《烟花易冷》所描述的是1400多年前那个盛极繁华后倾塌颓圮的洛阳城中,一名将领与其所倾慕女子间的爱情故事。

将领因缘邂逅女子,两人定下终身。在连年的兵荒马乱中,将领常年在边关作战。帝都洛阳沦为废墟,残破不堪。女子苦守无果,落发为尼。待将领归来,寻至女子所在的伽蓝古寺,却是人事已非,尘缘已尽。在雨夜的古寺中,两人相望无语,感叹世间繁华如同璀璨的烟花般易逝。

真的是这样吗?

咱先来了解一下这番联想的起源,那就是奇书《洛阳伽蓝记》。《洛阳伽蓝记》真是这首歌词的创作源泉?查阅方文山的博客,他2010年的一篇博文中介绍了《烟花易冷》这首歌词的创作背景。

“此首《烟花易冷》,其歌词故事背后之典故出处源于《洛阳伽蓝记》。”看来,创作源泉是真,但故事是真的吗?

带着疑问,我到洛阳市图书馆借阅了一本《洛阳伽蓝记校注》。(范祥雍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78年12月新1版)经查证,《洛阳伽蓝记》是一部记述佛寺建筑园林风物的作品,对这段爱情故事并无记载。

在书中详细介绍的49座寺庙中,“白马寺”、“大觉寺”、“菩提寺”均在列,却无“伽蓝古寺”。而“伽蓝”意为“众园”或“僧院”,乃佛寺之统称。书中“今之所录,上大伽蓝”一句,恰好印证了“伽蓝”是佛寺统称,而非寺名。

不过,该书作者杨衒(xuàn)之在书首署名“魏抚军司马”,乃是一位将军。如此说来,凄美爱情故事中的将军原型很可能由此而来。

那《洛阳伽蓝记》到底是什么著作呢?

其实,这本奇书无关爱情,它绘就了北魏京城洛阳图景。

不论是北魏的杨衒之,还是当代的方文山,他们的创作灵感均来自洛阳,来自这座千年帝都的浮尘兴衰。

东魏武定五年(公元547年),杨衒之“重览洛阳”时,发现昔日“昭提栉比,宝塔骈罗”的景象不复存在,感时伤怀,遂作《洛阳伽蓝记》,以揭露北魏王公争相修建成百上千豪华寺塔,“侵渔百姓”、“不恤众庶”的社会现实。故后人说,“不读伽蓝经,不知佛浪费”。

而书中对北魏洛阳城的描述,让后人可以根据它正确地绘出一张北魏京城洛阳图,还可以在这张地图上按照城门方向,城内外里坊远近,填出书里所记许多伽蓝以及宫殿、官署、名胜古迹的地点。

正因如此,该书成为北魏三部杰作之一,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元的《水经注》齐名。此外,这部著作还可与《魏书》、《北史》相证,有些内容可补正史之不足。

相关链接:

北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是一部记述佛寺建筑园林风物的作品。它以记北魏京城洛阳佛寺园林为纲,而后以当时的政治、人物、风俗、地理以及掌故传闻,寄托了作者对国家治乱兴亡的无限感慨,寓有对北魏统治阶级的强烈讥刺。全书共五卷,按地域分为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记述佛寺七十余处。

(洛阳晚报李渊博)


洛阳晚报

大家都知道,中国歌手周杰伦被誉为音乐才子,再加上他的御用作词人方文山先生的古典作词功底,让周杰伦的歌曲更具一层浓浓的中国风。

我觉得,这也是周杰伦的歌曲能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周杰伦有一首歌叫《烟花易冷》,这首歌曲苍凉悲壮,歌词古典优美,意境深远,听起来不觉让人感觉到哀婉惆怅,似有苏轼“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落寞感。

对于问题中所提到的,洛阳和伽蓝寺之间的关系,我觉得,《烟花易冷》与洛阳伽蓝寺只是一种借用关系。

这首歌曲是以北魏的洛阳城为背景,古典意味浓郁,旋律优美动听,历史感深邃。


它唱出了一种对历史沧桑、兴衰无常的追问,让人听着听着不经眼前浮现出一幅幅古老的画面:佛塔林立,转瞬成空;刀光剑影,沧海桑田。

而这一切,就曾经发生在人们每天生活的洛阳。既为它过去的衰败而惆怅,更为它现今的繁荣而自豪。

《烟花易冷》只不过依靠了洛阳和伽蓝寺这样一个背景,但《烟花易冷》真的跟《洛阳伽蓝记》本身毫无关系,只不过,歌词中虚构故事里所描述的是一千五百多年前杨炫之笔下那个盛极繁华后倾塌颓圮的千年古都洛阳城中,一名皇家将领与其所倾慕之女子间的爱情故事。


故事说的是一名将军因缘邂逅一名女子后,俩人一见钟情并且私定终身,此时将军却被朝廷征调至边境征战。

在连年的兵荒马乱中,帝都洛阳已沦为废墟,残破不堪,最后女子苦守将领不遇后,落发为尼,待将军历经风霜归来寻至女子所出家的伽蓝古寺,她却早已过世。

将军只有听伽蓝古寺外,雨纷纷落下,回想起羡煞旁人的当年,叹人事,不过如烟花般,易冷,易分。这样一个故事,放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合情合理的,只不过依托伽蓝寺,更有历史韵味。


我觉得,这就像作家写小说一样,只要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依托哪一个时代,都会是合情合理的。

这就跟前些年张艺谋导演拍摄的一部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一样,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大致上跟曹禺先生的《雷雨》架构差不多,只不过被张艺谋导演放在了后唐。

如果这个故事,放在宋朝、明朝、或者其他朝代,我认为,都是可以的。

但满城尽带黄金甲这句诗是黄巢写的,所以,依托在后唐这个朝代,更能引起对历史的共鸣感,有强烈的代入感。烟花易冷如此安排,也是让爱好此曲者,有历史代入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